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1 / 2)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

以進一步加快和深化改革為中心任務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10月2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

鄧小平同誌主持了大會。

趙紫陽同誌受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托,向大會作了題為《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報告。

黨的十三大的召開,舉世矚目。海內外關注於這次大會的,不僅是要更多更好地了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且要看大會將提出哪些進一步加快、深化改革的方針、政策和具體措施,想知道中國的政治體製改革包括哪些內容,如何改革,以及人事安排等問題。

今天上午,代表們肩負著全黨4600多萬黨員的重托,胸佩紅色的大會出席證,喜氣洋洋地從各個住地來到人民大會堂,出席大會開幕式。他們中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有在改革開放中做出貢獻的優秀中青年。

當大會主席團成員同大會邀請的來賓——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黨外副委員長,全國政協黨外副主席,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少數民族、宗教界人士,到大會主席台就座時,燈火輝煌的大禮堂裏一片歡騰的氣氛。

在大會主席台前排就座的有34位同誌。他們是趙紫陽、鄧小平、李先念、陳雲、胡耀邦、彭真、鄧穎超、徐向前、聶榮臻、烏蘭夫、萬裏、習仲勳、方毅、田紀雲、喬石、李鵬、楊尚昆、楊得誌、吳學謙、餘秋裏、胡喬木、胡啟立、姚依林、倪誌福、秦基偉、陳慕華、陳丕顯、鄧力群、郝建秀、王兆國、王震、薄一波、宋任窮、王鶴壽。

上午九時,鄧小平同誌宣布大會開幕。軍樂隊高奏《國際歌》。隨後,全體同誌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已經逝世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先烈默哀。

鄧小平同誌說,黨的十三大應到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今天到會1953人。

接著,趙紫陽在熱烈的掌聲中開始作報告。他的報告分七個部分:一、曆史性的成就和這次大會的任務;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黨的基本路線;三、關於經濟發展戰略;四、關於經濟體製改革;五、關於政治體製改革;六、在改革開放中加強黨的建設;七、爭取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勝利。

趙紫陽首先概述了我國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九年間的曆史性成就。他指出,這九年是建國以來國家經濟實力增長最快,人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國家麵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九年來的實踐,證明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是一條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這條路線的形成和發展中,在一係列關鍵問題的決策中,在建設、改革、開放新局麵的開拓中,鄧小平同誌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勇氣、求實精神、豐富經驗和遠見卓識,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趙紫陽在報告中著重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進行了係統的、深刻的理論上的闡述。他指出,正確認識我國社會現在所處的曆史階段,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首要問題,是我們製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和政策的根本依據。在近代中國的具體曆史條件下,不承認中國人民可以不經過資本主義充分發展階段而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是右傾錯誤的重要認識根源;以為不經過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就可以越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左”傾錯誤的重要認識根源。我國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是特指我國在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曆的特定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