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鬆、佟鐵鑫:歌壇常青樹 兄弟皆從容
百味人物實錄
作者:夯石(張琳)
2010年7月23日的國家大劇院響起了一首全國觀眾耳熟能詳的《夕陽紅》。這首歌把佟鐵鑫獨唱音樂會的氣氛推向高潮。佟鐵鑫1976年入伍,1979年經選拔進入空政歌舞團,30多年來,他從一個普通連隊的戰士歌手逐步成長為著名軍旅歌唱家。他先後榮獲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全國聽眾最喜愛的歌唱演員金獎、中央電視台中國音樂電視金獎、第五屆“中國金唱片獎”美聲組最佳男演員獎等獎項,並先後五次在全軍文藝調演中榮獲一等獎。獨唱音樂會由朱軍主持,著名歌唱家閻維文、殷秀梅等出席致賀。當八十高齡的老父親佟笑夢和佟鐵鑫的表哥魏鬆以及佟鐵鑫一起站在舞台引吭高歌時,全場觀眾都為這溫馨感人的一幕而由衷地喝彩……
佟鐵鑫從一個士兵成長為軍旅歌唱家,一首《夕陽紅》傳唱至今,穩踞歌壇30餘載。他是一個有著自己藝術風格的歌者,用渾厚深沉、暢達華美的音色,完成了中高音區音域的跨越;用剛勁豪放、真摯細膩的情感,完成了美聲、民族、通俗技巧的融合。
被譽為“中國的帕瓦羅蒂”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魏鬆是佟鐵鑫的表哥,兩個表兄弟從小便接受佟鐵鑫父親佟笑夢的聲樂基礎教育。2013年12月8日,“不倦的歌者一魏鬆藝術生涯40周年音樂會”在上海大劇院拉開序幕,佟鐵鑫與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殷秀梅,亞洲第一男中音廖昌永,與魏鬆並稱“中國三大男高音”的戴玉強、莫華倫一起到現場為歌劇界的“老大哥”慶賀。
佟鐵鑫出生於遼寧錦州的一個音樂世家,自幼隨聲樂教育家、父親佟笑夢學習聲樂。很小的時候父親就開始對佟鐵鑫進行嚴格、規範又科學的聲樂教育。佟鐵鑫說:“我父親是一位優秀的聲樂教育家,他早年畢業於沈陽音樂學院,後來一直從事聲樂教育工作,他的學生無一例外都考上了音樂學院。我和表哥魏鬆自小就接受他的聲樂基礎教育。我三四歲的時候就跟著大人唱,從那時開始,父親就對我進行正規的啟蒙訓練。9歲時我就能演《智取威虎山》,10歲時第一次登台表演,唱了一首《回延安》……”
父親科學的保護性訓練讓佟鐵鑫平穩度過變聲期。在隨父學習的十幾年間,佟鐵鑫演唱了大量的中外作品。1976年,“文革”剛剛結束,高考尚未恢複,佟鐵鑫踏上了當時唯一的成才之路——考入部隊的宣傳隊,希望能實現自己當一名優秀歌唱家的夢想。然而不到兩個月宣傳隊就解散了,華麗的舞台變成了每天5公裏負重越野、淩晨2點換班站崗的人生磨煉。“我22歲之前的人生很單純,天生一副好嗓子,從小就想站在舞台上……但後來卻成了遼寧省軍區的一名警衛戰士,站崗、訓練,生活雖然艱苦但卻很充實,為我今後做人做事奠定了重要的基石。”作為戰士出身的軍旅歌唱家,佟鐵鑫始終把為戰士歌唱當作自己的天職,曾六次榮立二、三等功。30多年來,佟鐵鑫無數次奔赴邊防軍營、海濱哨所、高山雷達站,手拉手、肩並肩地跟戰士們一起歌唱,用歌聲鼓舞、激勵他們,並使自己得到淨化和升華。
1979年,入伍三年之後,佟鐵鑫在父親的指導下考入空政歌舞團擔任獨唱演員,從而開啟了自己輝煌的藝術生涯。佟鐵鑫的歌聲具有金屬般的磁性和穿透力,中低音區渾厚深沉、流暢抒展,高聲區剛勁豪放、暢達華美,在國內像他這樣能橫跨兩個音域的歌唱家十分罕見。盡管幼承家學、天賦異稟、事業順暢,但佟鐵鑫卻養成了從容淡定、甘於平凡的性格,這不得不歸功於家庭環境的影響和父親的嚴格要求,說白了,就是底子打得好,無論是在音樂還是做人上。知子莫若父,佟笑夢為兒子在音樂上取得的成就深感自豪和欣慰,他直言自己早就唱不過兒子,“鐵鑫很努力很刻苦,我們錦州人平仄不分,小時候鐵鑫苦練發音和咬字,每一首歌都要求自己做到聲情並茂、字正腔圓。許多人都說隻要鐵鑫唱歌就用不著打字幕。以情動人是鐵鑫演唱最大的特點,唱響了容易唱柔了難,感情細膩這方麵我就不如他抓得好,比方說《夕陽紅》,我就唱不到他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