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情義無價(3)(3 / 3)

有位先生老是覺得他吵不贏太太,說想贏吵架猶如用嘴去吹熄電燈泡,太太堅持無論如何先生要認錯。有一次電視上的訪問節目訪問一對結婚60年、婚姻幸福的同齡老夫婦,先生說他希望太太能活到100歲,而自己能活到101歲,他的理由是希望有一年的清靜,不必吵架的清靜。

美國人傾向於歌頌愛情,但是對婚姻不看好,許多幽默作家和喜劇明星都喜歡拿自己的婚姻來開玩笑,說自己是婚姻的受害者,但有時又要充滿哲理地對夫婦相處之道發表一點意見。

“結婚是減半你的權利,加倍你的義務。”“婚姻是他們謀殺你,你還得說抱歉。”李維特這麼說。“婚姻是一段羅曼史的故事,主角在第一章裏就死了。” “我是沉默的大多數,我已經結婚了。”古柏加上一句,以免為自己惹上麻煩:“你知道我們的婚姻為什麼可以維持這麼久嗎?我和太太每個周末都出去玩,她不問我上哪兒,我也不幹涉她去哪裏。”

王爾德說:“男人結婚是因為太累了,女人結婚是因為好奇,後來兩個人都失望。”丹麥的俗話說的是:“聾子丈夫、瞎子太太會是好婚姻。”另一個人說:“有些女人結婚的目的,是讓媽媽有另外一個男人可以批評。”再加上一句: “人生而平等,但結婚以後自己負責。”

他們愛說:“結婚的日子過得比較健康,統計數字說單身比較短命,所以想要長命的人趕快去結婚,可以慢慢被折磨死。”有人想出一個法子: “別和美麗的女孩子結婚,因為當她離開你的時候,你會很痛苦,如果是醜的女孩離開你,你不會在乎。”這個建議好像也沒有解決到問題的根源。

喜劇明星傑克·邦尼說他是在洛杉磯的五月百貨公司遇上她太太,那時候她在那兒當店員,結婚這些年來,她還是緊守著公司的政策—— “不準退貨”,所以他才沒有把太太退還回去。

婚姻路上崎嶇不平,要兩個人的努力才能成就一個好婚姻,但一個人任性就足以破壞一個婚姻。心靈感悟婚姻就像事業一樣需要經營,兩個人的努力才能成就一個好婚姻,但一個人的任性足以破壞一個婚姻。

朋友·情人·夫妻

打電話到好友家,接電話的是她的另一半,原打算禮貌性地問候、寒暄,一聊竟是半個鍾頭,內容淨是生活瑣事,語調卻充滿了“民怨”。詫異中,不免有幾分迷惑,怎麼他口中的她,和我眼裏的她,有著那麼大的差距,簡直不像同一個人。在我表達了輕微的抗議後,對方的結論是:“她是好朋友,也或許是好情人,但不是好妻子。”

同樣的論調、感慨,也常出現在妻子口中:“他是好朋友、好長官,但絕對不是好丈夫。”

這些喟歎,透露出的無奈是相當深沉的,令人有幾許輕淡的悲茛。而它所反映出的人性矛盾,則頗耐人玩味。

之所以會衍生這樣的負麵狀況,應該與心態上的“視為當然”有關。我們常以為,一旦親密關係形成後,就不必再表現出體貼、關懷、仁慈。都已經是夫妻了,幹嘛還那麼累?於是,彼此變得粗心甚至粗魯,由許多事實顯示,我們對親人表示的關懷遠不及給予偶然相識的人多。

我曾經看見丈夫或妻子,用非常柔和的聲音和朋友講電話,卻以粗暴的吼聲喝斥另一半,也見過孩子和男女朋友聊天時是那麼的輕聲細語,但當他們呼叫父母、家人時,則變得尖銳無比。

家庭成員都忘記在他們日常相互影響中,並不能避免不傷害彼此的感情,沒有人喜歡被輕視、責罵、屈辱、出醜或被視為飯桶廢物,家人、夫妻對這些傷害,絕不會因親密關係的固定而免疫,也就是說,即使是最親近的人,對傷害的感覺也沒有免疫力;同樣的,我們對關懷、禮貌、溫柔、親切的渴望,也沒有滿足的時候。

在一般關係中,每個人都應當真誠地與別人接觸,我們可以通過溫和有禮、體貼的言詞及行為,傳達對他人的關心和尊重,這“別人”中,絕對包括了自己最親近的家人。

然而,一個悲哀的事實顯示,我們常常隻顧慮到普通朋友的感愛,卻不在意自己所愛或愛自己的人的感受。在友誼中,在愛情裏,每個人都肯定對方的存在,急急乎表現出對他人的尊重和欣賞,並樂於為對方付出關愛,尤其對自己的情人,就更是竭盡所能地小心嗬護,表現出最好的一麵,因此,情人眼裏才會出西施,才會覺得甜蜜愉悅。

奇怪的是,一旦關係固定後,那種溫柔、體貼,甚至連最基本的禮貌,都被逐出生活,變得挑剔、批評、貶責,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以為”親密的自己人,就不必再給予體貼,甚至享有粗魯、發泄的特權,就是這些不經心的“以為”,日積月累地傷害了彼此的關係,輕則怨懟、冷戰、痛苦,重則導致分散。愛並沒有給你任何粗魯的權利,更何況對自己最親密的家人。朋友畢竟是外圍,而另一半、家人才是每個人生活的核心。

心靈感悟

在生命序列表中,家人絕對在最前麵。因此,家人優先應列為生活秩序中的第一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