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你失敗過多少次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汲取、強化和專注成功的嚐試。查爾斯·凱特林說過,任何一個年輕人如果想要成為科學家,都必須準備在獲得一次成功之前失敗九十九次,而且不因為這些失敗而損傷自我。
回憶過去勇敢的時刻是恢複自信最有效的方法,而有很多人卻因為一兩次失敗而埋葬了美好的回憶。“如果我們係統地重溫記憶中勇敢的時刻,我們就會驚奇地發現,我們比想象中要勇敢得多。”歐弗豪爾塞博士介紹說:“生動地回憶我們過去成功和勇敢的時刻,是自信心動搖時極其有益的訓練。”
(2)理解心態。
一般來說,人際關係上的失敗,大部分要歸因於“誤解”。
對於特定的一係列事實或者環境,我們往往指望別人也會跟我們一樣地做出反應和得出結論。大多數情況下,別人的反應或者立場並不是要為難我們,也不是因為頭腦太頑固或者心懷叵測,而是因為他對情況的了解和解釋與我們不同。
其實,我們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過失、錯誤、缺點,甚至不承認自己幹得不對勁。我們不願意承認我們不希望出現的情況。這實際上是在欺騙自己。正因為我們看不到真相,所以才無法采取適當的行動。有人說過,每天對自己承認一件痛苦的事實,是一項有益的訓練。成功的人士不僅不欺騙他人,而且對自己也很誠實。我們所說的“真誠”本身,就是以對自我的正確理解和誠實為基礎的。用“合理的謊言”欺騙自己的人,沒有一個能說得上是真誠。
相信別人是真誠的而不是故意心懷敵意的,即使事實並非如此,也有助於緩和人與人之間的緊張關係,使人與人更深刻地相互了解。
(3)勇往直前的心態。
有了目標,了解了情況還不夠,你還必須有行動的勇氣,因為隻有通過行動才能把目標、希望和信念轉化為現實。
世界上沒有一件事可以絕對肯定或保證。一個成功者和一個失敗者之間的區別,往往不在於能力的大小或想法的好壞,而在於是否有勇氣信賴自己的想法,在適當的程度上敢於冒險和行動。
也許你在行動時隨時都可能犯錯誤,你所作的決定也難免失誤,但是絕不能因此而放棄自己追求的目標。你必須有勇氣承擔犯錯誤的風險、失敗的風險、受屈辱的風險。走錯一步總比在一生中原地不動要好一些。因為人隻要向前走就可以獲得矯正前進方向的機會。
(4)寬容別人的心態。
一個人對別人寬容時,他也必定對自己寬容。學會不在你心中譴責別人,不要評價別人,不要因為他們的錯誤而責怪和憎惡他們。
對別人的寬容之所以是成功個性的體現,是因為那意味著這個人正視現實。人是重要的,人不能永遠被當作動物或機器,或者當作達到個人目的的犧牲品,不管是在事業上或者是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這樣的人的結局隻有失敗。
(5)承認自我的心態。
一個人隻有在某種程度上承認自我時,他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功和幸福。世界上最不幸、最痛苦的莫過於盡力要在別人麵前偽裝自己。一個人最終拋棄了虛偽和矯飾、主動表現出來本麵目時,他得到的輕鬆與滿足是無可比擬的。
(6)自我尊重的心態
在生活的陷阱和深淵中,最可怕的就是自己不尊重自己,這種毛病又是最難克服的。而一向尊重自己的人不會對他人抱有敵意。他不需要去證明什麼,因為他可以把事實看得很透徹。他也不需要別人證明自己的正確。
“尊重”這個詞意味著對價值的欣賞。欣賞你自己的價值並不等於自我中心主義,因為人們需要自我尊重。
自我尊重的最大秘密是:開始多欣賞別人,對任何人都要有所尊敬,你和別人打交道時要留心考慮,訓練自己把別人當作有價值的人來對待。這樣,你會驚奇地發現,你的自尊心也加強了。因為真正的自尊並不產生於你所成就的大業,你所擁有的財富,你所得到的榮譽,而是對你自己的欣賞。
做人最重要的是讀懂自己
做人,什麼最重要呢?就是能讀懂你自己。一個人能不能創造成功的人生,關鍵要看能不能正確認識自己、讀懂自己。讀懂別人難,讀懂自己更難。
讀懂自己,是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徹底讀懂自己,是人生最重要的主題;正確讀懂了自己,才能看清自己的位置,了解自己有多大的能力;讀懂自己並且在人生戰場中運籌帷幄,是人生的大智慧。
風風雨雨人生,坎坎坷坷命運,遭遇過無數的對手和“敵人”,但最強大的敵人並不是外部的,而是我們自己!正如哲人羅蘭所說:“最強的對手,不一定是別人,而可能是我們自己!在戰勝別人之前,先得戰勝自己。”而要戰勝自己,首先要能正確地認識和讀懂自己。
一隻狐狸欣賞著自己在晨曦中的身影說:“今天我要用一隻駱駝做午餐!”整個上午,它到處奔波,尋找駱駝。但當正午的太陽照在它的頭頂時,它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身影,於是說:“一隻老鼠也就夠了。”狐狸之所以有兩次截然不同的心態,與它選擇“晨曦”和“正午的陽光”作為鏡子有關。晨曦拉長了它的身影,使它錯誤地認為自己就是萬獸之王,並且力大無窮,而正午的陽光又讓它對著自己已縮小了的身影忍不住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