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管理:四個必須克服的障礙
許多公司興致勃勃地推動知識分享方案,最後卻落得草草收場?為什麼?
知識管理的熱潮正方興未艾,在美國德州舉行的一場管理討論會吸引了109個國家的250人參加。但並不是每家推行知識管理的公司都必定一帆風順。許多公司,一開始情緒高昂,但屢遭挫折之後,不了了之。
到底問題何在?根據在休斯敦的美國生產力及品質中心的研究指出,受挫的公司,通常是碰到下麵四個陷阱:缺少商業目的、規劃不當和資源不足、沒有專人負責、缺乏符合需要的內容。
缺少商業目的
大多數公司認為知識管理本身就是目的。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同時也是新書《共同知識:同仁如何藉分享所知而使公司茁壯》(CommonKnowledge:HowCompaniesThrivebySharingWhatTheyKnow)的作者鍬克森表示,許多公司執行知識分享方案,是因為它們認為不久之後自然會有收獲,或者它們以為有效能的機構必定能夠跨部門地分享知識。
這正是盲點所在。“推動知識管理的目的不在於摧生知識管理,”狄克森說,“而是在於處理公司最迫切的議題,這正是知識管理可以大顯身手的地方。”美國生產力及品質中心主任歐戴爾也持相同看法。“知識管理無法在公司有效推行的首要理由是,推行者不能將知識管理與真正的商業議題連接,”歐戴爾強調,“把知識管理僅僅視為交通工具,供人們通勤及分享,正是陷阱所在,因為知識管理是在找尋問題,然後提供解決之道,並不是漫無目標地四處遊蕩。”
成功的案例都是先有商業問題,然後知識管理幫忙解決這個問題。例如安永顧問公司發展出來的“聚力”文件彙整係統,能篩選信息以符合某種產業需求,可以幫助公司顧問師更快地提出企劃書。
此外,在休斯敦的安納達口石油公司的計劃分析師泰勒也指出:“同仁都想鑿出一口新油井,如果我們能夠提供一種知識管理,將整個作業時間縮短一周,並對何處鑿井有更明智建議,大部分的同仁必定會舉雙手讚成這個知識管理。”
規劃不當和資源不足
許多公司都把注意力放在知識管理的試驗計劃而忘了最後應有的成果展示。麥克德馬顧問公司的總裁麥克德馬表示:“試驗計劃因為新,所以獲得許多注意及支持,資深經理看過試驗計劃以後,覺得很棒,他們準備帶頭督導。”然而,假以時日,資深經理換部門,加上市場需求改變,公司的注意力轉到其它地方。很快地,原來投入試驗計劃的資源使用殆盡。
為了避免這種情形發生,麥克德馬建議在推動試驗計劃的同時,就規劃何時展示成果。這樣經理人就會知悉(而且早做準備)“試驗計劃的結束,才是真正工作的開始。”此舉也有助公司承諾撥允更多的資源給知識管理。“如果你準備花50萬到100萬美元從事三項試驗計劃,那你就該想到展示成果時,會花費更多的錢。”麥克德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