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人生最好的教育(1)(3 / 3)

一個陽光燦爛的秋日,我和克雷格坐在自習室的老地方。我向窗外望去,注意到我的一位教授正在穿過停車場。“我可不想碰到他。”我說。

“為什麼?”克雷格問。

我解釋說,上個學期我和那位教授的關係不太好——我不喜歡他提出的一些建議,他也不滿意我所回答的問題。“除此之外,”我又說道:“那家夥就是不喜歡我。”克雷格俯視著下麵的過路人。“或許你想錯了,”他說:“或許是你在逃避他。你這樣做,隻因為你害怕。而他可能也覺得你不喜歡他,因此對你他也就不那麼友善了。人們都喜歡那些喜歡自己的人。如果你向他表示好感,他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你。去跟他說說話吧。”

我試著下樓去了停車場。我熱情地問候教授,並問他暑假過得如何。他看著我,表現出十分驚奇的樣子。我們邊走邊談,我可以想象出此刻克雷格正透過窗戶看著我們,咧著嘴在笑。

克雷格向我解釋了一個如此簡單的概念,簡單得讓我難以相信自己竟從不懂得這個道理。和大部分年輕人一樣,我對自己缺乏自信。每一次與人接觸,我都害怕別人會如何評價自己,其實與此同時,別人也在擔心我會如何評價他們。從那天起,我不再注意別人眼中的評判,意識到人和人之間必須相互溝通的需要——與人分享一些自己的秘密。每一次短暫的會麵都成為一次奇遇,而每個人的經曆都是生活的一課。那些富人、窮人、有權勢的人與孤獨的人,都像我一樣充滿了夢想和疑慮,並且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獨特的故事可以講述,隻要我們用耳朵去聽。

我們放走過多少如此珍貴的機會。那些人們認為相貌平凡的女孩,穿著古怪的男孩——他們像你一樣有故事要講,也像你一樣夢想著有人願意傾聽他們的故事。

這就是克雷格所懂得的道理:先喜歡他人,再問一些問題,看看是否你投射在別人身上的光芒,會一百倍地反射回你的身上。

推銷員和麋鹿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朝天空吐唾液的人,唾液會落在自己的臉上,成全別人,就是成全自己。

您聽說過 “賣給麋鹿一隻防毒麵具”這句話嗎?這是說的我們那兒的一個非常能幹的人,現在我要講一講這句話的來曆。

從前有一個推銷員,他以能向所有的人推銷所有的東西而名震遐邇。

他曾經把牙刷賣給牙醫,把麵包賣給麵包師,甚至把電視機賣給瞎子。

“你要是把防毒麵具賣給麋鹿,那才是真正了不起的推銷員呢。”他的一個朋友對他說。

於是推銷員向遙遠的北方走去,一直走到隻有麋鹿居住的森林裏。

“你好,”他對遇到的第一隻麋鹿說,“你肯定需要一隻防毒麵具。”

“為什麼?”麋鹿問,“這裏的空氣不錯。”

“如今人人都有一隻防毒麵具。”推銷員說。

“對不起,”麋鹿回答,“但是我不需要。”

“隻要過一段時間,你就得需要一隻了。”推銷員說。不久,他開始在僅有麋鹿居住的那片森林中心修建一座工廠。

“你瘋了?”他的朋友問。

“不,”他說,“我隻是要賣給麋鹿一隻防毒麵具。”工廠建成以後,大量有毒的廢氣從煙囪裏冒出來,以致沒過多久麋鹿就來找推銷員,對他說:“我現在需要一隻防毒麵具。”

“我想到了,”推銷員說,並且馬上賣給它一隻。“優質品!”他快活地說。

“其他的麋鹿現在也需要防毒麵具,”那隻麋鹿說,“你還有多的嗎?”(麋鹿不會用 “您”的尊稱)“你們真有運氣,”推銷員說,“我還有上千隻。”“順便問問,”麋鹿說,“你在你的工廠裏製造什麼呢?”“防毒麵具。”推銷員回答。

四隻活命的紅薯

對於別人的好意或幫助心如明鏡的人會知恩圖報。

在一座偏僻的山廟裏住著一個老和尚。老和尚很老了,靠自種蔬菜和四周鄉親零星的香火上供錢過生活。後來搞破舊立新運動,廟裏的泥菩薩被人毀得一幹二淨。香火錢沒了,恰又碰上了三年自然災害,廟旁幾棵榆樹皮也被村人撕去煮吃了。老和尚隻能天天去采些野菜維持著垂危的生命。一個飄雪的冬夜,老和尚餓極了,趁著月色去尋食物。回來的時候,他發現星光下的雪地裏有一行歪歪斜斜通向自己廟宇的腳印。老和尚好像預感到了什麼。急急趕回廟裏,他發現一個小偷正在翻箱倒櫃。可是老和尚實在太窮了,他一無所獲。小偷正要離去,他發現了老和尚微閉雙眼坐在廟門前。老和尚雙掌合十說:“施主,你走了那麼遠的路來看我,謝謝你了,可我沒有什麼好招待你的。”說完,老和尚用手扒開一個土堆,取出一包東西,交給小偷說:“施主你帶著上路吧,這是我去年秋天化緣留下的僅有的四隻活命紅薯。”

小偷低著頭,接過四隻紅薯,飛一樣地跑了。

雪鋪天蓋地,風很大。老和尚默默看著小偷消失在森林深處,心中念道:“可憐的人啊,今晚不知這四隻紅薯能不能讓你吃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