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把一切交給時間(2)(2 / 2)

什麼叫創新?《伊索寓言》裏的一個小故事給我們一個形象的解釋:一個暴風雨的日子,有一個窮人到富人家討飯。

“滾開!”仆人說,“不要來打攪我們。”

窮人說:“隻要讓我進去,在你們的火爐上烤幹衣服就行了。”仆人以為這不需要花費什麼,就讓他進去了。這個可憐人,這時請求廚娘給他一個小鍋,以便他 “煮點石頭湯喝”。

“石頭湯?”廚娘說, “我想看看你怎樣能用石頭做成湯。”於是她就答應了。窮人於是到路上揀了塊石頭洗淨後放在鍋裏煮。

“可是,你總得放點鹽吧。”廚娘說,她給他一些鹽,後來又給了豌豆、薄荷、香菜。最後,又把能夠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湯裏。

當然,您也許能猜到,這個可憐人後來把石頭撈出來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鍋肉湯。

如果這個窮人對仆人說:“行行好吧!給我一鍋肉湯。”會得到什麼結果呢?因此,伊索在故事結尾處總結道:“堅持下去,方法正確,你就能成功。”

創新不需要天才。創新隻在於找出新的改進方法。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因為能找出把事情做得更好的辦法。

初識人情

真理最偏袒事實。哪怕是風過樹梢,也會給人們留下生命的印痕。

剛參加工作,我被安排到機關食堂做管理員。我們這個單位一共是四十幾號人。炊事員有 2個。一高一矮,矮的60多歲,耳有點背,人卻賊精,外號叫 “聾子”,讀過幾個月私塾,據說他占據食堂這個位置已達40年之久。高個50出頭,人喚 “老疤”。生得牛高馬大,卻顯得呆頭笨腦,鬥大的字還識不了一籮。有時牛性子上來,老疤扭著脖子青筋暴露,連領導也敢頂撞。奇怪的是他卻被聾子調教得服服貼貼。一段時間,食堂管理漏洞百出,不但菜價飛漲,每月的食堂清算還總要虧損近千元。機關院內幹部職工議論紛紛,怨聲四起。走馬上任,我決心加強管理,親自把關,對事情的原委弄個水落石出,對上對下都有個好的交代。

第二天,我起了個大早,提看特製的大號菜籃來到附近市場上買菜。初來乍到,個個都是新麵孔。幾個賣肉的小商遠遠地跑過來幫我提籃,拍肩握手,顯得異樣的親熱。我心想在哪個肉攤上買都是一樣,便一下砍了10斤肉。肉全是上等的瘦肉,接著,遞過來的一張油膩膩的發票更讓我明白了幾分。上麵赫然寫著 “出售豬肉12斤”,單價每斤也比報價高5角錢。我不動聲色。等我買好菜返回食堂,正在外麵洗手,忽聽得裏間聾子跟老疤唧唧咕咕在悄聲議論什麼。我返回身,朝窗口一望,隻見聾子用刀飛快地割下一塊豬肉,扔進裝滿潲水的桶內。隨即,老疤挑著一擔潲水朝遠遠的豬圈走去。我明白了,迅速衝過去,將潲水倒在地工。一塊足有2斤多重的豬肉露了出來。老疤一下蔫了,耷拉著腦袋坐在地上。

經過這次突襲行動,食堂情況大有好轉。聾子和老疤似乎也老實多了,每天隻是默默做著手上的活計,見了我卻扳著張麵孔。為了防止他們再耍新的花樣,我把一些大米、食油等物銷進了倉庫。每天下午開門把米和油稱好交給他們。雖然麻煩些,但想到日漸走上正軌的食堂,我還是樂意這樣做。一天上午,劉書記臨時交給我一個任務,要我到20裏外的縣城去打印一份材料。我二話沒說答應下來。趕到縣城,我才發現打印材料的人太多且已排成了一條長龍。於是幹脆等,直到下午4點多把事情辦好。等我匆匆趕回,才發現事情有些不妙。聾子和老疤雙雙背剪著手倚在食堂的門檻上,一臉的不冷不熱。一名副鄉長在旁邊大發雷霆指責著什麼。我走過去,那名副鄉長當即朝我怒喝:“你倒清閑自在,慢吞吞地現在才回來,這邊誤了大事你知道不知道!哼,連一個食堂都管不來,我看你還能做點什麼!”

原來,我上午去縣城時忘了把倉庫鑰匙交出來,結果,中午正巧來了一批重要客人,食堂卻無米可炊。這下可闖禍了,想不到自己一心一意想把事情辦好,到頭來竟弄成這個樣子。以前這種情況也不是沒有遇見過,每次不也是食堂炊事員自己想辦法解決?現在卻……頓時,我的眼淚頑強地盈滿了眼眶。這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來複去輾轉反側,一夜沒有睡好。

第二天一早,我到廚房打開水,正巧又聽到聾子和老疤在裏間幸災樂禍地議論:“哼,黃毛小子,念了幾句書,就不知天高地厚。看他以後還敢跟我們過不去!”

我有些透不過氣,回到房間,翻出同學從南方寄來要我跟他南下的幾封信,一時竟看得出神。

晚上,我找到劉書記,把事情的原委跟他說了個清楚,然後,鄭重地遞上了擬好的停薪留職報告。劉書記拍了拍我的肩,意味深長地看著我,遞給我薄薄的一冊 《菜根譚》,想說什麼卻終於沒說出來。

幾天後,聾子由於年紀大的原因被辭退。不久,老疤也以另外一些理由被炒了魷魚。而我卻在劉書記的再三勸導下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