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是不滿意男人成功時的樣子——那種得意忘形、不可一世。
如果說這樣的男人在成功之先還是一道風景的話,成功之後他就是廢墟了。
在今天的或者明天的成功男人身上,我們還能不能尋找到或者重建肅穆、崇高乃至悲壯呢?
我們拭目以待。
心靈感悟
對於成功而言,男人是理論上的矮子,行動上的巨人。女人能,男人為什麼不能楚王好細腰,宮女多餓死。
家庭亦是如此,男人欣賞什麼樣的女性,他的愛人就有可能發展成為什麼樣的女人。男人渴望愛人有多好,她就有可能有多好。
傳統女性酷愛丈夫的成就,以致於為丈夫犧牲掉自己。當代女性大多好以男朋友或丈夫的成就為榮,幾乎把丈夫的事業整天掛在嘴上。女人以丈夫的事業為事業,為丈夫的成就投入大量心血。女人能做到這一點,男人為什麼不能做到?
我們以前提倡男人能辦到的,女人也能辦到。為什麼不反過來倡揚女人能做到的,男人也能做到?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有什麼樣的男人,就造就什麼樣的女人。同樣有什麼樣的女人,就造就什麼樣的男人,給女人放開小腳是男人首先提出來的。女人不能獨立,男人有著無法推卸的責任。
有些自己不獨立的男人,離開了母親、妻子便不能生活,賴著女人給他做飯洗衣。表麵上女人走不出家庭是女人不能夠獨立,其實是男人還沒獨立。單位裏有一位李先生,他妻子因公差到外地,他與孩子便頓頓到飯館吃飯,在家吃不成飯時,就黯然神傷。有人誇張地說,沒有飯吃時他與兒子抱頭大哭。有好事者當麵去問他,他竟然默認,還說老爺們怎能帶孩子做飯,由此成為單位的笑談。而他妻子做的是一份需要經常到外地的工作,由於李先生負不起責任,本該出差時,李太太總是找理由推掉,她的工作就無法幹好,當企業裁員時,李太太首當其衝地下崗了。有許多優秀女人由於丈夫不鼓勵不支持出去闖,甚至拖後腿,致使她們失掉許多發展自己的機會。
男人不獨立,怎好要求女人獨立發展?女人能做到支持丈夫的事業,為什麼男人做不到?說幹家務的男人有娘娘腔,其實不支持女人幹工作,不分擔家務的男人,不為家庭負起責任的男人,隻是說明他心理發展不健全,看問題不全麵,過於死板,不是真正的男子漢。
支持不支持女人幹好她喜歡的工作,是考驗男人對家庭責任心的試金石,也能考驗他對愛人感情的真摯程度。整天讓愛人窩在家裏的男人,除了他不自信外,還可能他對愛人沒有多深的感情。對愛人感情不深,對愛人的工作不尊重,那還奢談什麼愛?愛包括尊重、關心、體貼。讓愛人窩在家裏的男人,不會尊重、關心、體貼妻子,一旦有條件他會移情別戀。張女士剛結婚時,她本有機會進修、增加點知識和才幹,這機會是單位裏提供的。她丈夫死活不讓她去,讓她管好孩子,照顧好家庭就行,以便他一人有更多的精力沒有一絲牽掛去闖。張女士便含辛茹苦地把孩子養大,連丈夫用的手絹她都給洗好,在無為中蹉跎著自己的青春。丈夫大學畢業後,又去進修。當時經濟條件又不好,張女士獨自帶著孩子倒不以為苦,苦的是沒有一技之長,在人前人後心存自卑,渴望能夠學點東西。可是丈夫總是說女人有份工作能拿工資就行了。一個家庭不能兩個人去闖,兩人同時去闖,家怎麼辦?總得犧牲掉一個人,這是沒辦法的事,還說,兩人同時去闖,家庭就會解體。張女士也就打消了進修學習的念頭,對丈夫的進步與成就,由衷地感到欣慰,也覺得自己的心血沒有白白浪費。等丈夫學有成業有就,經濟也寬裕時,丈夫越看她越不順眼,嫌其平庸,沒有品味,不懂溫柔,連點女人味也沒有。他的理論隨著他的需要而改變, 回到家裏給張女士的是“金”——沉默,自己感情超出家庭大堤,越過道德責任的岸向外發展。他不支持妻子幹好工作,他的家庭也解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