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思想的快樂(2)(2 / 3)

“唱得真好!”這時一個聲音響起來,“謝謝你,小姑娘,你讓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

小姑娘驚呆了!

說話的是一個滿頭白發的老人。他說完後站起來顧自走了。

小女孩第二天再去時,那老人還坐在原來的位置上,滿臉慈祥地看著她微笑。

小女孩於是又唱起來,老人聚精會神地聽著,一副陶醉其中的表情。最後他大聲鼓掌,說:“謝謝你,小姑娘,你唱得太棒了!”說完,他仍顧自走了。

這樣過去了許多年後,小女孩成了大女孩,成了大女孩的她長得美麗窈窕,而且是小城有名的歌星。但她忘不了公園靠椅上那個慈祥的老人。一個冬日的下午,她特意去公園找老人,但她失望了,那兒隻有一張小小的孤獨的靠椅。後來才知道,老人早就死了。

“他是個聾子,都聾了二十年了哩!”一個知情人告訴她。

姑娘驚呆了。那個天天屏聲靜氣聚精會神聽一個小姑娘唱歌並熱情讚美她的老人竟是個聾子!

他也許是用心靈在聽的吧!姑娘在心裏說。

人與自然

不妨做一次自然的俘虜,留心一下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呼吸人性中的美好,感悟一下人生。

有一位美國富翁,在經濟低潮期破產了。看著自己多年的心血付諸流水,他選擇了死亡。那天早晨,他站在自家別墅的樓頂上,絕望地望著這個世界。突然,一隻小鳥掠過他的眼前,喳喳叫著,又愉快地飛走了,遠處羞澀的太陽剛剛探出個頭來,霞光輝映著眼前的一切,生機勃勃……富翁的生命沒有結束,因為他忽然發現,世界是那麼美好。他振作做起來,一切重新開始,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又獲得了成功。以後的每天早晨,他都早起床,凝視著窗外那美妙的大自然。

藝術家說,人是自然的奴隸。當我們緊張之餘,留心一下大自然,感悟一下人生,如果緊蹙的眉頭有稍許的舒展,煩躁的心有些許的平靜,我們就能深深體驗到人與自然之間的其振,也能理解為什麼西方人即使再忙,假日裏也要丟開一切,盡情享受回到自然的樂趣了。

朋友,做一次自然的俘虜又有何妨,大自然在呼喚著人性中的美好。

快樂的根源

剝奪人生快樂的,與其說是刀兵相見,不如說是充滿誘惑的物欲圈套。

有一個富商,生意做得紅火,每日操心、算計,多有煩惱。緊挨他家住著一戶窮苦人家,夫妻倆以做豆腐為生,雖說清貧辛苦,卻有說有笑。富商的太太見此心生嫉妒,說:“別看咱家裏嵌銀鋪玉,可我覺得還不如隔壁賣豆腐的窮夫妻,他們雖說窮,可快樂值千金呀!”富商聽太太這樣講,便說:“那有什麼!我叫他們明天就笑不出來。”言罷,他一抬手將一隻金元寶從牆頭扔過去。

次日清晨,那對窮夫妻發現了地上那塊來曆不明的金元寶,欣喜異常,都說發財了,再不用磨豆腐了。那麼用這些錢幹點什麼呢?他們盤算來,盤算去,又擔心被左鄰右舍疑為偷竊了錢財。如此這般,他們茶飯不思,寢席不寧。自此,再也聽不到他們的笑聲了。一牆相隔的富商對他的太太說:“你看,他們不說了,不笑了,不再唱歌也不再快活了——當初我們不也是這樣開始的嗎?”

這富商看來也是明白人,隻是鑽進了錢眼裏欲罷不能。有些時候,剝奪人生快樂的與其說是刀兵相見,不如說是物欲圈套,耗盡我們生命的與其說是這窮困的折磨,不如說是瑣碎的誘惑。人生一世,把我們弄得心灰意冷、精疲力竭的有時並非明火執仗的敵人,往往就是被名韁利索死死糾纏的我們自己嗬!

心靈櫥窗

每個心靈都有一扇窗,有意無意的瞬間,我們身體的櫥窗都在向世人說話。

一條街上有兩家服裝專賣店,但是姐姐總是去左側那個店買衣服。是那家店更切合姐姐的品味嗎?有一次,我好奇地詢問姐姐。“其實衣服款式、麵料、做工都差不多,夏天來了,就買T恤衫,秋風起了,就買毛衣,哪一種牌子並不十分重要。”姐姐的秘密在於櫥窗。

左側店的櫥窗變化多端,櫥窗內的模特一星期換幾次樣衣,從款式到色彩,總是層出不窮。右側那家呢,一套衣服讓模特穿一個季節。姐姐的購衣之道就緣於這個細節。“你不覺得左側店中的老板很有情調嗎?把櫥窗看成展示自己服裝品味的舞台,認真而細致地裝扮模特,把自己的審美情趣和生活追求自然而細膩地泄露給顧客。稍一顧盼,你就能從中體察出老板是個雅潔、勤快的人,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姐姐滔滔不絕地演繹下去。總之,櫥窗打動了姐姐,感染了姐姐,誘惑了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