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要害怕你的消極思想
我們都漸漸地相信某些行為和傾向被看成是積極的,別的則是消極的。我們通常認為一位成功者是個積極者,假如你不積極,你注定要失敗,除非你發生變化。因此,我們花費了許多精力試圖改變自己,而不是放在取得成功上。
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個消極者,你內在的聲音會經常告訴你,你“不能這樣做”,別反擊。聽從你的聲音,別理自己的消極性,別把你的精力放在試圖改變你對自己的看法上。不理睬你的聲音,你就能使自己擺脫“先改變後成功”的陷阱。
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做個消極者,一麵整天悶悶不樂,罵罵咧咧,一麵在取得成功的過程中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一位非常受人歡迎的歌唱家、電影明星和喜劇演員貝特·米德勒,在一次采訪中曾經提到,她的丈夫認為,她是他所知道的最悲觀的人。講到這裏,她突然哈哈大笑起來。很顯然,她對生活悲觀的看法並沒有煩擾她。她可以在大庭廣眾麵前談論它,而且公開地放聲大笑。
厚、黑的實踐者不接受別人訂立的一般的成功準則。他們無須遵循別人有效的辦法去做。他們觀察世界的自然運動方式,琢磨尚不為人所知的思想。如果你從閱讀這本書中隻學到一點的話,那就應該是你目前的狀態就是你成功的本錢。
很多人告訴我們,思想的威力是如何大。我們所思考的事兒常常變成現實這一觀念,加劇了我們對自己無拘無束的消極思想的恐懼。如果我們把自己的壞念頭都能夠變成現實的話,那不就糟啦!然而,思想的威力不是那麼簡單,你無力顯示自己的每一個想法,你沒有力量這樣做。我告訴你,你的消極性的威力沒有你想象中所相信的那麼大。
當飛機載著幾百名乘客起飛的時候,大部分乘客懷有飛機可能墜毀的想法。假使你的消極思想的威力有你想象得那樣大的話,由於乘客中集體的消極威力,我們也許永遠不能安全降落。別害怕你的消極思想,堅定不移、矢誌不渝地獻身於自己的事業,成功就在眼前。
判斷消極的標準是由人為操縱的,而非鐫刻在頑石之上。這種標準經常隨著我們的時代和文化而變化。在某個特定的時代被認為積極的在另一個時代或許被認為是消極的。譬如,咄咄逼人、大唱高調、盛氣淩人、銳意進取的舉止被認為是美國商業界的一大特征。然而,當把這些舉止用在亞洲的某些地方,則會令人反感。
敢於正視對方的目光在美國被視為是一個人十分積極的好品質,可是,在亞洲某些地方則被認為是冒犯無禮。
3.化消極為力量
如果你對別人取得的成就懷抱妒忌和羨慕之心,別試圖根除這些消極的思想,而是用它們為你生活的發動機添加燃料。當你妒忌和羨慕別人的成就之時,你必須捫心思索,領悟怎麼能夠超過他們,讓他們反過來妒忌你。切勿浪費你的精力,試圖克服自己的妒忌之心。
假如你對別人占你便宜而感到憤懣的話,最大的報仇辦法是點燃你自己盛怒的烈火,超越他們登上頂峰。最大的複仇途徑是過著美滿、富裕和成功的生活。
倘若你貪婪,擴大你貪婪的胃口,做你所知道的最貪婪的人。超越貪求財物,用貪婪和積聚物質財富的欲望換取積聚成功。如果你願意杞人憂天,那就將你的精力從憂慮轉向行動。憂慮不會阻止命運顯現,然而自我奮鬥有力量改變命運,憂慮可以成為你的行動的驅動力。不管你有什麼缺點,學會利用這些缺點來提高自己。
在藝術界謀生的大多數人常常比商業界人士更情願誠實和暴露他們個人的“不足之處”。有些最偉大的男女演員對自己並不感到愜意。正是這種品質使他們容易適應讓他們扮演的角色。這一“缺點”有助於他們在職業上取得成功,經濟上榮華富貴。
無論你有什麼消極性,仔細琢磨琢磨,找出你如何能夠引導用在消極上的精力,並將消極性作為取得成功的跳板。
當別人對你說你不能幹這個,不能幹那個時,你是一位高尚的夢想家,長期的失敗者,“這隻是你又一個無聊的夢想,瞧瞧你……你為什麼不能麵對真正的自己?”你感到受到了傷害,憤怒不已。利用他們消極的精力,創造足夠的情感炸藥,支持和實現你的夢想。再說,成功是最甜美的報複。
消極不見得是不利條件。那些所謂“消極”的人們常常是最現實的人。另一方麵,在現實世界中,明顯樂觀有時候會成為一種不利因素。一位總經理付不起過分樂觀的代價,因為這會導致他失敗——就像一位過於樂觀的將軍一樣會變得粗枝大葉,馬馬虎虎,低估戰場上的敵人,使手下的千軍萬馬戰死疆場,結果會付出高昂的代價。
與此相類似,教練員和四分衛不應該抱著啦啦隊隊長那種熾熱的激情。假如教練員和四分衛不能實事求是地估計對手球隊的實力,單憑他們積極的思想無法確保他的獲勝。
現實生活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不是因為消極悲觀,遊輪的船長才教其乘客在緊急情況下怎麼做。他不是計劃讓遊輪沉下去。他隻不過是從現實出發,作好準備而已。
現實主義者比較實際的預測潛在的問題和困難。得克薩斯州石油企業家小丁·布恩·皮肯斯解釋道,大多數地質學家在預測油田位置時的缺點是他們太樂觀。但是,作為一位獨立的石油大王,沒有大聯合企業撐腰,他對自己鑽井采油的冒險行動不得不更加注重實效。
美國一家大銀行主管商業貸款的副總裁吉爾伯特曾說,他寧願與比較實際的借貸人打交道,而不願與過於樂觀的借貸人打交道。講求實際的借貸人知曉潛在的困難,做好了衝擊挑戰浪頭的準備,而過於樂觀的借貸人傾向於低估開始經商或者擴大生意的實際狀況。
4.消極本身沒有錯
1.盲目的辯護你的消極麵和缺點絲毫沒錯,錯的是聽信別人告訴我們,消極麵就是我們的失敗。所以,我們兩眼漆黑,發現不了自己“消極麵”之中存在的可能性。
消極性的幽靈從來就不是你的消極麵,而是你信手將其撿來為自己的失敗作辯護的依托。“人助自助”,倘若你充分考慮自己的消極麵,你就會發現事實上它們也許會成為你的職業和個人發展中的一筆最牢固的財富。
2.判斷之中的害處當你開始將自己的感情、情緒和活動按照別人的標準貼上消極的標簽的時候,你是在以他人的標準來判斷自己。你將陷入不幸的境地。所有消極麵的害處不是在於消極麵本身,而是在於判斷我們的消極麵。這些判斷以內疚、羞恥和自我責備的邪惡的形式出現。
在美國,無論誰在中午起床,通常被認為他是抱著消極的人生觀。事實是,晚起床者就是晚起床者,沒什麼別的。你興許得找一份符合自己自然睡眠節奏的工作。然而,當你開始再夾雜其他判斷,認為自己晚起床是多麼懶惰,以及對自己早晨不能早起具有內疚的自我判斷和感覺的時候,你會突然感到自己背著一個消極的包袱需要甩掉。更糟糕的是,你可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你簡直不可救藥,必敗無疑。
西班牙偉大的藝術家薩爾瓦多·達利連續工作幾天不睡覺,爾後他能睡上幾天甚至幾個星期。有時候他多產,別的時候隻是睡覺,什麼也不幹。溫斯頓·邱吉爾也是個夜貓子,常常睡到中午時分。《花花公子》雜誌的創始人休·赫夫納以其夜間工作而聞名。
這種罪惡和邪惡的根源不在於晚起本身,而在於對晚起的判斷。用厚臉作為盾牌防護你免遭別人判斷的危害,用黑心、超然和漠不關心的態度來保護你不受自己的批評、責備和恥辱的傷害。
多年以來,你陶醉於做一位積極者,努力克服自己的消極麵。倘若你把那種精力集中用於實現自己的夢想上,而不是努力去做一位積極者,你也許會取得更大的進展。
看一看你這麼長時間以來在如此消極的方麵所展示的極大的決心。利用這一決心,它可以輕而易舉地反過來變成真正培育成功的種子的力量。
叩開你的決心的威力,將你的注意力從自己的消極麵轉移開,並且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實現自己的夢想上,千萬別放過希望之火。
生活是由不切實際和不合理組成的,厚臉、黑心者對此了如指掌。讓你的希望和夢想變成你的生活的拖船,拉著你前行。我們的造物主創造我們的那一刻就確保我們擁有無窮無盡的“不斷產生的新的希望”。
人間萬象∶厚黑學典故
英雄豪傑成功的秘訣在於臉厚心黑。
——李宗吾
一、以權謀私:官場厚黑人物春秋
當權者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手中的權柄,來謀取錢財或女色,在厚黑者看來,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當權者利用權力,給予他人不應得到的東西,在厚黑者看來,這也是。
厚黑者如是說: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1.投機鑽營,張作霖堪稱厚黑“權術大師”
張作霖經常對人說:“我張作霖是一個武夫,不懂什麼叫政治。”其實,他是一個善於搞政治權術的“大師”。
袁世凱就任北洋大總統後,一方麵要擴大自己的勢力,一方麵要打擊各地方軍閥,特別是對張作霖這樣不服管束的人,他是既籠絡又限製,而張作霖正是抓住了袁世凱的這種心理,既討好又反抗,以便從袁世凱那裏取得高官,擴張實力。1912年11月,袁世凱政府準備剿除在沙俄慫恿下進犯奉、吉兩省的土匪,命東三省“籌防處”主管,委任張作霖為總辦。張便利用“剿匪”名義伸手要錢,編了機槍隊,新增了炮營和輜重營,購買槍支彈藥,充實自己的武裝。
1914年8月,袁世凱為削弱張作霖的實力,企圖給張作霖一個僅次於都督地位的“護軍使”頭銜,想把他調到內蒙古。張作霖得知消息後大驚,立即致電委婉表示不能到任。為此,張作霖耍起了手段。首先,他親自宴請奉天全城豪商巨紳,飯酒盡興之時,張作霖舉杯說:“今有一件事,請諸位聯合上書袁世凱,求其允許我在奉天城內任一小職。”說罷,眼中竟然掉下了兩滴眼淚。眾豪紳吃張作霖的嘴軟,又怕其武力相迫,於是大家隻好聯名上書袁世凱,挽留張作霖在此任職,袁世凱見狀也隻好作罷。
張作霖這個“機警過人”的人真正見了袁世凱的麵,竟裝出非常粗俗的樣子,以打消袁世凱對他的疑心。見麵時,張作霖先跪地行大禮,和袁世凱講話不是粗詞就是莽語,常常牛頭不對馬嘴,以表示自己的單純無能無才。張作霖到北京後,準備給北京中樞大員留下一個自己完全是大老粗的形象。他吩咐隨員把自己管轄的奉天旅館外八大胡同的所有青樓妓院統統包下,在那裏整天罵聲不斷,汙言穢語四飛,給北京中樞大員及袁世凱以“老粗無大誌”的印象,而暗地裏張作霖在拚命地向上爬。
1915年底,袁世凱急不可待地準備稱帝,而他也害怕成為全國民眾的眾矢之的,最擔心的是地方各派軍閥勢力反對。張作霖一看機會又來了,就暗中派人進京晉見袁世凱,保證東北三省擁護他稱帝沒有問題,同時聯絡東三省大大小小的官員通電擁護袁世凱稱帝。袁世凱也真的被張作霖的行動所感動,就給張作霖一個奉天督軍幹了。
張作霖喜拉攏,善應酬,饋贈必投其所好。的確,張作霖之所以能夠得到重用而青雲直上,是和他善於討好上司、輸金行賄分不開的,他也稱自己是花大錢、辦大事、當大官的料。
奉天巡防總辦張錫鑾愛馬,張作霖探知後,即從蒙古買良馬贈張錫鑾,並拜張錫鑾為“義父”;奉天當局財政困難,他又籌劃萬兩白銀甚至變賣自己的財寶送給張錫鑾;張錫鑾每次外出巡察,張作霖都義務派兵保駕。這樣張作霖深得張錫鑾的賞識,牢牢地在奉天巡防處站穩了腳跟。
到了段芝貴出任東三省總督後,張作霖又絞盡腦汁,千方百計巴結段芝貴。段芝貴有兩大愛好——錢與女人。張作霖設法去南方沿海搞到走私的金條送給段芝貴,同時張作霖又給他四處尋找美貌絕倫的青樓歌女,供段享受。段芝貴對張作霖十分滿意,張作霖此時的官職不大,卻經常出入總督府,辦事極其順利。
張作霖一貫投機鑽營,凡是能達到升官發財的目的,不論什麼事他都幹得出來,他從東北嶄露頭角,就是從鎮壓辛亥革命開始的。他夥同東三省總督趙爾巽殺害了奉天辛亥革命領導人張榕;張作霖每次進北京,必給袁世凱送去上等的東北人參,借以逢迎袁世凱,袁世凱要當大總統,他致電支持,表示對袁世凱“效忠”。1912年9月,張作霖如願以償,升任陸軍二十七師師長,他的親信湯二虎、張景惠、張作相、也烈臣等,分任該師的旅長、團長駐防省城,二十七師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張家軍”。這樣,張作霖的部隊從地方武裝一躍而成為堂堂正正的國軍了。從此,張作霖掌握了東北地區最凶悍的一支武裝,成為左右奉天軍權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2.耍盡權術,曹錕平步青雲
曹錕入伍在即,可他轉念一想,家裏靠自己販賣布匹賺錢,自己當了兵,家裏怎麼辦?正在猶豫之際,一件屈辱的事情迫使他痛下決心。有一次,他推著一車布匹,臨進城門時,守城士兵對他百般盤查,索要財物。曹錕身無分文,去哪弄錢“孝敬”這位守城大爺,就堅決拒絕了。那守城士兵豈肯罷休,張口就罵,抬手就打,把曹錕打得口鼻出血,望著那家夥得意忘形的樣子,曹錕真想過去撕吃了他,可一看見人家手中的鐵家夥,握緊的拳頭又伸開了。
曹錕決定立即入伍,找到李鴻章的淮軍當了兵。那時候,李鴻章在朝廷叫得很響。他的淮軍也跟著沾光,曹錕也有幸被送入武備學堂深造。畢業後,就在淮軍中當了個小頭目。
清廷批準袁世凱編練新建陸軍後,曹錕又投入袁世凱的帳下。此時袁已成為慈禧太後十分倚重的人物,曹錕隻當了一個小小的幫帶。他清楚地知道,要想升遷,非得依靠袁世凱不行,曹錕慶幸自己以前的東遊西蕩的販布生涯,在那個時候,他已學會了一套喜歡吹拍、見風使舵的本領。可光會拍馬還不行,苦於沒有見袁世凱的機會。
正當他徘徊彷徨、十分苦惱之時,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聽說天津宜興埠曹克忠與袁世凱原係世交,於是備了一份厚禮,從小站跑到天津,登門求見曹克忠。拜見曹克忠時,曹錕口若懸河,與曹認宗攀親。曹克忠在曹錕花言巧語蠱惑下,認他為族孫,並且答應由他的姨太太出麵向袁世凱說情。
俗語說,吃了人家的嘴短,曹克忠的姨太太沒少在袁世凱麵前替曹錕說話。有了姨太太這個內援,加上曹錕的逢迎阿諛,他很快受到重用,幾年間由一個小幫帶爬上了總兵職銜。
1911年辛亥革命後,曹錕在袁世凱授意下,為袁拒絕南下就任臨時大總統製造政治借口,縱兵嘩變,驚嚇南方迎袁南下使者,焚燒北京部分地區。為此,他獲得了白鷹勳章一枚。曹錕的忠誠使袁世凱深感快慰,令其率第三師駐防湖南嶽州,不久又升任長江上遊警備總司令。
袁世凱過了83天皇帝癮,一命嗚呼,北京政府的實權由號稱“北洋之虎”的段祺瑞控製。曹錕看到這些,馬上把阿諛方向對準段祺瑞,他派胞弟曹瑛攜帶搜刮來的大批財寶,走段的親信靳雲鵬的路子,賄賂段祺瑞。這一招果然靈驗,他自己不僅免去“帝製戰將”的惡名,而且一下子和段祺瑞套上了近乎,出任直隸總督。
對上級要用金錢行賄,對下級則是盡力排擠,曹錕在官場混跡多年,積累了不少做官經驗,擅長耍弄權術。他當上直隸督軍後。為了抓軍隊、固地盤,他千方百計奪取了省長朱家寶的20營老淮軍,然後再將這部分軍隊加以改編,組成了五個步兵旅,不久又擴展成五個步兵師。曹錕把持直隸督軍顯要位置,手中握有重兵,又處在京畿重要地盤,因此成為北方最有勢力的督軍。
曹錕在段祺瑞、黎元洪“府院之爭”和段祺瑞武力征服全國的戰爭中大撈好處,與各係軍閥頭子稱兄道弟,結親聯姻,通過1920年直皖戰爭、1922年直奉戰爭,掌握了北京政府的大權,竟於1923年10月通過賄賂選舉,袍笏登上了大總統的寶座,可謂顯名一時。
3.“挑提妙計”,玩弄權術定下任
1987年10月20日,日本自民黨以“中曾根裁定”的方式,一舉結束了群雄問鼎總裁寶座之爭,巧妙地推出了竹下政權,在日本曆史上留下了耐人尋味的一幕。
中曾根擔任日本首相已近5年,在政界頗具影響。然而,中曾根並未滿足,他打算由自己來指定下屆總裁人選,以便對下界政權施加最大限度的影響。
此時,自民黨的三位候選人——竹下登、安倍晉太朗和宮澤喜一正在為爭奪下屆總裁寶座而縱橫捭闔,窮竭心計。竹下和宮澤誓不兩立,而安倍既要維持竹、安聯合以擠掉宮澤,又幻想拉住宮澤以同竹下討價還價。因此,安倍正好處於中間支點上。
中曾根為達到目的,決定利用竹、安、宮三人心理以及他們三人間微妙關係,實施“挑擔計”。即把安倍放在中心,把竹下和宮澤放在兩側。中曾根的精明之處在於,把三位領導人安插在同等重要的崗位上,使他們構成鼎足之勢,相互掣肘,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而中曾根作為砝碼,其重量便很容易顯示出來。誰對首相表示忠誠,中曾根就對誰表示好感。在與他們單獨接觸時,中曾根又通過一些不露聲色的暗示,讓三位候選人都以為自己可能當選,於是形勢的發展按照預想的模式進行著。三人都爭先恐後地討好首相,以求首相的偏愛。就在總裁選舉的前一天,安、竹、宮一致同意由首相裁定人選。於是中曾根不慌不忙地寫下了早已擬定好的名字——竹下登。
安倍和宮澤興致勃勃地要求中曾根裁定,但裁定結果卻使他們挨了悶棍。正是:玩弄權術,施威定下任;推出竹下,設計誘安、宮。
4.一石二鳥,張居正挑拔離間獨攬大權
明神宗朱翊鈞即位時才10歲,朝廷大權,由三個人分掌,宮內有太監馮保,宮外有內閣大學士高拱和張居正。其中數張居正最為詭計多端,為了獨攬大權,他想出一條一石二鳥的毒計。
他先與高拱套近乎,拉關係,稱兄道弟。明代一開始便接受唐宋兩代宦官亂政的教訓,前期對太監限製很嚴,太監名聲不佳。高拱見張居正與自己親近,自然喜不自禁,視為知己,遇事都與張居正商議。
第一步成了,張居正就開始了第二步。他派一死黨扮作太監模樣,混進宮去,在上朝的半路上裝作要刺殺神宗,嚇得神宗哇哇大叫。眾太監拿住刺客。但無論怎麼審訊,那刺客都不講誰是主使。馮保無奈,隻好向張居正求教。
張居正裝模作樣地說:“這刺客扮作太監模樣,分明是要嫁禍於您。權要大臣中,您與誰有過結呢?”馮保想了一下,權要大臣就是指張居正自己和高拱了。對,是高拱!馮保想起高拱對自己輕蔑的眼光和與自己的幾次爭辯。分明是他想要整死自己。於是他點點頭,計上心來,回去繼續審問。
回去升堂,馮保對刺客說:“我已知是高拱派你來的了。隻要你招出高拱是主謀,我便不殺你,還保你做官。”刺客一見馮保已按張居正預先估計的那樣來套供,忙點頭承認,劃押寫供。
神宗見刺客招供,心中生氣,但念高拱是前朝老臣,於是暗示他告老隱退了。
張居正並不就此罷手,又暗中派人讓刺客翻供。神宗聽說刺客翻供,親自審問。刺客說他原先的供詞是一太監審問時教給自己說的,神宗忙問是誰,刺客指一下站在神宗身旁的馮保說:“就是他!”馮保被說得啞口無言,跪在地上請罪。神宗嫌馮保拿刺殺皇上的案子當兒戲,竟用來作打擊政敵的圈套,心中生厭,自此也疏遠了馮保。
這樣一來,朝廷大權便落在了張居正一人手中。他巧設計謀,一石二鳥,挑撥離間,用刺殺事件先搞倒高拱,同時設下圈套讓馮保上當,而後又利用原先的圈套搞倒馮保,從而實現了自己的計劃。
5.以黑吃黑,楊國忠“吃”掉李林甫
在楊國忠得勢的時候,也正是李林甫專權之時。李、楊二人既狼狽為奸,又為爭權而相互傾軋。
李林甫為了打擊太子,動搖東宮,製造韋堅冤案,想利用楊國忠,而楊本來就是個無賴之徒,作惡行奸自有一套,兩人一拍即合。按正規,辦案子應由京兆尹和刑部審理,那些衙門的官員多,作奸還有點不順手。楊國忠就在京城裏另外成立了一個機構,作為他私自審案的處所。李、楊相互勾結,指使他們的打手們炮製假罪證,陷害韋堅,僅此一案,前後被誅殺的竟達幾百家。後來,李、楊又一同對付楊矜卿,手段更卑鄙,朝野都震驚了。在他們的淫威之下,太子李亨也難以自保,如不是高力士從中保護,太子也難免被殺。這又給楊國忠以後怕太子掌權,而行陰謀留下了伏筆,這是後話。一時間,楊國忠、李林甫兩大厚黑人物相互勾結,把持朝政舉國上下暗無天日。
兩人在勾結中各有自己的打算,互相看到對方的勢力膨脹,必然導致相互傾軋。楊國忠從剪除李林甫的黨羽入手,分別栽個罪名,向玄宗誣告,有幾個就這樣被除掉了。剩下一個王氏,官拜京兆尹,頭上頂有二十幾個官銜,也深得玄宗寵信,一時難以下手。
機會終於來了。
王氏的胞弟與人密謀作亂。事發後,玄宗派王氏、楊國忠一起去平叛。這王氏在平叛中不念私情,仍為玄宗信任。
楊國忠抓住叛軍中一些傳言,硬說王氏與胞弟同謀,密告到玄宗麵前,玄宗也不信,隻是讓楊國忠向王氏秘密傳個話,叫他上個奏章,揭露他弟弟的罪狀,也洗刷自己。
楊國忠在玄宗麵前口稱領旨去辦,但就是不去傳話,致使王氏未按皇上旨意上表揭露其弟罪狀。楊國忠就以此告王氏與其弟是同謀,結果被皇上下令賜死,滅了全家。
李林甫看著楊國忠得手,心也不甘,就借機向玄宗奏楊國忠辦事不力,在雲南打了敗仗。楊國忠在貴妃的幫助下,不僅地位沒受動搖,反而得到了許他升宰相的口風,便更加倍打擊李林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