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起點是心態
做事成功的起點就是你積極的心態,做事成功的開端就是要認識你的心態。
沒有誰能夠決定整個世界,但人人都能決定自己的心態。你自己的心理、思想、感情、精神完全由你自己的心態創造。好的心態是你做大事的資本。
普天之下,芸芸眾生,誰不想實現自身的價值?誰不想擁有無窮無盡的財富?尤其是有抱負的人更加渴望著轟轟烈烈的輝煌人生。然而,人生成功的起點在哪裏呢?究竟什麼才是做事成功的開端呢?
無數成功的範例告訴我們,做事成功的起點就是你的心態,做事成功的開端就是認識你的心態。
心態即人的心理狀態。任何人的心理狀態都有兩方麵,即任何人的心態都分為積極的心態和消極的心態。那麼,這兩種不同的心態各有什麼作用呢?
積極心態是做事有“手腕”並渴望成功的人必須具備的心態,積極心態具有驚人的力量:它能創造財富、創造健康和快樂、創造成功;它能獲得朋友、消除煩惱;它能使你的人生充滿輝煌。
消極心態同樣具有驚人的力量:它拒斥財富,拒斥健康和快樂,使你遠離成功;消極心態使你的朋友離你而去,使你愁上加愁、苦中添苦,它隻會使你的人生黯然失色。
所以,要想擁有好的積極的心態,就必須要有一個好的“手腕”。好“手腕”是好心態的前提,沒有好“手腕”就調節不出好的心態。
“手腕”為什麼具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讓我們看一看台灣塑膠大王王永慶成功的故事。
王永慶出生在台北縣新店鎮。小時候家中日子很窮,王永慶小學畢業後就到一家米店打工,打工時他就心存大誌想日後開一家米店。於是,打工時他就細心觀察老板的經營訣竅。16歲時,王永慶獨自、開了一家米店。米店開張之初很困難,因為生意的對象是每個家庭,而幾乎每個家庭都已經有了固定的米店供應。王永慶並不悲觀,他計上心來,上門推銷,終於爭取到了幾個客戶。
爭取到客戶後,王永慶想:如果我的米的品質和服務質量不比別人好的話,爭取來的客戶也會流失,我得在米的品質和服務上下功夫。於是,他主動上門服務,了解每一個顧客的資料,力爭把米的質量提高到最好程度。王永慶的米店終於躋身到了大規模米店的行列。
王永慶開米店的成功,完全歸功於王永慶好的“手腕”和積極心態,他始終都在積極爭取一個個的成功,然後才使自己的生意越來越紅火。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當一個人擁有了積極的心態之後,他就樹立起了人生的信念。有了信念就能夠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並且會覺得工作時很有信心,也很快樂,而且在工作中一旦有了小小的成績,他的信念則會愈發堅定,他的心態也會隨之更為積極。這樣,“手腕”——心態——信念——工作,工作——信念——心態——“手腕”之間就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相反,當你的心態處在消極的一麵的時候,你會對你自己和你的工作失去信念,沒有了信念也就沒有了幹勁,身上原來擁有的能力也會因你的信念的消失而消失,這時的工作也就會越來越不好做,人生也就會越來越不順心,工作越難做,人生越不順心,信念就越不堅定;信念不堅定,“手腕”就差,心態就越差。無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這兩種循環都是情緒和行為相對應的一種反應。兩種循環都取決於人的心態。前一種循環通往成功,後一種循環鑄就平凡。因此,可以肯定地說,做事成功的起點就是你的心態,做事成功的開端就是認識你的心態,而主宰這一切的是你的“手腕”。
如你還不認識你的心態,你就將滑到落伍者的行列。
克服恐懼,肯定自己
很多事情沒有做的時候,常常會感到恐懼,一旦做起來,就不會恐懼了。行動起來,用事實克服恐懼。
恐懼,是阻礙你步向成功的伴腳石,要想成功你就必須把它們一個個踢開。這是有“手腕”人做事的貫例。
有很多人已經意識到,社會的發展變化太快了,我們沒有充分的時間適應這種變化。麵對生活,每個人都會產生某種恐懼。我們恐懼沒有錢,恐懼沒有出路,恐懼沒有人理解,總之恐懼有很多,但主要有7種:①恐懼貧窮;②恐懼批評;③恐懼健康不佳;④恐懼失去愛;⑤恐懼失去自由;⑥恐懼年老;⑦恐懼死亡。
恐懼的理由有無數種,但最可怕的是對貧窮和衰老的恐懼。我們把自己的身體當做奴隸一般來驅使,因為我們對貧窮十分恐懼。所以,我們希望積聚金錢以備年老之需。這種普遍的恐懼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壓力,促使身體過度勞累,反而給我們帶來了我們所極力要避免的困惑。
恐懼是一種全球性的消極心理,它到處壓迫著人們。因此,我們必須防止我們的恐懼,其中有很多是年幼時,當某種價值觀受到威脅後,所產生的後遺症。
“害怕被拒絕”的恐懼,可以歸咎於小時候所受到的批評。這些批評大多來自父母、親戚或教師,而最嚴重的是我們同輩夥伴的批評。這些批評把我們和錯誤連結在一起。我們不妨聯想一番,幼年時期,如果我們犯錯誤或失敗時,父母的反應是什麼?是“壞孩子”、“淘氣鬼”、“再不乖,就趕你出去”,還是“不聽話就把你賣給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