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戰略抉擇(1 / 2)

李林笑將祖大壽迎進城,二人來到城樓之上。看著下麵威武的大明將士,李林笑由衷地讚歎。“將軍,不知您對下一步的戰局如何看?”

祖大壽悠悠地看著遠方,麵色凝重,“李指揮這一仗,打出了我大明軍隊的軍威,也讓我看到了大明軍隊的希望!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代善區區5000騎兵,對我們構不成大的威脅!此時皇太極的一支大軍由阿敏等率領正在遠征朝鮮,那邊有毛文龍,朝鮮國的軍隊將其拖住,一時間也抽不出來。而盛京沈陽城中的滿洲鐵騎,不超過五萬。估計皇太極在這個時候,不敢貿然傾全國之力,來援遼西。況且多爾袞已在我們手中。日後局勢的發展,對我們十分有利!”

祖大壽的一番分析,李林笑非常讚同。但兩人在是否立刻進軍廣寧,產生了分歧。李林笑主張立刻進軍廣寧,如果代善的騎兵出城,則集中大明的重兵,利用火器給予區區幾千人的騎兵重創。如果代善守據城堅守,那滿洲鐵騎的優勢便傷勢殆盡,大明軍隊可強攻。一舉拿下廣寧城。遼西諸小城不攻自破。到那時,就算皇太極率軍來援,戰爭主動權仍在大明軍隊手中。

祖大壽的意見則趨於保守,認為雖然西平堡一戰,明軍大獲全勝,但勝在出奇製勝,這樣的勝利,很難在複製到廣寧。代善除了有5000鐵騎在廣寧城,遼西其他城堡中,還有不下四萬叛投後金的大明軍隊。而整個山寧錦防線的兵力也不過十萬。錦州一線的兵力也隻有四萬多。如此冒險的軍事行動,非常危險。

兩人激辯了一陣,奈何李林笑是人家的下屬,有發表見解的權利,卻無決策權。祖大壽歎了口氣,“李指揮使,如果要對廣寧發動攻勢,這將引發一場規模空前的戰役。整個遼西將打成一個大火爐。沒有全盤的計劃是不行的。況且這麼大的軍事行動,祖某也需奏報朝廷,請皇上定奪!我非常明白你收複遼西的決心,但一切以穩妥為重!”

話說到這個份上,李林笑也有些猶豫,自己的意見是否太過激進。他也明白,僅憑自己手下四千多人,是絕不可能去攻到廣寧城的。遼西戰場是一盤棋,如祖大壽所說,牽一發而動全身,要全盤考慮。祖大壽沒有多留,一個時辰後,帶著他的步騎回師錦州。

李林笑即可分派哨探,密切注意廣寧的代善,沈陽的皇太極,朝鮮的阿敏大軍的動向。令全軍休整待命,加強戒備。

李林笑的書房,深夜還亮著燈,他正在給崇禎帝寫秘折。龍鳳鳳舞,一氣嗬成,李林笑長長的出了口氣。芷月輕快的腳步聲從門外傳來。李林笑抬頭望向門口,芷月探著腦袋,正在望書房窺視。見被發現,才訕笑著走了進來。手裏端了一碗湯。

“李大哥,你還在生我的氣呀?”芷月小心翼翼地將大瓷碗放在李林笑跟前。

“皇上見到你都要禮讓三分,下官怎麼敢生你的氣呢?”李林笑故意試探她。

“哼,言不由衷,以為人家聽不懂嗎?”芷月哼了一聲,轉頭就走。

“芷月,幫我把刀疤找來,我們就互不相欠!”李林笑對她毫無辦法,隻好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