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控製的思考(1 / 2)

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控製的思考

企業論壇

作者:胡光德

【摘要】降低成本是增強企業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企業要降低成本,就必須更新觀念,對產品成本進行嚴格、細致科學的成本管理與控製,充分挖掘成本降低和獲取效益的潛力,提高廣大職工對成本管理的認識,調動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努力降低成本,才能提高成本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增強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控製

成本是企業素質的集中表現。企業生產經營的各環節、企業職工的素質以及管理決策等,都影響著成本的形成及高低,因此必須從成本控製體係、控製製度和控製方法及成本預算約束、定額管理等方麵不斷地進行管理完善與加強,才能有效的控製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的目標。本文就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並就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目標提出了對策。

一、企業在成本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一是管理體製粗放,成本觀念落後。許多企業在成本管理中往往以產品生產過程為中心,隻注重對生產成本的管理,卻沒有考慮到企業內部其他非生產部門對成本費用的影響,成本管理範疇狹窄。對企業外部的價值鏈更是視而不見。在內部的經濟考核中,隻看效益高低,不問效益來源,隻知盈虧多少,不知盈在何處,虧在何處。不進行成本分析研討,離開成本管理抓效益,造成企業管理粗放、效率低下、潛虧嚴重,在成本的具體核算中,隻注重財務成本核算,缺少管理成本核算;沒有對企業成本管理的對象、內容、方法進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隻限於對產品生產過程的成本進行核算和分析,忽視了事前的預測和決策,難以充分發揮成本管理的作用。這種成本管理觀念遠遠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環境的要求,使企業未能獲得全麵的競爭發展戰略,更削弱了企業競爭能力。

二是成本管理意識淡薄,缺乏成本競爭意識。有些企業成本管理沒有充分考慮技術創新的原因,而受“成本逐年降低”的思維定式的束縛,普遍存在著:重事後輕事前;重靜態輕動態;重短期輕長遠;重內部輕外部;重戰術輕戰略的弊病。謀求節流而忽視了開源,不能科學地實事求是地反映成本管理的真實水平。

三是成本會計核算製度不健全,執行不力。控製機製沒有在全過程實施,管理體製鬆散。缺乏落實責任目標的具體措施,沒有起到成本控製的作用,僅僅在事後控製。成本考核指標或考核工作落實不到位,出現了問題無人管,不追究當事人的責任,獎罰不明,各項管理製度實為虛設。由於成本控製不力,造成了企業內部物耗上升,尤其是企業內部沒有明確的成本責任製度,企業部門和職工個人的責任或業績未能與企業成本掛鉤,也沒有納入分配機製的考核,造成成本對企業職工沒有約束力,企業成本升降不明,使成本管理存在“空白”,有的企業產品結構簡單,生產周期短、工序少,成本統計過於簡單,沒有明確的成本分析,不利於企業可持續發展。

二、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控製的對策

(一)建立成本管理體係,推行成本管理規範化

根據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生產經營活動的特點、劃分確定責任成本中心,建立多層次的成本控製管理體係,推行成本責任製,將各部門、各環節、班組等建成控製成本的責任主體,使成本控製建立在責任控製基礎之上。健全成本責任控製體係,實施責任成本控製製度,增強職工的成本意識,控製非成本因素的增加,改事後控製為事先預防,充分發揮責任成本的優勢。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積極運用心理學、社會學、組織行為學的研究成果,努力在企業管理中引入一種內在約束與激勵機製。改變企業常用的靠懲罰、獎勵實施外在約束與激勵的機製,實現自主管理。並確立企業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動都應以現代成本效益理念作為指導思想,充分認識成本優勢的取得絕對不限於成本本身,應從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獲取效益的潛力。要及時、全麵向管理人員提供成本信息,借以提高員工對成本管理的認識,增強成本觀念。通過成本分析,評價管理人員的業績,促進管理人員采取改善措施,力圖從根本上避免成本的發生,為企業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