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執行任務不含糊(2)(3 / 3)

如果換了別人,麵對這樣一個人,早就不耐煩了,趕緊把老人打發走。但宋魚水卻一直耐心地傾聽著,一直到晚上6點多鍾,老人才離開。老人走後,宋魚水去食堂吃晚飯,她突然意識到,老人走的時候已經過了下班時間,很有可能被鎖在辦公樓裏。

她顧不得吃飯趕緊回去,一層樓一層樓找,每隔十幾分鍾,就往老人家裏打一個電話。兩個多小時過去了,宋魚水才和剛到家的老人群係上,老人知道還有人一直惦記著她,感動得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很多人不明白,宋魚水為什麼要這麼做。法律,公正就行,哪有那麼多溫情脈脈?

但宋魚水卻有著不同的理解,就拿這個案子來說,盡管老人的請求因證據不構成侵權而沒有得到法律支持,但她也希望老人知道,就算生活中有再多的磨難,也還有人在關愛著她。

公正的判決固然是對當事人最大的安慰,但溫暖的人情又何嚐不是對當事人的另一種安慰?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如果不是受到了傷害,有多少人願意拿起法律的武器?有時候,一個微笑、一句安慰的話語,對當事人來說都有莫大的價值。

多做一點點,就能夠化解矛盾,增進和諧,可以做到的,為什麼不去做?

然而,在執行中,很多人都缺乏圓滿的思維。

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首先是執行者個性太強,做事隻圖一時痛快,比如,麵對客戶,隻要自己有理,就咄咄逼人,結果是贏了觀點,輸了客戶。就算這次客戶不得不跟你合作,卻不可能有下次;其次,是受“點性思維”的局限,也就是做事隻看到一點,而不顧及其他相關的方麵,結果是看到的某點做好了,但其他沒有考慮到的地方,留下了許多不如意乃至麻煩。

要想做事圓滿,就不妨在做事之前多想想:和這件事情相關的還有什麼人?會不會給他們帶來影響?會不會影響到全局?

三思而後行,就會讓執行的效果更加圓滿。

執行任務無須督促

很多人身上都有這樣的毛病:一件事情,如果有人督促,往往會做得比較好,但如果沒有人督促,就很容易鬆懈,覺得反正又沒人管,不必費那麼大勁,差不多就行。

最好的執行者,不管有沒有人督促,都會以最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最好地完成任務。

一天晚上,華為禮賓部一名工作人員去機場接一位重要客戶。等了很長時間,等來的卻是飛機晚點、客人要次日淩晨才能到達的消息。

客人下了飛機後,心想,都這麼晚了,肯定不會有人接自己了。

然而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剛一到出站口,他就看到一名工作人員孤零零地站在那裏等自己。

當時,客戶心底一熱,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送客人回賓館之後,因為太累,這名工作人員竟然在車上就睡著了。第二天,客人看到這名在車裏睡了一晚上的員工,不由流下了眼淚,感慨了一聲:“華為,了不起啊!”

其實,類似的故事在華為舉不勝舉。有一次,一位員工去接客戶時,發現客戶眼睛布滿血絲,想到客戶可能沒休息好,於是,他主動幫客戶買來眼藥水。客戶拿到接待人員為自己特意買來的眼藥水時,非常激動,連連道謝。

無論是接機的員工還是給客戶買眼藥水的員工,都沒有人督促他們。飛機晚點那麼長時間,那位員工完全可以回去先休息一會兒再來,或者叫別人來替換一下自己。給客戶買眼藥水,公司根本就不會有這樣的規定,完全出於自覺。

但他們並沒有因為公司沒有規定或者沒人督促,就不去做這些事情。

沒人督促,就自己督促自己,這是自我管理的最高境界。

很多執行者在領導麵前表現得很好,工作很勤奮,也很努力。可是,領導一離開,就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思想和行為上都大打折扣。領導沒有交代的事情,更不可能做得如此到位了。

最好的執行者,無論有沒有領導監督,都會很認真地做好本職工作,甚至會超出領導監督情況下的工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