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眼光(2)(2 / 3)

兩個禮拜過去了,一位住在附近的老人卻引起了我的注意。每天早晨很早,他總要斜挎著一個破舊的帆布口袋,沿著林中那蜿蜒的小道,輕輕地走向縱深處。大陽將近落山時,才疲憊地返回,而且風雨無阻。

終於,我按捺不住好奇心,在一天早晨,悄悄地尾隨在他的身後。

走了很遠,眼前忽然開闊了一些,幾條鐵路靜靜地躺在那裏。

老人從帆布口袋中掏出一把小錘子,彎下腰去,仔細地敲打著鐵軌。

原來,他是一位鐵路養護工,找恍然大悟。不過,像他這樣的年齡,早應該退休了,為什麼還要……一個早晨,我照例隔著窗子望著老人的舉動,沒想到這次,他竟然拐到我的門前,敲了我的門。

“年輕人,為什麼跟著我?”門一打開,他就很嚴肅地質問我。

為什麼?我找不出合適的理由,隻好原原本本地把我的疑問說給他聽。

他臉色和藹了許多:“告訴你,或許對你會有用處。”在去鐵路的路上,終於走進了他的內心深處:許多年前,他在鐵路上擔任養護和檢測的工作,和他在一起的,還有一個人。有一天,他得了重感冒,不能去鐵路上,工作就由那一個人來承擔了。那個人在檢測鐵軌時,疏忽了—些,幾顆鬆掉的螺絲漏了過去,沒有想到,就那麼幾顆螺絲的鬆掉,竟然會造成火車顛覆。於是,慘禍發生了。

後來,事故原因查出來,他們倆因此蹲了監牢。那個人,還沒有等到刑滿就病逝了,而他,也變得十分衰老。然而,十幾年的監牢生涯,並沒有洗去他心中的懺悔,他一直認為,那次事故是由他一手造成的,責任不可推卸。從那以後,他便每天趕很遠的路去檢測鐵軌,不過那時候,他早已經被鐵路部門辭退,他所作的一切,都是沒有報酬的。

“我一輩子,都不會安心了,老人深深地歎息了一下,兩行渾濁的眼淚流了下來。

望著老人,我忽然明白了我們也應為一份責任,而付出一生的代價,就像這位平凡的老人。

利 潤

人一生的價值非常容易計算。生命結束之際的所有減去你開始創造價值時擁有的一切。

小鎮上一位頗有錢的五金店老板把支票放在棕色大信封內,把鈔票放在雪茄煙盒裏,把到期的賬單都插到票插上。那個當會計師的兒子來探望他說:“爸爸,我實在搞不清你怎麼做買賣的。你根本無法曉得自己賺了多少錢。我替你搞一套現代化會計係統好嗎?”

“不必了,孩子,”老頭說,“這一切,我心中有數,我爸爸是個農民,他去世時,我名下的東西隻有一條工裝褲和一雙鞋。後來我離開農村,跑到城鎮,辛勤工作,終於開了這家五金店。今天我有三個孩子,你哥哥當了律師,你姐姐當了編輯,你是個會計師。我和你媽媽住在一所挺不錯的房子裏,還有兩部汽車。我是這家五金店的老板,而且沒欠人家一分錢。”

老頭停頓了一下接著說:“好了,說說我的會計方法吧——把這一切加起來,扣除那條工裝褲和那雙鞋,剩下的都是利潤。”

曾經做大

一個人若是對自己在這世上所占的位置不能收放自如的話,我倒寧願他未占據過那個位置。

有個攝影記者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就曾發表過一幅尺寸非常巨大的照片。

那是一個純屬偶然的機會。當時他還隻是個業餘攝影愛好者,那天他休息,拎著相機在街上東張西望,鄧莊後來引起轟動的突發新聞正好就在他的眼皮底下發生了,他不失時機地按下了快門。等大報小報的記者們聞訊趕來,場麵早已歸複如常,驚心動魄的一幕隻留在了他的鏡頭裏。

他的這幅照片於是被大報小報刊載。最大的一幅竟做了一整版,並獲當年度新聞攝影獎。他也因此被調進報社,當上了一名專職攝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