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鄂爾多斯市民間融資麵臨的主要風險
(一)參與群體廣泛易誘發社會風險
目前鄂爾多斯參與民間融資的群體不斷擴大,由過去簡單的個人對個人發展到企業甚至準金融機構的廣泛參與,提供資金的群體包括各行各業、各個階層的人員。據調查,目前參與民間融資的人數占鄂爾多斯地區人口總數70%以上。由於涉及金額大、人員眾多,一旦出現“信用危機”,產生的風險將是連鎖性的反應,不僅對整體經濟構成威脅,而且將對社會穩定造成巨大衝擊。
(二)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麵臨政策風險
主要體現在國家貨幣政策和行業政策調整帶來的風險。2010年以來,為平抑物價,減少通脹預期,央行已經12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據此估算,鄂爾多斯的商業銀行凍結了約100億的資金,資金短缺引發了對民間融資的過旺需求,直接抬高了鄂爾多斯民間融資利率,增加了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加大了資金鏈條中斷的風險。另外,鄂爾多斯民間融資對煤炭及房地產行業的依賴性較強,一旦國家對這些行業發展進行調控,附著在被調控行業的資金將麵臨嚴峻考驗。今年以來,隨著國家加強對房地產的調控,鄂爾多斯市的房地產市場也進入了濃厚地觀望狀態。數據顯示,2011年9月份以來,鄂爾多斯市房地產市場成交量暴跌,比去年同期下滑80%左右,房地產業的利潤和現金流都出現嚴重短缺,直接影響到民間融資鏈條的穩定和收益。
(三)受經濟周期變化、資源價格變動影響,麵臨市場風險
鄂爾多斯市經濟對煤炭依賴性較強,龐大的民間借貸資金,主要來源於煤炭開采獲得的巨額收入。2003年之後,伴隨著鄂爾多斯煤炭開采高潮的到來及煤炭價格迅速上漲,鄂爾多斯民間資本急速累積,由於投資渠道狹窄,這些巨額資金最先進入民間融資領域。與此同時,鄂爾多斯市財政收入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增長,2004年前後開啟的大規模基礎建設和房地產業為日益壯大的民間融資隊伍提供了龐大的市場,由此形成了鄂爾多斯民間融資從地下到地上的獨特體內循環模式。由於房地產業可觀的利潤空間,因此,大部分企業及居民將閑置資金投資到房地產行業,近年鄂爾多斯房地產業以年均2-3倍的增長速度迅速發展,到2010年底,鄂爾多斯全市房地產企業多達442家,幾乎每一個能源企業均有房地產開發業務,而煤炭是支撐鄂爾多斯民間融資及房地產市場的最關鍵的動力源,但當遇到經濟周期下行,煤炭價格深幅調整,鄂爾多斯煤炭行業的“造血”功能將被極大的弱化,勢必對整個民間融資鏈條產生較大衝擊。
(四)受信息不對稱影響,麵臨道德風險
鄂爾多斯民間借貸活動主要基於個人信用,多以地緣、親緣為紐帶,即所謂的“熟人經濟”,信用是維係交易的關鍵。很多民間借貸活動,隻有一紙白條,很少有正規借貸合同,通常放款人也較少關注資金的具體投向與運作,隻關注利息及本金能否按時收回。但隨著融資規模及範圍的擴大融資鏈條的延長,參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會加劇,信用和道德約束減弱,風險會層層累積。據調查,近年,鄂爾多斯市民間融資活動中隨著參與範圍的擴大,相應的糾紛也明顯增多,已由“多告一”演變為“多告多”。一方麵,融資中介人缺少必要的風險調查、風險評估、風險補償手段及措施,難以對融資項目及貸款人的資信做出全麵公正評估,易出現借款人的過渡負債。另一方麵,集資者本身可能出現盲目投資或投機行為,當存在資金不足時將以新放款者的資金償還舊放款者利息與本金,此外,民間融資中集資者利用信息優勢,欺騙參與者,在高額利息無法兌現的情況下,集資者往往選擇加大集資力度,形成巨大的道德風險,導致資金鏈斷裂速度加快。
(五)受金融體係與民間融資資金相互滲透影響,麵臨轉移性風險
據調查,鄂爾多斯市民間融資資金與銀行信貸資金已出現相互滲透現象,大量金融機構資金流入民間融資活動的資金循環中以獲取利差收益。由此,正規金融與民間融資的利率差催生了貸款轉借市場,形成了金融體係新的風險口。此外,銀行信貸資金轉化為民間資金若投向國家限製性發展的產業中,由於這類企業經營風險大,一旦經營出現問題,便容易給銀行體係造成呆賬、壞賬。另一方麵,民間借貸遵守的潛規則是借款人無論發生多大困難,均想方設法恪守借款信用,如果既欠銀行貸款又欠民間借貸,則優先歸還民間借貸;如果隻欠民間借貸,則想辦法通過銀行貸款歸還民間借貸。可見,民間借貸向金融機構轉嫁風險的行為對銀行信貸資產的質量造成負麵影響,幹擾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加大了銀行的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