借雞生蛋(2 / 3)

牽線搭橋是一門接待的藝術。

有家新聞單位,為拍攝一部片子,到N市一飯店借酒具。公關部經理感到很為難,在講清了自己的難處後,這位經理說:“我想了個主意:我們的酒具是玻璃廠製造的,我給你們寫個條,你們自己去找玻璃廠聯係,可能會滿足你們的要求。”

新聞單位的同誌帶著條子來到玻璃廠,受到了十分熱情的接待。廠方認為這是一次宣傳工廠的好機會,不僅答應出借酒具,而且還主動提供了一筆讚助費。

這一飯店在無法滿足對方要求的情況下,沒有把人家拒之門外,而是成人之美,為兄弟單位牽線搭橋,讓對方找到了合作夥伴,做了一次成功的接待。

1991年,電視連續劇《渴望》在全國播出後,反響強烈。南方一家服裝廠職工在收看該劇時,注意到劇中人物穿著的T恤衫有本廠的產品。他們想,盡管本廠獲國家金獎的T恤衫是國內外市場的搶手貨,但是如果在演員的穿著上做文章,必定是開展公關、提高企業知名度的好機會。於是,廠公關部長立即出擊。

於是,一個新奇的構思一步步確定,並付諸實施。突破口就選在演員身上。廠方聘請劇組的其他演員為本廠的“榮譽職工”。

11月8日,該服裝廠建廠40周年慶祝大會暨1992年產品供貨會隆重舉行。帷幕徐徐拉開,台上出現了人們早已熟悉的演員,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的數百名代表和全廠職工,頓時報以熱烈的掌聲。這次別開生麵的供貨會,讓各地代表讚歎不已,服裝廠產品的訂貨額比上屆供貨會提高了30%。

這家服裝廠借家喻戶曉的電視劇,為自己牽線搭橋,來宣傳自己的產品,其做法是十分成功的。一部風靡全國的電視劇,與一個蜚聲國內外的服裝企業,發生了奇妙的聯係,並由劇中主角的新穎服飾而掀起產品的銷售高潮,無疑是該品牌T恤衫做了聯係雙方的紐帶,《渴望》成了企業傳播產品信息的橋梁。

財 富 點 拔

牽線搭橋是一門接待的藝術,也是一門傳播的藝術。現代社會中,各種商品琳琅滿目,交易頻繁,如果不設法使自己優良的產品得到公眾進一步的了解,那麼你的產品就會淹沒在紛至遝來的商品大潮中,每一位企業家和公共關係人員都必須認識到,要開拓市場,既要靠產品質量,又要靠宣傳,與公眾溝通信息,而不能走獨木橋,借“他”揚“己”。

借“名”生利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文化之邦。許多文化典址名揚四海,經久不衰。如文學上創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藝術形象,許多地名、事物,也由於名著的流傳而為群眾所熟悉。我們能否利用“古”那種知名度去經營呢?回答是肯定的。試看下麵幾個成功的典型。

鏡頭一;

提到“鹹亨”酒店,自然會想起孔乙己、阿Q兩位名人,想起浙江紹興。孔乙己曾經在鹹亨酒店喝過酒。他在鹹亨酒店的名言“多乎哉!不多矣!”“竊書不算偷”。在中國凡是讀過初中的人都有印象。阿Q曾在鹹亨酒店大鬧“革命”。然而80年代的一天,紹興一家“鹹亨”酒店隆重開業了。酒店開業以後賓客如雲,恐怕魯迅想不到今日有如此繁榮。遠近遊客頻頻舉杯,極興之際戴著阿Q式的紹興帽,倚在門口拍照。

不到兩年時間,該店的營業額就將近30萬元,比同行的大酒店還多。

鏡頭二:

湖南桃源縣的桃花源每天遊人如織,海同外遊客皆慕名而來。桃花源能如此吸引遊客恐怕得益於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東晉陶淵明描寫了一個神話般迷人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他對現實的不滿和未來社會的理想。桃花源由此而得名。後之文人墨客又大肆渲染桃花源。對要作詩詠賦的現代偉人毛澤東的詩句中有句“桃花源裏可耕田”,使桃花源錦上添花,聲名遐邇。桃源人自改革開放後,把一個純屬子虛無有的“桃源”建成了一個名符其實的桃花源公園。園內按陶令公當年的描繪所部置。有桃花溪,有一鑽進洞去行幾步便豁然開朗的農舍、亭樓,風景相當迷人。桃花源公園遊客甚多。附近的農民也擺攤設點。為遊客供應紀念品、飲料等,收入頗豐。

鏡頭三:

北京前門有一家茶館,這家館子曆史悠久。但現在,它的名聲更加遠播。原因是著名作家老舍曾以它為背景寫了一部話劇叫《茶館》、《茶館》深受群眾的喜愛。對裏麵的常四爺王利發十分熟悉,茶館經理加強《茶館》的宣傳,人們自然想到當年王利發經營的館子去喝幾杯,感受一下文化氛圍。如今茶館的生意十分紅火。

鏡頭四:

毛澤東家鄉韶山是遊人去得很多的地方,大家都希望能瞻仰一下這位偉人。當大家到韶山參觀的時候,發現旁邊有一家“毛家飯店”,毛家飯店的菜譜上寫著經營的都是毛澤東喜歡吃的家鄉菜,什麼辣椒炒蛋、臘肉炒冬筍等。遊客馬上心動,恨不得把毛澤東主席喜歡吃的家鄉菜都嚐遍,盡管遊客或許平時一點辣椒也不敢吃。毛家飯店的老板興奮地對記者說;“解放不忘毛主席,致富不忘鄧小平”。其實她心裏麵更應該想的是致富也多虧了毛主席。

財 富 點 拔

“古”為今用實在是一招高棋。現在的人們大概都有一種文化情結或曆史情話。通過一種人工設置的模擬文化氛圍即能招來大量遊客,也能迅速打響自己的名氣,前麵說的毛家飯店就是幸虧了毛主席才名揚四海的。當然,“古”為今用也切忌不可亂用,即便有“古”撐腰,也要注意服務質量,做到貨真價實。“宮廷”秘方威信大

一家有200多年曆史的老飯店,一向生意都很平淡。為了改變落後局麵,除提高飯菜質量外,飯店還采取了獨特的經營方法,終於使這家默默無聞的小飯店成為在中外遊客中享有很高知名度的高檔飯店。

原來,飯店經理了解到,一般顧客對皇帝總有一種神秘感,尤其是外國人。對於能品嚐到中國皇帝吃過的飯菜更感到是一種莫大的榮幸。於是,經理決定以“皇帝吃過的飯菜”這個仿膳的特色為核心,展開宣傳活動。為此,他們搜集了許多關於宮廷菜點的傳說,編成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讓餐廳的服務員背下來,在上菜時根據不同顧客、不同場合加以介紹。

1984年,美國華盛頓黑人市長在仿膳餐廳舉行答謝宴會。席間,服務員端上一盤點心,彬彬有禮地介紹道:“慈禧太後夜裏夢見肉末燒餅,第二天早上碰巧趕上廚師也為她準備了肉末燒餅,她想到這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今天各位吃的就是那種肉末燒餅,願大家今後事事如意,步步吉祥……”她的話引來了一陣陣掌聲。華盛頓市市長高興地敬了這位服務員一杯酒,說:“下次來北京,願再來你們這裏作客。”仿膳飯店由於抓準了顧客心理,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因而一時知名度大大提高,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外遊客,營業額直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