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真的相信自己,並且深信自己一定能實現夢想,你就真的能夠實現你所想。自信就是自己信得過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人們常常把自信比作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閘門,啟動聰明才智的馬達,這是很有道理的。確立自信心要正確評價自己,發現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的能力,自信不是孤芳自賞,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毫無根據的自以為是和盲目樂觀;而是激勵自己奮發進取的一種心理素質,它代表一種高昂的鬥誌、充沛的幹勁、迎接生活挑戰的一種樂觀情緒,是戰勝自己、告別自卑、擺脫煩惱的一種靈丹妙藥。
相信自己,就是要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這種價值表現在我們能夠為社會、為他人創造價值,而且社會、他人也認同你為他們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隻有相信自己的價值,才會把握住自己的個性,相信自己的價值具有獨特性,而不會在乎別人怎麼評價自己。如果你連自己都不能信任自己、尊重自己,那麼你就不要抱怨別人不信任你、不尊重你。
屢敗屢戰,愈挫愈勇
不要讓自己的人生字典裏再有放棄、不可能、辦不到、沒法子、成問題、失敗、行不通、沒希望、退縮……這類愚蠢的字眼。因為隻有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人,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你見過大海嗎?你見過海風刮起海浪澎湃的景象嗎?你見過被礁石擊成碎片的浪花不退縮地繼續努力嗎?
海浪的品格,就是無數次的被礁石擊碎,又無數次的撲向礁石。失敗是不可避免的。當心靈受到一次次打擊時,你是否繼續去嚐試,去拚搏?
愈挫愈勇是一種鍥而不舍的精神。正所謂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如果小小的失敗你都無法克服,在人生長途中你又怎能一展宏圖?
下麵來看一個人的簡曆:
1809年,出生在寂靜的荒野上的一座簡陋的小木屋。
1816年,7歲,全家被趕出居住地。經過長途跋涉,穿過茫茫荒野,找到一個窩棚。
1818年,9歲,年僅34歲的母親不幸去世。
1826年,17歲,已經什麼農活都能幹了,經常幫人打零工。
1827年,18歲,自己製作了一艘擺渡船。
1831年,22歲,經商失敗。
1832年,23歲,競選州議員,但落選了。想進法學院學法律,但進不去。
1833年,24歲,向朋友借錢經商,年底破產。在16年後,才把這筆債還清。
1834年,25歲,再次競選州議員,竟然贏了。
1835年,26歲,訂婚後即將結婚時,未婚妻死了,因此心也碎了。
1836年,27歲,精神完全崩潰,臥病在床6個月。
1838年,29歲,努力爭取成為州議員的發言人,沒有成功。
1840年,31歲,爭取成為被選舉人,落選了。
1843年,34歲,參加國會大選,又落選了。
1846年,37歲,再次參加國會大選,這次當選了。
1848年,39歲,尋求國會議員連任,失敗了。
1849年,40歲,想在自己的州內擔任土地局長,被拒絕了。
1854年,45歲,競選參議員,落選了。
1856年,47歲,在共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爭取副總統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張。
1858年,49歲,再度參選參議員,再度落選。
1860年,51歲,當選美國總統。
這就是林肯,美國第十六任總統,一個令全世界都為之歎服的偉人。他的簡曆一定能給你帶來深思和啟發。林肯的一生孤苦奮鬥,厄運連連,屢敗屢戰,卻最終成就了輝煌一生。
林肯為此也曾經心碎過、痛苦過、崩潰過。有好多次,都絕望至極,擔心自己會不再爬起來。林肯對自己的評價就是:雖然心碎,但依然火熱;雖然痛苦,但依然鎮定;雖然崩潰,但依然自信。因為我堅信,對付屢戰屢敗的最好辦法,就是屢敗屢戰、愈挫愈勇。
“跌倒了再爬起來,在失敗中求勝利。”無數偉人都是這樣成功的。他們都有著一顆堅強無比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不屈不撓的進取精神。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沿途中有數不盡的坎坷泥濘,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們的一顆心總是被灰暗的風塵所覆蓋,幹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機、喪失了鬥誌,我們的人生軌跡豈能美好?而如果我們能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即使我們身處逆境、四麵楚歌,也一定會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愈挫愈勇,是一種擁有,也是一種勇氣。擁有了這種勇氣,任何困難都不可能阻擋我們前進,我們要憑著這種勇氣,去開拓自己的人生之路,去描繪自己明天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