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企業內部管理中,以建立自我約束的競爭機製為最佳模式,它一方麵可以保證企業管理的計劃性、有序性和科學性,另一方麵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一個人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參與性,使企業沿著健康的道路不斷發展。
在外部競爭中,寬表現為給對手以機會和恩惠,表明誠意,籠絡對方;猛表現為該進攻時要堅決進攻,要給對手造成壓力,迫使其讓步或妥協,達到自己的目的。隻有這樣雙管齊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約翰·皮爾龐特·摩根是本世紀初美國最大的投機家,他控製的財團一度控製著全美1/4的財產,連當時的美國總統都敬他三分,至於企業界大大小小的人物更不在話下。1901年,摩根買下了卡內基鋼鐵公司,成立了聯邦鋼鐵公司,這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公司,每年需要大量的鐵礦。於是,他將目光盯在了洛克菲勒控製的五大湖鐵礦。
五大湖鐵礦是美國最大的鐵礦山,貯量達5000萬噸以上,可滿足全美60%的需求。洛克菲勒花了50萬美元將它購得,如今聯邦鋼鐵公司對這個礦山勢在必得,他感到奇貨可居,決不能輕易出手。
摩根同洛克菲勒談判,洛克菲勒將決定權交給了兒子。摩根同小洛克菲勒第一次會麵,沒料到對方開出了7500萬美元的天價。雙方的距離相差甚遠,難以成功。臨別前,摩根拉住小洛克菲勒的手,說:“請轉告令尊:今天的美國必須由東部的新領導階層這一來自紐約的巨大力量來推動!新的時代來到了。”言下之意,今天的美國經濟他說了算,和他作對不會有什麼好結果。這一席話,使洛克菲勒明顯感到了來自對方的壓力。
洛克菲勒是美國最大的石油集團美孚石油公司的主人,在美國經濟界也是一位呼風喚雨的人物。摩根在說上述一席話時考慮到了這一點,他知道單憑壓力或威脅是不足以迫使對方就範的,還必須以利誘之才能達到目的。
最後,摩根主動提出雙方合作利用五大湖鐵礦的計劃,聯邦鋼鐵公司以自己新發行的股票為條件,換取洛克菲勒手中的鐵礦山。眼看對方已做出巨大讓步,再堅持下去隻會將事情搞糟,洛克菲勒見時機成熟,遂同意了對方的條件。
寬猛相濟,恩威並施,摩根在這場競爭中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2.水到渠成,豐田公司產銷合一
人們都知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道理,指的就是隻有當時機成熟時,結果才能圓滿。不擇時機,勉強為之,效果不會很好,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強扭的瓜不甜”的道理。
豐田汽車集團是日本著名的企業。1967年,豐田英二出任豐田公司社長,針對公司產銷分離的狀況,他感到已不能適應豐田經營發展的需要,必須走向產銷合一的軌道上來。誰知當他的建議提出後,遭到了主管銷售的神穀正太郎的反對。神穀正太郎是豐田公司的風雲人物,1950年,當豐田公司麵臨危機之時,是他展開促銷活動,不僅使公司擺脫了困境,而且使公司得到了巨大發展,他因此獲得了“銷售之神”的美譽,在公司內部形成了一個以他為中心的銷售體係。神穀正太郎拒絕合並,自有自己的道理,豐田英二感到如果強行執行,會失去神穀的支持與合作,給公司造成劇烈動蕩,況且,神穀執行的產銷分離政策並沒有從根本上影響到企業發展,於是,他決定耐心等待下去。
1980年,神穀正太郎去世。豐田英二隨即將兩家獨立的公司合並,創建了全新的公司管理體製,順利而平穩地完成了公司經營模式的轉變。
陰陽並用∶智謀學處世策略
為謀之利在於“爭”,而謀的手段在於詭。
——吳興明《人·鬼·謀》
一、從容鎮定談吐有度
麵對言辭犀利的質問,麵對意想不到的責難,詭謀之人能鎮定自若。他們心存智術,巧用計謀,尋找應對的良策。在風雲變幻之時,他們仍能談笑自如,妙語迭出。在談笑與妙語之中,他們化解了質問,抵住了責難。詭謀之人,常常化幹戈為玉帛,身處險灘之中,而使自己轉為平夷之處。
1.“陽謀”對陰謀,王造時妙計鬥敵
1933年上半年某天,住在上海馬斯南路的國民黨元老李烈鈞交給王造時一張“勾命單”。這是國民黨藍衣社特務的暗殺名單,內列53人,王造時也“榜”上有名。
藍衣社其實就是蔣介石一手炮製的法西斯秘密組織“中華複興社”。該社頭目之一劉健群寫過一本小冊子,說要使國民黨起死回生,挑選一批優秀黨員,穿著藍色製服,進行有組織的活動,以區別於普通黨員。後來,小冊子傳到社會上,“藍衣社”這個法西斯特務組織便出了名。
王造時(1902—1971),江西省安福縣人,早年參加過“五四”愛國運動,曾任上海光華大學文學院院長、政治係主任。“九一八”事變後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他辦刊物、寫文章、作報告,抨擊蔣介石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對王造時等人的抗日反蔣活動,國民黨當局深為不滿,蓄意製造了一係列打擊迫害抗日愛國人士的事件。
1933年6月18日,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總幹事楊杏佛在上海亞爾培路被藍衣社特務殘酷殺害。王造時十分悲憤,敵人果然按照“勾命單”行動了。他考慮自己家有老小,又無積蓄,外出躲避終究不是好辦法,索性針鋒相對,進行鬥爭。反動派搞陰謀,他就用“陽謀”來對付,即使犧牲了性命,也讓世人知道自己是怎樣死的。他決定將“勾命單”在報刊上披露,公諸於世。
王造時找到老朋友張似旭,張當時在美國人辦的《大美晚報》當總編輯,對蔣介石的倒行逆施不滿,同情抗日。他願冒風險在他的報紙上披露國民黨的“勾命單”。上海《大美晚報》的中文版和英文版都在顯要位置作了報道,公布了暗殺名單的內容。他又與《中國論壇》聯係,也得到了支持,該刊於1933年7月14日第三卷第八版以“勾命單”為題,公布了國民黨預謀暗殺的53位人士的名單。
該刊編者為了引起讀者注意,還在文前作了題示:“正在本期論壇付刊之時,記者接到未署名之投稿一件,內容為藍衣社謀殺中國共產黨領袖、左翼作家以及各反蔣軍人、政客之秘密通告抄件。”並刊出53人的名單。
由於王造時勇敢機智地揭露了“勾命單”,使國民黨反動派的陰謀敗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反動當局考慮到他們要執行的殘害異己的計劃被戳穿,隻得有所收斂和改變,藍衣社特務的暗殺計劃也就此暫時擱淺。
二、巧用“台階”,憑風直上
心存智謀的人,並不是全心去拚卻自己的精力,而是善用外力廣納良言,以圖大事。誠如李贄新說:“蓋眾川合流,務欲以成共大。”他們常能看清自己的目標和基點,然後“好風憑借力”達到他們的目的。心存智謀的人,能夠看清環境,分辨方向,權衡輕重,理清主次,從而把握機會,利用各種因素變被動為主動。
1.智高一籌,桂係三巨頭一枝獨秀
黃紹,號季寬,廣西容縣黎村鎮山咀村人,生於1885年。桂係三巨頭之一,國民黨高級將領。
1948年4月,黃紹幫李宗仁競選上副總統,又為桂係立下功勞。
6月,蔣介石突然將國防部長白崇禧任“華中剿匪總司令”,白認為這是降職,一氣之下跑到上海,向蔣提出辭呈。蔣特邀黃紹前去相勸。
黃紹到了上海,動員白崇禧到武漢就職,抓回廣西的部隊。他說:“你和德公(李宗仁)在南京高高在上做副總統和國防部長,不是等於關在籠中的鳥麼?現在蔣把籠門打開放你出去,還不快快地遠走高飛?難道你躲在上海,他就肯收回成命嗎?他正開始要整我們,我們就要借此機會。到了外麵,再反過來整他。”接著,他又說:“武漢是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地方。機會到的時候,就可與共產黨妥協言和。蔣到了無法應付的時候,必然下野,德公(李宗仁)就可以出來收拾局麵。我們豈不是大有可為嗎?”
這時,白崇禧若有所悟,說:“對!我明天就回南京,到武漢去就職。”
12月底,白崇禧發出通電,主張和平,迫蔣下野。黃紹與其他桂係幹將都到武漢,商量對策。
會議決定派黃紹去香港請李濟深。黃到了香港,得知李濟深已北上解放區,黃就與中共駐香港的負責人接頭,把白與中共和談的意願講了出來。兩天後,中共中央複電,同意白崇禧派人由信陽至鄭州沿途找劉伯承接頭。他立即轉告白,但未見回電。
黃回到武漢,問白為什麼不去找中共,白說:“共軍行動並不因老蔣下野而緩和,如果迫我太甚,仍然是打。你知道我們以前是穿草鞋出身的,最後還可以上山打遊擊,同他們拚一下。”
黃聽了不以為然,說:“你還有資格‘打’嗎?打正規戰已經輸了,還打什麼遊擊戰?要知道人家是打遊擊的老祖宗。”
說著,與白崇禧爭論起來。黃還指責白崇禧“出爾反爾”。最後,他指出:“現在要打,隻有老蔣有資格,你可親自到溪口負荊請罪,請他出來。我們以和起家,隻有和平才有出路,再主張戰爭,就是死路一條。”
1949年1月,國共和談,國民黨方以張治中為首席代表,黃紹、邵力子、章士釗、劉斐、李蒸等人為代表。
4月1日,國民黨代表團到達北平,雙方進行和談,中共提出八項和平條款。黃紹認為可以接受。
李宗仁看了文件,但沒有簽字。李、白想劃江而治。
黃知事無可挽回,4月24日飛到廣州轉往香港。
8月13日,黃紹等44人發表《我們對於現階段中國革命的認識與主張》的聲明,表示與國民黨斷絕關係,堅決向人民靠攏。
9月,黃紹應邀參加全國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
新中國成立後,黃紹曆任政務院政務委員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二、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以及民革中央委員兼和平解放台灣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可歎的是白崇禧目光短淺,拒絕了黃紹的建議,和談未能實現。當時蔣介石的嫡係部隊已所剩無幾,而白崇禧的廣西軍隊卻沒受什麼損失,白崇禧是最有發言權的人。
白崇禧上了蔣介石的當,去了台灣,被蔣罷官,又被監視,最後不明不白地死去。
2.沉著機智白崇禧巧追逃兵
譚浩明任廣西督軍時,嚴禁種鴉片,但滇、黔兩省卻允許人民種煙。因此,經廣西運往廣東、香港的數量不少。
政府禁煙命令常常形同空文。譚浩明鑒於長久如此,將無可用之兵。於是調模範營至百色駐防。部隊抵達百色後,馬團長召集全團營連長會議,轉達譚督軍禁煙之意,白崇禧帶著連隊,駐防於通雲南之剝溢河流域。該居剝隘上遊,為滇省運往廣西之鴉片屯積地。白崇禧這個連是模範營第一連,兵力配備最強,黔省煙土運入之途徑,由黃紹負責查緝,黃部駐於田西附近之黃蘭邏裏一帶。黔煙多由強馬千百成群運至百色,換取食鹽、棉紗等物。
滇煙之量與質比黔多而且好,不少商人向白崇禧活動,望白稍予以方便,皆為白回絕。煙商見白不為利所動,轉而活動百色道尹黃成槁。黃向馬團長遊說,馬團長向白崇禧轉達黃成槁的意思。白以本團曾在百色會議中宣布奉譚督軍之命禁煙而婉言拒之,仍不許滇煙入廣西。黃見馬團長向白遊說也無效,乃令其警備隊長私帶道手公署封條至雲南剝隘,由煙商購買之煙土,偽裝為道尹公署所查封運回百色。途經以羅村口,為白部下早已探聽清楚,電話告白詳情,白知其必經祿豐,遂沿河岸架設機關槍,待其船至。強迫停船將煙土與槍繳收,該隊長拿出道尹公署封條,說那是道尹公署警備隊隊長帶兵,在滇桂邊境緝私查獲,並非私煙。白說:“這批煙土明明是於剝隘所購置,何故謂為查獲所得?且雲南允許種煙,何能謂之查獲?退而言之,百色道尹之警備隊長有何權至雲南境內查緝煙土?”該隊長知白已知悉詳情,向白下跪求饒。白沒收其煙土,放還其人員槍支,分電譚督軍、馬團長、黃道尹辦理之經過。所以電黃者,為的是減少牽連,因此事若根本揭穿,馬團長亦有關係。所沒收之煙土由白派專人送至百色,分毫未動。
因為查緝煙土是一優差,據說曆任駐祿豐者未有不滿載而歸,少者大洋數萬,多則數十萬。當時,廣西通用小洋,一元大洋價值等於小洋十元或五元。煙商總是與滇黔一樣,用大洋居多。
黃紹於桂黔邊界禁之不嚴,傳聞其部屬常常受煙商之惠,這樣給白崇禧治理軍隊增加了困難。
某日祿豐附近藏匿之匪徒乘白崇禧至百色開會,與白連駐祿豐訓練之新兵一排勾結,以不能做煙土發財攻擊白崇禧,誘惑那些親兵叛變。他們裏應外合,連中之新兵被脅迫,槍械以及白崇禧最心愛曾於全省賽中跑得最快的黃色馬一匹,悉為脅迫而去。白聞之大驚,白報告馬團長後,星夜調回分散附近查巡之二排兵力,趕至祿豐,經三晝夜追至八角山仍不見匪跡。這時,士兵多有倦容,白就令休息後再來搜索,他則用望遠鏡向四周了望,突然於半山腰中發現他的黃馬。由此判斷匪徒一定藏在附近之山穀中。
白崇禧立即將二排士兵疏散開成戰鬥隊形,吩咐他們見了叛兵不可先開槍,要先高呼“白連長來了”,然後開槍。士兵們照命令行事,匪徒們一聽白連長來了,皆倉皇而逃。新兵原來被迫叛變的,自不願隨匪而去。
白崇禧收回所失之部隊、槍械與馬匹,且獲匪之槍支與物品不少。歸來後,白不但電陳馬團長請求處分,自以為輕則入獄,重則難以想象。幸而馬團長待白很好,電報向譚督軍說明叛兵是他所招募的,與白無關,並陳述白剿匪之功,治軍之嚴,禁煙之認真,而且自己追回了叛兵,請從輕處罰。不久馬團長接奉譚之複電雲:“此次兵變,該連長追剿辦理妥捷,殊堪嘉獎”等語。
白奉電真是喜出望外。
兵變後,有人對白說:“黃季寬(紹)禁煙很寬,你禁煙太嚴。這是兵變的主要原因。”勸他不妨從寬。白大不以為然,他說如果因噎廢食,則國家、社會豈有安定之日!
白崇禧仍然嚴禁滇煙進入廣西。
3.點石成金,蔡誌勇震驚華爾街
蔡誌勇17歲之前一直在上海學習。1946年,蔡誌勇的父親送他到美國深造,以圖出息。
蔡誌勇先入康涅狄格州韋斯利安大學,後又轉入波士頓大學。他的金融專業成績一直非常突出,僅用了兩年時間,蔡誌勇即獲取了該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此後又獲得經濟學碩士的學位。
獲得了經濟學碩士頭銜的蔡誌勇,此時才剛剛20歲。他毫不遲疑地選擇了一家規模、影響都不太大的股票經紀行——巴克公司當一名小小的初級證券分析員,周薪隻有50美元!
與商品市場不同,金融市場以資金代替商品進行交易,流通和使用的是成千上萬種證券和票據等信用工具。在金融市場中,最富傳奇色彩、最變幻莫測、最具吸引力的莫過於股票交易了。在商品經濟社會中,各大財團、各現代大型企業等均利用發行股票廣泛吸收社會資金,形成巨額資本,轉而再進行投資兼並以壯大自己的實力。這大體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的一個主要手段,因此股票及股份製成為五六十年代發展生產的一個強有力的手段。但股票與生俱來便有著非常靈敏和脆弱的“神經”,它無時不受著政治、時局、經濟、市場等等因素製約,麵值時升時降、暴起暴落更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它既可以使一文不名者一夜暴富,又可以使百萬富翁轉瞬之間窮困潦倒。由於它的風險無處不在,所以購股者常常如履薄冰,提心吊膽。但又由於它那日進鬥金、令人眩目的投機性,又使許多人趨之若鶩、欲罷不能。股票這個金融市場的“寵兒”,曾勾起過多少人的金錢夢!蔡誌勇當然也不例外。
憑著豐富的經濟學知識、善於學習和思考的長處,他很快積累了一些新經驗,對股市逐漸熟悉起來,對行情的分析也漸有把握。一年以後,他便轉入“忠誠管理與研究”投資基金公司。隨著蔡誌勇不斷努力,公司效益也因此大增,到了1958年,他被任命為公司的經理。
蔡誌勇像一座噴發的“火山”,釋放出無窮的智慧。冷靜分析投資趨勢,科學判斷市場行情,果斷采取發展策略……已使公司的互惠基金年收益以50%的速度增長!如此高效益、高速度在公司發展史上絕無僅有,在整個金融界也屬鮮見。蔡誌勇發展了“忠誠管理和研究”投資公司,同時也發展了自己,通過他在預決策的股票操作贏利中的提成,此時他已擁有了該公司20%的股份。更為重要的是,他已開始揚名於美國金融界,也引起了華爾街的注目。在華爾街,一提起蔡誌勇,人們就會豎起大拇指稱他是“精明的股票收購家”、“市場時機選擇大師”。
4.借刀殺人,蔣介石滅桂係不費吹灰之力
借刀殺人是《三十六計》第三計,“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這是借刀殺人的內涵。敵情已經明確,友方的態度還未確定,要引友殺敵,不用自己出力。
1929年,蔣介石與桂係大戰,大戰前夕,他巧用計謀,借刀殺人。蔣介石要借汪係的刀去殺桂係。
蔣介石先借唐生智之力,桂係白崇禧的部隊都是唐生智的舊部,他讓唐生智攜帶巨款活動他的舊部倒戈,使白崇禧隻身逃走。
蔣介石又借張發奎從江西發兵進攻湖北,再借俞作柏活動李宗仁的部下倒戈。
事情發展的結果是蔣介石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了武漢。
借刀必須有條件,或陳明利害,或許以重利,最關鍵的是利用矛盾。蔣介石就是在利用矛盾的同時許以重利。
桂係的白崇禧曾打敗唐生智,然後收編了唐生智的部隊。唐生智的地盤在湖南,他時時刻刻想著東山再起,唐的部下也都想重回湖南老家,又都覺得當桂係的官兵不光彩。蔣介石承諾,隻要唐生智能趕跑白崇禧,就讓唐生智打回老家湖南去,唐生智一活動,蔣就取得了成功。隻是唐不但沒有回到湖南,而且蔣又發起討唐戰役,唐隻得再次下台,蔣介石借了刀又不領情。
張發奎與桂係也有矛盾,一心想占領湖北。張發奎的上級是汪精衛,蔣介石承諾汪精衛,打敗桂係後,一切由汪精衛領導,汪精衛十分高興,他一出麵,張發奎同意從江西進攻湖北,汪精衛又出麵請俞作柏到武漢活動李明瑞、楊騰暉倒戈。
張發奎以為直搗桂係後路,無論如何已為蔣介石的南京政府建了一功。不料對桂係的戰鬥一結束,蔣介石的嫡係部隊卻向他展開了攻擊。張發奎起先以為事出誤會,但馬上明白這是真的,張發奎被蔣介石的隊伍追擊,一直退到宜昌。
汪精衛更糟,不僅沒能上台領導一切,而且連被開除的黨籍也沒有恢複,自稱“資望不足”的蔣介石地位更鞏固了。
由此可見,蔣介石運用借刀殺人的方法,使桂係不戰自敗,大軍瓦解,李宗仁等人逃往香港。
154 快樂的處世哲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