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依托產業基礎 釋放優勢潛能 全力打造綜合性現代服務業中心城市(1 / 3)

區域經濟

作者:哈爾濱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哈爾濱市是黑龍江省省會,地處東北亞中心位置,現轄8區10縣(市),幅員麵積5.31萬平方公裏,市區麵積7086平方公裏;總人口1063.6萬,市區人口580萬,是我國省轄市中麵積最大、人口僅次於成都居第2位的特大城市,是東北北部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歐亞大陸橋的重要樞紐。國家實施振興東北政策以來,特別是我市實施了“北躍、南拓、中興、強縣”新的發展戰略,哈爾濱經濟實現了高速增長。2010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65.9億元,比上年增長14%,已連續18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三次產業實現增加值分別達到412.7億元、1384.6億元和1868.6億元,分別增長7.3%、17.1%和13.5%。

一、取得成效,服務業占據全市經濟半壁江山

近年來,我市堅持把現代服務業作為調結構的主攻方向,加快完善服務業發展體製機製,打造服務業發展政策環境,推進服務業市場化進程,服務業發展進入加速期。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服務業增加值從2005年的884.5億元增加到2010年1868.6億元,年均增長14.6%,占GDP比重達到50.9%,比“十五”末期提高0.8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服務業實現增加值991.6億元,同比增長11.1%,拉動GDP增長6.6個百分點。服務業成為拉動我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二)內部結構不斷優化

2010年,金融、物流、文化、信息業等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實現650億元,是2005年2倍多,年均增長15%,占服務業比重35%。以“冰城夏都”為主打品牌的大旅遊格局初步形成,實現總收入371.8億元,增長23%;物流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實現社會物流總額 7713.4億元,增長21.2%;金融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餘額分別增長11%和20%;文化產業蓬勃發展,“COOL·哈爾濱”、音樂劇《蝶》、《中國·哈爾濱印象》成為新的文化品牌,被聯合國授予“音樂之城”。

(三)創新步伐明顯加快

信息技術、網絡技術,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服務業信息化平台得到廣泛應用,信息服務業、科技谘詢、服務外包等新興業態成為新的發展亮點。2010年,我市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企業達到107戶,實現營業收入39.5億元,其中,基礎軟件和應用軟件服務行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83.1%和7.6%。

(四)吸納就業能力顯著增強

服務業從業人員達到230.7萬人,比2005年增加47.5萬人,占全部從業人員的比重從2005年的37.8%提高到2010年的44%。金融、信息、房地產、物流等高端服務業就業人數達到25萬人,從事科技活動人員達到5萬人以上,服務業已成為吸納勞動力就業的主渠道。

二、強化措施,推動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

2009年,我市提出了實施“北躍、南拓、中興、強縣”新的發展戰略,確定建設“北國水城、工業大城、科技新城、文化名城、商貿都城,努力把哈爾濱建設成現代大都市”的任務目標,進一步放大了我市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空間,釋放了現代服務業發展潛能。圍繞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著重做了以下三方麵工作:

(一)認真製定發展規劃,引領現代服務業步入快速發展軌道

按照國家和省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部署和要求,結合城市未來發展方向,我市在製定《哈爾濱市“十二五”規劃發展綱要》的基礎上,專門製定了《哈爾濱市現代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了構建立足黑龍江、服務東北北部、輻射東北亞的綜合性現代服務業中心城市,初步把哈爾濱建成東北亞地區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貿中心、旅遊中心、物流中心、科技研發中心和信息中心的發展目標;以規劃引領啟動實施了產業“倍增”計劃,力爭到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達到3800億元,貢獻率達到55%以上,占經濟總量比重達到52%;金融、物流、文化、信息服務四大產業增加值實現4年翻番;旅遊業總收入突破960億元,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