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韓石奉成了著名的學者。當有人問他是怎麼成功時。他總是回答說:“母親的愛教會我不要吝惜自己,要把一切事都做很好,這樣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告訴孩子
父母不會殘忍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就算有時有些“殘忍”的行為,也是為了孩子好,你應該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烏鴉反哺
烏鴉是一種通體漆黑、麵貌醜陋的小鳥,因為人們覺得它不吉利而普遍嫌惡它。然而它卻擁有一種真正的值得人類學習的美德——養老、愛老。正是這個原因,古書上又稱烏鴉為慈烏。
烏鴉媽媽生育了小烏鴉之後,每天早出晚歸,辛苦地覓食喂養自己的孩子們。小烏鴉長大以後,烏鴉媽媽老得飛不動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烏鴉就會反過來找食物喂養它們的媽媽,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
小烏鴉找回食物後,烏鴉媽媽就仰著頭、張著嘴,由小烏鴉一口一口地喂食,就像烏鴉媽媽以前給小烏鴉喂食一樣。小烏鴉從不感到厭煩,一直到烏鴉媽媽臨終,再也吃不下東西為止。因為懂事的小烏鴉知道,要是自己不給媽媽吃東西,媽媽就會餓死。
告訴孩子
在動物界像烏鴉這樣有孝心、懂得感恩的還有小羊羔。它們吃奶的時候總是跪在媽媽麵前,這就是“羊羔跪乳”的故事。小動物都知道感謝媽媽,孝敬老人,我們更應該孝敬自己的父母。
寬容的長老
一位長老發現寺院的高牆邊有一把座椅,他一看便知是有人借此越牆到寺外去了。長老不聲張,隻是走過去移開了椅子,憑感覺在那兒等候。
夜深人靜的時候,外出的小和尚爬上牆,然後跳到“椅子”上。他覺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軟軟的甚至有點彈性。落地後小和尚定睛一看,原來他是踩在長老的背上下來的。
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隻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
告訴孩子
我們不要為某件小事斤斤計較,得理不饒人,也不要因為別人做了對你不敬的事情而懷恨在心。當然,寬容並不是一味地縱容。如果別人的行為已經觸犯了相關法規,已經損害到我們的合法權益,那麼采取適當的措施維護正義和自己的尊嚴是正當的。
宰相肚裏能撐船
從前,有一個宰相請一個理發師理發。理發師給宰相理發時過分緊張,不小心把宰相的眉毛給刮掉了。他頓時驚恐萬分,深知宰相必然會怪罪下來,那可吃不了兜著走呀!他不禁暗暗叫苦。
理發師是個常在江湖上行走的人,深知人之一般心理:盛讚之下無怒氣。於是他情急生智,連忙停下剃刀,故意兩眼直愣愣地看著宰相的肚皮,仿佛要把宰相的五髒六腑看個透似的。
宰相見他這模樣,感到莫名其妙。迷惑不解地問道:“你不修麵,卻光看我的肚皮,這是為什麼呢?”
理發師裝出一副傻乎乎的樣子解釋說:“人們常說,宰相肚裏能撐船,我看大人的肚皮並不大,怎麼能撐船呢?”
宰相一聽理發師這麼說,哈哈大笑:“那是宰相的氣量最大,對一些小事情,都能容忍,從不計較的。”
理發師聽到這話,“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聲淚俱下地說:“小的該死,方才修麵時不小心將相爺的眉毛刮掉了!相爺氣量大,請千萬恕罪。”
宰相一聽哭笑不得:眉毛給刮掉了,叫我今後怎麼見人呢?不禁勃然大怒,正要發作,但又冷靜一想:自己剛講過宰相氣量最大,怎能為這小事,給他治罪呢?
於是,宰相便豁達溫和地說:“算了,你去把筆拿來,把眉毛畫上就是了。”
告訴孩子
在你生氣的時候,數到十再說話;非常生氣的時候,數到一百再說話。有些事不去計較,就不會生氣了。
你是對的
有兩個小和尚為了一件小事吵得不可開交,誰也不肯讓誰。
第一個小和尚怒氣衝衝地去找師父評理,師父在靜心聽完他的話之後,鄭重其事地對他說:“你是對的!”於是第一個小和尚得意洋洋跑回去宣揚。第二個小和尚不服氣,也來找師父評理,師父在聽完他的敘述之後,也鄭重其事地對他說:“你是對的!”
待第二個小和尚滿心歡喜地離開後,一直跟在師父身邊的第三個小和尚終於忍不住了,他不解地向師父問道:“師父您平時不是教我們要誠實,不可說違背良心的謊話嗎?可是您剛才卻對兩為師兄都說他們是對的,這豈不是違背了您平日的教導嗎?”
師父聽完之後,不但一點也不生氣,反而微笑地對他說:“你是對的!”第三個小和尚這才恍然大悟,立刻拜謝師父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