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巴和尚竟然能夠以自己的雙手之力,開出一口水井,並且連通了長江的水脈,解除了百裏之內所有人家的危難。這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但他做到了。
告訴孩子
孟子曰:“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相信每個人都對自己都很關愛,但我們在關愛自己的同時也應去關愛別愛人。得到他人的關愛是一種幸福,關愛他人更是一種幸福,因為隻有你關愛了別人,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別人才會關愛你。我們每個人都去關愛別人,這樣世界上才會處處充滿愛。
善良是生命的黃金
張生和陳玉是師兄弟,他們都是京師最傑出的佛像雕刻師。剛落成的寺院需要兩尊金佛雕像,師父為試試門下兩位傑出弟子的手藝,所以便要二人各負責一處,一來可以顯示自己門下雙傑的成就,二來也想就此決定繼承家業的人選。因此對這兩人來說,這份工作還有濃厚的較量意味。為此,兩人不眠不休地專注工作著,背對背一言不發各自切割著礦石。
往昔兩人工作時雖也不說話,但氣氛總有一股祥和之氣,這次從一刀一錘的磨擦聲裏,儼然聽聞到兵刃交鋒的意味。終於到了交貨期,業已完成的作品被裝箱送到寺院進行開光典禮,不料開箱後卻發現那是兩口空箱子。
張生以為是陳玉暗中調包,而忿然罵陳玉說:“你居然卑劣地盜走佛像,難道不怕被打入十八層地獄?”驚詫中夾雜著氣急敗壞,陳玉怒視著大師兄脫口而出:“我沒說是你偷的,你居然賴起我來了,我應該相信師弟說的,你會因為嫉妒我的作品比你好而陷害我,想不到你竟然真的這麼卑鄙。不過放心好了,我就算被打入地獄,也要拉著你一起去。”
兩人彼此早已氣得說不出話來,又加上多日未曾休息,兩人居然就這麼在詛咒中突然死掉了。就如他們所相互詛咒的,兩人果然一同來到火焰遍地的地獄。明知他們有仇的獄卒,當然故意將他們安排在同一個推車工作,一前一後負責運送礦石。
兩人一同墮入地獄後,就沒有再開口說過話,表麵上似乎相安無事,但心中的怒火與地獄火環環相連,總覺得對方故意不使力,而持續地暗暗計較。
有一天,照常推車上山的二人,突然聽到獄卒斥罵一個跌倒在地的餓鬼說:“你都偷得動兩座幾十斤重的佛像了,怎會搬不動這些小石塊,別想偷懶!”張生和陳玉仔細一瞧都驚呆了了,原來挨鞭打的餓鬼正是他們的一位師弟,一瞬間,兩人恍然大悟了,心中感到萬分羞愧。
兩人正處在驚詫狀態,一時沒有留神腳下,結果便從半山腰往山下滾落,可憐的陳玉還被衝撞而下的推車撞昏了過去。但獄卒看到不省人事的陳玉,竟然毫不留情地給他狠狠一鞭。甚至對著從地上吃力爬起的張生吼道:“像你們這種詭計我見多了,已經死了還想裝死呀!”
看到正被鞭打的陳玉,張生趕緊撲倒在他身上,懇求獄卒說:“請您高抬貴手不要再打了,他的工作我來幫他做,讓他歇一歇吧。”獄卒聽後對空狂笑說:“真不愧是鬼話,地獄的鬼沒有一個有心的,哪有可能會同情別人而代人受過呢?”然而,張生仍以大無畏的眼神對著獄卒說:“如果你一定要鞭打他,就請把最疼痛的鞭痕烙印在我的背上吧!”
獄卒聽到張生這樣說,不但沒有因為感動而放過他們,反而更用力的鞭打他。就在張生被打得昏死過去時,醒轉過來的陳玉看到張生舍身救他,也立即懇請獄卒說:“求求您放過他吧,我願意承擔地獄最毒辣的鞭笞。”這時,陳玉眼角慢慢滾落的淚珠,忽然間大放光明,照亮了整片天地。就在陳玉與張生再次睜開眼時,彼此都感到不可思議,哪裏有什麼地獄的獄卒呢?
隻見地麵的斑斑血痕化為朵朵香花,而地獄的山被光點亮後,居然也變成了一座光亮無比的金山。
告訴孩子
播種善良,才能收藏希望。一個人可以沒有讓旁人驚羨的姿態,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銀”的日子,但離開了善良,卻足以讓人生擱淺和褪色——因為善良是生命的黃金。
韓信感恩
韓信,是漢朝剛剛建立時候的諸侯王,後來被降職為淮陰侯。
韓信年輕的時候很窮,日子過得很清苦。為了糊口,他經常到江邊去釣魚,碰上好運氣,倒也能換些錢勉強度日。可是釣魚也很不容易,每當釣不到魚時,他就要餓肚子了。
有一天,韓信又到江邊去釣魚,眼看著已經過晌午了,可是連一條魚也沒有釣上來。韓信又餓又累,沒有什麼辦法,就在那裏望著手中的魚竿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