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做短命企業(1 / 1)

莫做短命企業

如果要對現在的中國企業及中國市場作一個評價,基本情況大概是這樣:多的是策劃,少的是管理;多的是煽情,少的是理性;多的是潮流,少的是個性;多的是傳統,少的是揚棄;多的是仿造,少的是整合。而這些策劃、煽情,仿造都充斥在企業營銷的整個過程之中。

營銷是企業的龍頭。在企業裏,營銷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因此,每一個企業,不論其大小,都非常注意營銷。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體製的變革,中國市場由產品時代邁向了顧客時代,消費者求購產品,生產商為上帝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現在的上帝是消費者。生產商要考慮的不是能生產什麼產品,而是能為消費者生產什麼產品。市場進入了以顧客為中心的階段。同時,隨著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信息的快速傳遞,產品的同質性快速增加。這就迫使生產商挖空心思,乃至雇傭智慧力量,各出奇招,向顧客傳遞企業及產品信息,使自己的企業或產品能深入人心,長時期地保有一定量的忠實顧客,以求占有較大而穩定的產品市場份額。因此,現在企業的營銷大多是策劃營銷。如果策劃成功,在短時間內,企業就像灌氣的氣球那樣飛速膨脹起來,創造出企業發展史上的一個個奇跡。可是一到這個短時效應過失,企業也就像漏了氣的氣球那樣萎縮下去。這個企業也就成了短命的企業,秦池、巨人、三侏、飛龍、愛多等莫不如此!

市場營銷應該是企業發展的一個環節,它與企業管理、戰略規劃、人力資源四位一體,構成企業的有機整體。有人說現在的時代是“後營銷時代”,這個時代是以市場營銷為龍頭,以人力資源為保障,以戰略規劃為異向,以企業管理為基礎。這種說法很有科學性,不然,為什麼像秦池、巨人、三侏、飛龍、愛多等,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其原始的有形資本和無形的品牌價值積累,並且成功地進行了比較原始的資本運作之後便迅速衰落了呢?他們不是企業管理出了毛病,就是戰略規劃出了問題,或者人才資源沒保障,或者企業體製不健康。任何依靠策劃手段,把營銷與企業發展的其它環節割離開來的做法都是殺雞取蛋,大量事實證明,這必然隻能造就短命企業。

我們不妨對國內外的百年企業進行觀察和分析,這些企業為什麼長盛不衰,越做越強,越做越大?

結論是,企業應以社會共贏為宗旨,以生態價值為內核,以長期利潤為目標,以結構均衡為特征,以顧客管理為中心,以互動溝通為基礎來設計營銷、指導營銷,從而發展企業。隻有這樣,企業才能由小到大,才有可能成為百年企業。

因此,我們不求發展快速,隻求發展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