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快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轉型 建設內部控製的監督評價機製(3 / 3)

(二)內部審計應當不斷摸索參與內部控製監督評價機製建設的途徑

1.內部審計開展內部控製評價的途徑。我們國家要求的內控評價範圍廣,有利於企業全麵實現內部控製目標,但也將麵臨很大的挑戰;內部控製評價對評價的流程、程序、底稿等要求很高,體現專業審計的特點,但內部控製評價指引的內容很簡練,僅僅包括評價內容、流程、缺陷認定和評估報告;目前這一領域,我國絕大多數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在這方麵的相關的製度和操作規範基本上是空白。因此內部審計工作要轉型以適應新的內部控製評價的工作要求,主要需要從以下方麵著手:

第一,製定內部控製相關指引的具體操作辦法,對部分模糊不宜操作的內容根據企業具體情況予以明確。需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如包括資產規模、業務性質、集團管控體係等進行細化。

第二,轉變內部控製在製訂階段主要交由相關業務部門完成的傳統做法,使內部控製在建立之時就交由內部審計進行評價,統籌考慮並提出自己的建議,最大限度地克服內部控製建立時可能就有的固有缺陷。

第三,在日常審計項目加大內部控製評價內容,為開展內部控製評價積累經驗。在日常審計項目中,內部審計由於對所處行業生產運營的了解,可以設定“以內控為主線,風險為導向”的審計思路。不僅通過內部控製評價,確定審計重點和審計風險,用以指導審計工作,而且還要對該項業務涉及的內部控製的健全性、適當性、執行的有效性進行評價,評價其關鍵控製和程序能否保證內控目標的實現,能否有效地抵禦和控製企業的各種風險,發現控製弱點和控製缺陷,及時報告管理層。

第四,從技術和人員方麵做好準備開始嚐試對內部控製評價單獨立項。當前大多數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雖然正在從傳統財務收支審計逐漸深入到管理和經營領域,但是由於人員和知識儲備的不足,幾乎沒有專門為測試和評價內部控製單獨立項的審計項目,隻是在查賬過程中去發現一些內部控製存在的問題,未能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內部控製中的作用,內部審計地位也因此受到影響。隨著企業內部控製建設進程的加快,傳統的報表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已遠遠不能滿足管理層對內部審計的要求,內部審計應將內部控製的監督、評價作為重要的工作內容,單獨立項,專門評價。分步驟、有計劃地對企業各部門、各環節的內部控製進行綜合評價和全麵測試,衡量企業內部控製建立健全程度和抵禦風險能力,尋找內部控製薄弱環節,提出強化內部控製建設的措施,以防範和化解企業各種經營風險,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2.內部審計參與內部控製審計的途徑。相對於內部控製評價,內部審計在內部控製審計中由審計主體變為了被審計對象,我國國有企業內部控製審計尚處於起步階段,基本尚未開始實施。依據《企業內部控製基本規範》及《企業內部控製審計指引》,借鑒國外及上市公司內部控製審計經驗,筆者對實施內部控製審計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定期審視內部控製審計機構的獨立性以確保內部控製審計的質量。遵循我國《企業內部控製基本規範》和《企業內部控製審計指引》等規範要求,內部控製審計作為一種鑒證業務,主體主要是社會中介機構。但目前很多國有企業和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作都趨於長期化、穩定化,而國有企業在選擇內部控製審計機構中一般都傾向於年報審計機構,以節約工作時間。這種長期合作的關係以及國有企業龐大的業務量,都不同程度上影響到會計師事務所的獨立性。因此,內部審計要尤其注意定期審視或審查會計師事務所的獨立性是否有損害,並采取向董事會提出輪換建議等方式確保內部控製審計的質量不受影響。

第二,內部審計需要調整工作思路以便內部控製審計能有效地利用內審工作成果。內部審計在今後的工作中,需要有針對性、有選擇性地參考借鑒國內外優秀會計師事務所開展內部控製審計的流程、底稿及工作方法,有創造性地融入常規審計項目的內部控製評價和專項的內部控製評估中來,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以便於和會計師事務所能在同一個平台上交流,提高其內部控製審計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陳漢文.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製指數[EB/OL].

[2]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企業內部控製基本規範[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