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歲評書大師袁闊成去世 古今多少事 笑談留聲
袁闊成與劉蘭芳、單田芳、田連元被大家合稱“四大評書表演藝術家”。在上世紀80年代,“袁闊成”是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名字,有“當世柳敬事”之稱。代表作品有《三國演義》、《西楚霸王》、《水泊梁山》、《烈火金鋼》。
袁闊成生平 女兒袁田喜愛評書承父業
袁闊成是北京人,1929年出生於天津。伯父袁傑亭、袁傑英和父親袁傑武號稱“袁氏三傑”,以擅說《五女七貞》而著名。袁闊成自幼隨父習藝,後拜金傑立為師。並得到陳士和的指點。14歲登台,長期在唐山、天津、哈爾濱、營口、北京等地獻藝,18歲即以短打書《十二金錢鏢》《施公案》享名。就傳統書來說,袁闊成功底紮實,各體皆能。除《三國》這樣的講史袍帶書之外,他的公案書《彭公案》、短打書《水泊梁山》、神怪書《封神演義》等都是膾炙人口,百聽不厭。早年為了生計。袁闊成經常會奔走於京津地區。往來於東北各地,十分辛苦。幾十年來,他已記不清有多少次背起行囊下農村,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幾下工礦拜工人為師。汲取創作營養。難怪他在表演工業題材的《三聲笛》時,模仿開汽車的形象,逼真得令人吃驚。哪怕一個掛擋的微小動作,都能使人區分出是大型客貨車還是小轎車。“文革”期間,袁闊成唯一的兒子得了白喉,病情十分嚴重,醫院裏的救治非常不及時,結果耽誤了病情,最後英年早逝。這對於袁闊成來說,幾乎是致命的打擊。在5個女兒中,隻有三女兒袁田喜愛評書,也算是給袁闊成一些安慰。
帶頭說新書 《三國演義》成史上評價最高
袁闊成初入書壇是以短打書《十二金錢鏢》《五女七貞》享名。他對中國評書真正的貢獻還在於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帶頭說新書。袁闊成說的第一部新書是《小二黑結婚》,反響很不錯。從1949年帶頭說新書開始,袁闊成之後又陸續表演了《呂梁英雄傳》《二五長征》《舌戰小爐匠》等新書,並受到歡迎。而他真正說新書出名的,卻是1963年表演的《許雲峰赴宴》。他也是評書藝術改革的帶頭人。他首先撤掉書桌,使評書由高台教化的半身藝術,變為講究氣、音、字、節、手、眼、身、法、步的全身藝術。推翻了百年來評書的傳統。袁闊成從小就練摔跤和武術,他在說武俠書時能夠加入很多肢體的動作,且惟妙惟肖。1981年。袁闊成應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之邀。錄製365講的《三國演義》,1985年播出後受到好評。袁氏電台版《三國演義》,成為評書史上評價最高的三國題材評書。
聊評書發展 曾研究周傑倫成功之處
2009年,袁闊成在參加人民網“非常明星”欄目時談道,評書必須要與時代接軌,聊到興奮處。他甚至站起身來了段周傑倫式的《水滸傳》,“我必須要放下架子向其他藝術門類學習。隻有適者才能生存。”袁闊成坦言傳統評書已發展到了瓶頸,必須想辦法求變。“現在這個時代就是適者生存,傳統藝術真得放下架子虛心求教。我一直在研究周傑倫的成功之處。他在台上一口氣似說似唱地一通折騰,台下孩子搖著熒光棒瘋狂揮舞,人家就特別有市場。我也想過讓評書這麼來一段試試,但有點失控。”袁闊成當時說得興奮,索性站起身來,右手攥拳模仿拿著麥克風,頭一個勁兒地猛搖,嘴裏大喊:“武大郎啊,武二郎啊,還有潘金蓮……”這個舉動把大家都逗樂了,袁老氣喘籲籲地說:“犬融合時代咱得勇於創新,不一定會成功,但絕對能撞出新東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