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建立準總體圖景的說明(2 / 3)

真正的統一理論是一個具有準總體圖景的解釋和包容的理論,它使關於世界的科學知識的現存要素有序化,並使它們得到合理的解釋。它使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而不是知道得更多。因此相當令人驚異的是,跨學科統一理論不是使科學知識更複雜,而是使之更簡化,但這不是以犧牲細節和精確性為代價的。例如,當心理學家在總體上知道關於人類本性的某些知識時,這並不妨礙他們知道一個特殊病人的更多的心理知識。相反,通過把該病人獨特的個性特點與對人類個性的普遍特征的基本洞察聯係起來,他們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他(或她)的問題。畢竟,什麼是人類(或現實世界中任何其他什麼東西)的唯一特點,它並不是指這個或那個特點(如果是的話,我們就會對之感到完全迷惑不解),而是指在他們身上出現的熟悉特點的結合。同樣地,這也可以運用到有機體和誇克,運用到可觀察和可知世界中的任何事物上去。

一個好的科學理論應證明,唯一特性是如何由其自身的非唯一要素經過特殊的組合而形成的。一個好的一般理論比這還要更進一步:它在大量的(在個體上唯一的)事物中建立一致性。一個真正的統一理論在此基礎上又要更進一步:它在我們對其具備了不同類型的科學知識的所有事物中創立一致性。

通過這種準總體圖景來創立統一理論,科學應怎麼做呢?完成這一任務的最佳合理方法是從現存的謎和悖論開始:當前科學世界圖景中一致性的破缺。如果科學家們能獲得克服悖論和重新建立一致性的鑰匙,那麼現存的各種科學知識就可以構建成一個具有一致性的理論棗總體設計得非常和諧的大殿堂,且許多不同要素都被恰到好處地安排在其中。

現在麵臨的問題是,一致性的破缺具有共同的動因,因而具有共同的解決方案嗎?如果它們沒有,基於一般概念上的統一就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它們有的話,那麼科學家就可以找到解開它們一致性的鑰匙。盡管我們在前麵對物理學、生物學、心靈和意識科學中仍存在的悖論已進行了考察,但在這裏我們還是要把這些悖論用目錄的方式作一個簡略的回顧。

A.物理世界中的悖論

在同一量子狀態下的基本粒子即使當它們分離有限距離時仍保持瞬時相互作用;一個一個發射的電子就好象同時存在的波那樣相互幹涉;超導體中的電子以一種高度相幹的方式(呈現同一波函數)流動;這些粒子在不同的原子中瞬時地和非動力學地相互關聯。三種不同的元素氦、鈹、碳的共振頻率是如此地精確地協調,以致於在宇宙中能夠產生足夠多的碳來創建誕生生命的物質基礎;普適常數本身是如此絕好地相互適應以致於生命在地球上(可以想象在其他行星表麵上也可能如此)能夠出現。

B.生命世界中的悖論

各種不同物種的形態和遺傳信息顯示出驚人的巧合,甚至在其有限時間內的進化也被認為是由內在的隨機性和互不相關的突變和自然選擇所主宰。生物物種能夠產生和再生高度複雜的形式,盡管每一個細胞隻包含一組相同的基因指令;如果環境的變化需要物種的適應方法發生基本變化,那麼這些變化有時就是通過大量和高度協調(肯定是非偶然的)的遺傳突變產生的。

C.心靈和意識世界中的悖論

記憶和人際間的(和超越個人的)通訊超過了人們傳統上歸於人腦和神經係統的範圍,在特定情況下,人們看上去能夠回憶他們的任何經驗,而且也能夠回憶其他人的經驗,有時他們似乎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相互影響對方的精神和肉體狀態。個人(與整個文化)似乎能夠進行人際間的聯係和通訊,共同具有他們的(及它們的)某些觀念、人工製品和成就,而這些觀念、人工製品和成就超越了個人和文化相互作用的普通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