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成功的十大要素
——詹姆斯·羅伯特·保羅(美國海岸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今天能來這裏,感到萬分榮幸和高興。回到母校總是令人快慰的。
格雷厄姆博士已經介紹了,我是首席執行官,問題是在企業管理人才濟濟的地方首席執行官幹什麼?
首席執行官與企業家之間確有一個重要區別,首席執行官的意義容易理解得多。但凡是成功的公司都是按企業家精神辦的。所以,與其認為企業家和首席執行官是互相排斥的,倒不如認為其有共同點。
在討論大企業和大公司成功因素之前,讓我們先介紹一下海岸公司的情況吧!海岸公司從其規模而言,始建於36年前。它從南得克薩斯的一家小天然氣公司起家,如今已成為涉足天然氣、石油、煤炭和化學工業的多種經營的能源公司。過去10年內,其收入與利潤翻了一番。
順便提一句,每5份海岸公司的股票就有一份是其雇員所持有的。這既體現了員工對企業的忠誠,也是保持海岸公司企業精神的力量。當一舉一動都與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時,員工們都會竭盡全力保證企業成功。
我承認,成功沒有唯一準則,企業家的定義也不可一言蔽之。世上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企業家。每個企業家都是其獨特個性與素質的組合,都有其成功的秘訣。
但是,我認為其中有些素質對於領導一個大型能源公司特別有意義。第一條最顯而易見但又是最易被忽略的是平凡的、勤奮的工作。你們認識多少成功的不努力者?換句話說,你們知道多少成功的懶人?假設有,那很可能隻是幸運女神對他們的一次垂青,或者是他碰巧出生在優越的家庭內。
每當審視海岸公司時,我見到的成績統計數字都是努力工作的結果。與缺乏職業觀念的競爭者相比,我發現他們總在談論高爾夫球、網球、旅行等各種娛樂活動。所以,當你想要加盟一個公司或組織時,發現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聊天,談些與工作無關的事,那麼你就要小心了。你可能正與一個渙散的工作隊伍為伍。
這就引出我要談的第二個因素,工作要有中心,富有創業精神的企業需集中精神發揮它的長處。每個大型公司都會失望地發現它不能滿足的所有人的要求,美孚石油公司在買下蒙哥馬利寶地後,很長時期內在為恢複元氣而奮鬥。埃克森石油公司曾經進入計算機行業,而後又到電動機行業,最終無果而歸,又回到了老本行。
當時宣布兼並時,並不乏大吹大擂,但這些都毫無用處。其實教益是很清楚的,即要發揮長處。特別是當公司規模還小時,更要各司其職。而當你成功地發揮長處時,你要注意另一個教益:要小心謹慎,堅韌不撥,慢慢增長,並且保持原來的工作中心。
必須避免的是工作無中心。如果你詢問許多企業他們的中心任務是什麼?他們就會回答:顧客,或雇員,或技術,或跨國經營等。
我要指出這些概念不僅僅對於企業有效。你有沒有見過美式足球進攻時優秀的四分位是如何跑位的吧?他們不顧來自對手的競爭,不顧280磅的對方後衛的後路截擊,不顧220磅的邊衛的中路攔截,他全神貫注,心理隻有接球者。終於他發出了一個漂亮的球。然後,當然是不久之後,他才考慮他是否得了分。可見,我們論述的這些規則或素質可應用於企業、運動、學校或其他方麵。
我要談的第三個因素是智力方麵的,那就是大思路。眾所周知,很多成功的新企業都是由一個了不起的大思路起步的,大思路能吸引人力,能吸引財力,S形的成長曲線就由大思路起步。
太多的人隻是坐在那裏,等著好點子自己跑進辦公室來,就像一個店員,在店裏等著上門的顧客。這種“守株待兔”的態度可能在商店裏有效,但是這在實業上99%都不會成功。
你應該每天都去尋找新點子、新方法、新方式,來提高生產力,尋找新顧客,控製成本,去除官僚習氣。對於點子,也有個適應生存的問題,成功的創業者不僅不斷尋找新點子,並且不斷去蕪存箐。如果你有一百個點子,很可能其中隻有一兩個點子有顯著的正麵效應。你若隻有10個新點子,那麼成功的機會也會遞減。更糟的是由於缺乏選擇,你不得不在這10個點子中選出1個,但它卻可能使你徹底失敗。
第四種因素,那就是靈活性。勤奮工和努力思考,許多主意集中於一個方向,這都需要有勇於變革的心態。這個世界分秒必爭。比如80年代初,能源公司要價很低,估價在下降,兼並會極好。我們用一紙氣勢副人的投標書,花35億美元買下了底特律的美國自然資源公司。這次兼並為海岸公司80年代利潤翻一番提供了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