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李門·世代名家
京劇世家李壽峰、壽山、壽安、壽臣--李菊笙、盛蔭、盛藻、榮升--李寶魁、喜璋、正平,三代均為京劇演員。李氏祖籍安徽省徽州祁門縣,後遷居河北永清。其祖上李福臨乃是皮影藝人,有"影戲李"之稱號,堂號"文杏堂",妻室李氏,生有一女四子,女適外行陸某,四子以壽字排名為峰、山、安、臣,均業梨園並頗有建樹,自此輩輩出名家,在戲曲界極負盛名,頗有影響,為京劇史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李壽峰(1863-1918),原名成林,字伯華,乳名六兒,人稱李六。清同治二年正月初三生人。早年與其二弟壽山,同入四箴堂的三慶班,師承遲春祥(名遇泉,乃子俊、月亭之父),為清同治、光緒時著名文武老生,並精於昆曲,以硬裏子著稱。譚鑫培演《寧武關》,常邀其扮演周母。尤以《販馬記》之李奇、《春香鬧學》之陳最良等享盛譽,晚年曾與梅蘭芳合作演出。1918年農曆十一月十三日病故,享年56歲。
壽峰前室無後,其弟壽山將其長子鳳鳴(乳名大立)過繼為子。享名後易名李菊笙。壽峰續室為安舒元之姑母,生有二子,長子鳳桐,乳名五立,幼入富連成習老生,藝名李盛蔭;次子鳳池,字翰儒,乳名長福,藝名李盛藻。壽峰再續室方氏無後。
李壽山(1866-1932),名鏡林,字仲華。乳名七兒,因其身材高大,人稱大李七。清同治五年農曆三月初七生人。出身於三慶班,與武淨錢金福為師兄弟。初工花旦、昆旦,又改老生,後歸武淨兼架子花,文武皆能昆亂不擋,擅演《白蛇傳》之法海、《春香鬧學》之陳最良、《風箏誤》之醜小姐、《失·空·斬》之馬謖、《蘆花蕩》之張飛等,尤以《販馬記》之李奇,極享盛譽,曾有"李七演李奇"之美談。光緒二十六年(1900)與朱文英同被選入升平署,進宮承差藝名李七兒,時年34歲。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應喜連成(富連成前身)之聘,與花臉韓樂卿、武淨範福泰(範寶亭之父)、小生徐寶芳(徐蘭沅之父)、旦角蕭長榮(蕭長華之兄)、花臉葉福海(葉春善之兄)、武生羅燕臣、老生王月芳、武戲湯明亮、苗廣順、場麵李慶喜、梆子嚴耕池和李鳳雲共13人入杜執教。他早年曾搭長春班,晚年在梅蘭芳京劇團,梅的《金山寺·斷橋》、《出塞》、《風箏誤》和《春香鬧學》的身段即為李所授。王又宸早年亦曾向其請益,《別母亂箭》即為李壽山所授。他亦曾攜孫李寶奎傍其婿尚小雲演出。1932年農曆九月初八病逝,享年67歲。
李壽山前室浦氏,生有一子即李菊笙,後過繼其兄壽峰為子。續室劉氏,生有三子二女,長子小山,名鳳鳴,乳名二立,工淨行,惜英年早逝;次子三立早夭;三子榮升,名鳳翔,乳名四立,曾習老生,後因從房上摔下,致留腿疾;長女淑卿(1898一1930),為尚小雲之前室,即尚長春之生母;次女淑榮,生於1906年,後嫁往外地。
李壽安,字叔華,號福山,乳名磨兒,一眼有疾,工武淨。妻室石氏生有二女,長女淑英,適武淨許德義(1882-1944);次女淑貞因患肺病早夭。
李壽臣,藝名鑫甫,字季華,乳名庫兒。工文武老生,並擅演紅生戲。他聰慧過人,學譚功力極深,為譚鑫培收為義子。據傳某日譚氏於中和園貼演《陽平關》,臨場因故未至,鑫甫代為上場,令觀者幾不能辨,雖知非為譚氏然卻無人退席,足見其藝非同凡響。惜1917年即逝,年僅35歲。其妻室為高慶奎之姐,生有一女淑慧,乳名長蘭,適何佩華為妻。曾有文載,因其無子嗣,其兄壽峰將其幼子鳳池(即李盛藻)過繼為子。
李菊笙(1885-1969),名鳳鳴,為楊小樓、俞振庭同期的著名俞派武生。幼習老生,12歲因倒倉,隻得棄藝學徒,但他酷愛京劇,白天站店堂,夜晚苦練武功,其父見其頗有抱負,即引其拜俞菊笙為師,與俞振亭練功,其《長阪坡》、《豔陽樓》、《金錢豹》得俞氏真傳。1910年以"筱菊笙"藝名演於津門,一炮而紅。次年赴滬演出,其《金錢豹》之耍牙、耍叉之技轟動上海灘,《豔陽樓》更具俞氏風範,蓋叫天曾為其傍演花逢春。其演出包銀已高達六百銀元,並於滬上購置了房產和高檔家具,其妻趙氏攜子寶奎移居滬上。他曾收王洪奎、程小禿兩個徒弟,一次小禿演出不慎從桌上摔下致傷。另一次演出與其徒王洪奎對打,因李把子既快又狠,誤傷其徒。此兩次事故,他認為有失臉麵,心情不佳,致使一次演出《金錢豹》時,竟忘了帶所耍之牙,認為對不起觀眾,故此離開了上海。1928年與言菊朋搭程玉菁班時,所演《鐵籠山》、《冀州城》、《金錢豹》、《豔陽樓》等,列於壓軸戲。後赴東北、蒙古、俄國等地演出,在此期間亦曾做過木材生意。尚長春曾向其學了《金錢豹》、《鐵籠山》等。南通藝校曾請其出任校長,蕭長華曾親自過府,請其到中國戲曲學校執教,但均被婉言謝絕。自此留起美髯,不事藝事,安度晚年,享年84歲。曾居住永光寺西街,與王又宸為鄰。前室趙氏,生子寶奎(即李寶魁);側室徐淑賢,為著名汪(笑依)派老生,灌有《罵閻羅》等唱片傳世。徐氏生有一子一女,子寶元早夭。女寶台未從藝,後嫁往呼和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