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科技金融服務機構運作模式探析(1 / 3)

科技金融服務機構運作模式探析

企業論壇

作者:李森 王海江 楊克亮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業已成為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力量,為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地方政府通過成立專門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機構,破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瓶頸,本文梳理了當前主要的科技金融服務機構運作模式,並進行分析,最後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科技金融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金融服務機構

科技型中小企業日益成為技術創新的重要載體,在科技進步與創新進程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但融資難問題一直困擾著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據統計,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資金主要來源於自籌資金,自籌、國家投資和銀行貸款大約分別占83%、8%和9%左右,90%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缺乏資金{1}。外源性融資難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經營和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使科技型中小企業持續創新能力受到抑製,企業難以做大做強,高新技術成果難以真正產業化,經濟發展潛力得不到充分發揮。

一、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原因

科技型中小企業外源性融資難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國內學者關於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研究早已開始,梁峰(2000){2},李大武(2001){3}分別從銀行,中小企業兩個主體提出了融資難的原因,林毅夫、李永軍(2001){4}認為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委托代理問題是導致國內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根本原因,在直接融資過程中,中小企業單位外部資金所需要支付的信息披露費用相對較高,在間接融資過程中,中小企業同樣因為透明度不高且抵押物不足,銀行等金融機構單位貸款成本高被要求一個較高的風險溢價。徐洪水(2001){5}也提出商業銀行收益不對稱和激勵不對稱是導致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原因之一。趙昌文等(2009)在《科技金融》一書中首次定義科技金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從一般中小企業融資中獨立出來進行研究,陳玉榮等(2009)認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自身具有的高風險性、高度信息不對稱,融資體係缺陷,政府扶持力度小是導致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根本原因,馬秋君(2013)分別從科技型中小企業、商業銀行、資本市場、中介機構和政府等5個角度進行分析,總結各方研究,可以將其概括為:一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單位信息披露成本高,收益成本不匹配導致積極性不高,二是金融抑製嚴重,資本市場深度不夠,三是金融機構單位投資成本高,較高的信息不對稱導致委托代理問題嚴重。為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更多地采用市場方式配置資源,地方政府多以科技金融服務機構的方式實現政府職能,依托政府財政投入進行運營,本文逐一分析這些機構運作模式及存在問題,並給出科技金融實踐的建議措施。

二、科技金融服務機構運作模式

科技金融服務機構主要包括:一是為科技金融提供對接服務的科技金融服務中心,二是提供財政資金放大作用的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三是提供科技貸款的科技支行和小額貸款公司,四是科技保險,五是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政策性擔保的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

(一)科技金融服務中心

為搭建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金融機構對接平台,部分地方成立了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功能主要包括:一是信息服務功能,重點實現企業融資需求、創投機構投資需求、銀行等金融機構科技信貸產品各類基礎數據采集、信息處理與集中展示。二是對接服務功能,重點針對平台各類投融資主體需求,開展需求分析與評價、商業策劃與包裝、項目宣傳與推介等撮合服務。該模式下提供的服務大多是準公共服務,隻為科技型中小企業,金融機構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的平台,本質上無法降低融資市場上信息不對稱的程度,也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委托代理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江蘇省科技金融服務平台,該平台建立了增值服務分享機製,各類會員線上、線下將形成的信貸審批意見、投資建議,以及盡職調查等相關業務信息作為平台增值服務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互通、互利、互惠的原則進行資源分享,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技型中小企業信息透明度,降低了信息不對稱。

(二)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