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中國式影子銀行(1 / 2)

淺談中國式影子銀行

銀行分析

作者:田豐

【摘要】我國金融體係的改革與創新伴隨著金融脫媒,傳統銀行功能減弱而直接融資渠道功能增強,國內影子銀行逐漸興起。影子銀行的迅速發展改變了傳統的貨幣政策傳導機製,弱化了貨幣政策效應,亟須加強金融監管。本文通過對影子銀行涵義、現狀及存在的風險進行簡要分析,試圖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議。

【關鍵詞】影子銀行金融風險對策建議

一、影子銀行的涵義

影子銀行,又稱為影子金融體係或者影子銀行係統,其概念由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執行董事麥卡利首次提出並被廣泛采用,它是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後所出現的一個重要金融學概念。影子銀行一般指那些有著部分銀行功能,卻不受監管或少受監管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因為難以監管,所以它對貨幣造成的影響,包括流通速度和規模,就無法準確估算。

美國的“影子銀行”主要包括投資銀行、對衝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債券保險公司、結構性投資工具(SIV)等非銀行金融機構。而在中國,影子銀行目前主要包括銀行理財、地下錢莊、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民間金融、私募投資、對衝基金等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中國式影子銀行總體呈現出機構眾多、規模較小、杠杆化水平較低但發展較快的特征。

二、中國影子銀行的現狀

(一)中國影子銀行的主要形式

1.商業銀行的影子銀行業務。商業銀行的影子銀行業務市場占比很大,雷曜、祝紅梅、王亮亮(2013)將此類影子銀行體係定義為“商業銀行內部創新的影子銀行產品”,主要包括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商業銀行同業間回購業務、商業銀行與其他非銀行機構的合作業務等表外業務創新,目的是擴大中間業務收入來源和規避監管,商業銀行借助信托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第三方金融機構將表內業務轉化為表外業務,風險和收益隨之“轉移出表”。另外商業銀行從事的投行業務,如債券承銷業務等也是其內部創新型影子銀行產品的組成部分。

2.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影子銀行業務。主要包括投資於金融市場的信托公司、保險公司、私募基金、社保基金、補充養老保險基金、融資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財務公司、汽車金融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典當行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直接或間接從事具有銀行信貸業務類似功能的融資業務。這些非銀行金融機構從事的資金融通或者信用擔保活動在我國影子銀行業務中占有較大的比重,且增長速度快,發展勢頭強勁。

3.民間借貸。民間借貸完全繞開銀行的中介參與,由民間的資金剩餘方,向資金短缺方提供借貸資金。民間借貸往往有很長的借貸循環,一環套一環,由擔保公司或個人穿針引線,利率也十分高,甚至是高利貸。而傳統的地下金融,如私人錢莊、借貸經紀人、合會等,近年來紛紛向小貸公司、投資公司轉化,從事吸收存款發放貸款的業務。借助於網絡形成的P2P業務,創新了支付結算、融資和理財的路徑和手段,具備了信用創造和信用中介的基本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傳統銀行信貸融資模式。

4.資產證券化。未來影子銀行創新方向看資產證券化,目前國際上最普遍的影子銀行主要是資產證券化,最典型的是美國。美國的資產證券化過程,其實是一種是將銀行貸款證券化進而實現信用無限擴張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的核心是把傳統的銀行信貸關係演變為隱藏在證券化中的信貸關係,這種信貸關係看上去像傳統銀行但僅是行使傳統銀行的功能而沒有傳統銀行的組織機構,類似一個“影子銀行”體係存在。2005年12月中國信貸資產證券化起步進入試點階段,隨著2012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財政部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有關事項的通知》,以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3年8月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發展和繁榮將是未來中國金融的大趨勢。若能夠放開規模,資產證券化將是終極的影子銀行,可以完全實現前述影子銀行的所有功能。

(二)中國影子銀行的規模

由於學界以及金融監管部門尚未對影子銀行的定義達成一致,以及相當規模的影子銀行業務尚處於金融監管的真空地帶,所以目前還難以獲得有關影子銀行業務規模的權威、係統的數據。中信銀行行長朱小黃2012年底在一個論壇上表示,據不完全統計,影子銀行的規模,包括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彙票委托代理、信托代管、民間借貸等至少17萬億元以上;2013年20國集團(G20)監管專門小組金融穩定委員會(FSB)最新年度數據顯示,全球影子銀行規模去年增長5萬億美元至71萬億美元,其中美國26萬億美元,歐元區22萬億美元,英國和日本各9萬億及4萬億美元。中國在這塊市場的規模擴張達42%,但在整體市場中僅3%。通過對其側麵數據分析,仍可發現其總體規模的巨大和成長的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