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崛起視角下的中國金融監管問題研究
理論與實踐
作者:霍騰博
【摘要】2008年11月,一個自稱中本聰的人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討論組上貼出了一篇研究報告,闡述了對電子貨幣的新構想,比特幣就此問世。作為一種由開源的對等網絡(PeertoPeer,以下簡稱P2P)軟件產生的電子、數字幣,與大多數貨幣不同的是,它不依賴於特定的中央發行機構,而是使用遍布整個P2P網絡節點的分布式數據庫來記錄貨幣的交易,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可以說,比特幣的出現是對現有貨幣和金融體係的顛覆,成為一種對我國金融體係構成潛在挑戰的“新型貨幣”。如何對待比特幣以及對其進行有效監管,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比特幣電子貨幣金融監管
一、引言
比特幣(Bitcoin)是第一批實現“加密貨幣”概念的貨幣之一。Wei Dai(1998年)首次闡釋了“加密貨幣”的概念,即構建於貨幣的基本概念之上——在給定國家或經濟體內通行,用來支付商品、服務和償還債務的物品或任何形式的記錄。比特幣是一種新貨幣形態,它不同於騰訊公司的Q幣、人人網的人人豆等電子貨幣將真實貨幣虛擬化且必須依靠第三方進行貨幣兌換並監管全部交易,它不依賴於中央權威機構(高衛民,2013)[1],采用加密學原理控製貨幣發行和交易。2010年以來,該項目吸引了眾多開發者,比特幣社區迅猛發展。人們狂熱追捧比特幣固然有諸多原因,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它依靠不為人所幹涉的獨立算法運作體現的“自由”。當然,這恰是比特幣的“軟肋”,它沒有任何信譽和價值保障,比如和黃金掛鉤。一旦被當作“信仰”的算法遭到信任危機,再加上失去媒體追捧,比特幣將淪為一場龐氏騙局。由於比特幣不受監管,就很可能發展為“黑市銀行”,淪為不法分子洗錢的工具,這引起了各國政府的高度關注。據數字貨幣研究中心Genesis Block統計,截至2013年10月底,中國比特幣每天交易量上升到10萬個,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市場。但比特幣在中國尚屬於監管“盲區”,其代碼也存在嚴重漏洞,黑客可利用技術手段隨意製造使用。因此,當務之急是政府相關部門應增強對比特幣的關注力度,盡快將其納入監管體係之中以穩定我國金融秩序,維護金融穩定,使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二、比特幣的相關概念及特征
比特幣是一種開源的、基於網絡的、點對點的匿名電子貨幣(洪蜀寧,2011)[2],是一種網絡虛擬資產。發明者認為,人們可基於密碼學而不是信用,直接進行電子支付從而擺脫銀行或支付寶這樣的機構介入和監管。比特幣被設計為允許匿名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既可以被以計算機文件的形式(wallet)保存在個人電腦中,也可以存儲在第三方托管服務。比特幣可以用來兌換成大多數國家貨幣,使用者可以用其購買一些虛擬物品,如網絡遊戲當中的衣服、帽子等。隻要有人接受,也可以用來購買現實生活中的物品。
(一)比特幣的技術原理
新比特幣是基於對等網絡P2P的節點,在完成一個特定數學問題計算之後生產出來的。比特幣的交易數據被打包到一個“數據塊”中後,交易就算初步確認了。當數據塊鏈接到前一個數據塊後,交易會得到進一步確認,在連續得到6個數據塊確認後,這筆交易基本不可逆轉地確認。其中的數字計算需要相當運算能力,並能通過生成有效運算工作的證明來檢驗。比特幣通過發行量每4年減半的方式,緩慢而持續地增加供給,截至2013年11月25日中午12時,全球比特幣數量為1203.42萬個。2140年左右,比特幣數量達到最大為2100萬個。初期比特幣用CPU運算幾天就能獲得1個(Bitcoin用戶把該過程形象稱為挖礦)。
(二)比特幣的獲取方式
首先在電腦上安裝最新版的比特幣客戶端,一旦打開便會自動將網絡上的全部交易信息下載到本地,這個過程根據網速不同需要幾個小時不等,此時用戶賬戶餘額為0。可以選擇讓朋友贈送,但最可行的是去做礦工挖礦和去做商人收購。做礦工就是用自己的電腦生產比特幣,隨著參與人的增多,目前礦工一般組成礦工行會合作挖。此外,做商人可以用錢買礦工挖到的比特幣,也可以通過網店銷售獲取,也可以在交易所炒幣。比特幣開采難度與已經被開采的貨幣量成正比,及越往後開采難度越大。
(三)比特幣的特點
1.全球流通。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都可以管理比特幣,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用比特幣進行交易不經任何管控機構,也不會留下任何跨境交易記錄。
2.跨平台挖掘。用戶可以在眾多平台上發掘不同硬件的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