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江淮告急(2 / 2)

朝上眾人齊齊望向了田令孜和李傑二人,這兩個人不話,其他的朝臣哪裏敢多言,江淮高駢一直對李儇忠心耿耿,縱然他田令孜眼饞這塊肥肉,也伸不進自己的手腳,所以江淮之地並沒有他的心腹黨羽,這個時候他微微閉上了眼睛,這個動作代表著,此時他並無意見。李王爺也將手輕輕的垂下,江淮同樣也沒有他扶植起來的勢力,一時之間,朝堂竟然鴉雀無聲了起來。

“皇上,微臣以為,揚州刺史楊行密可以擔此節度要職。”段明玉終於出了列,雙方對此都不報看法,那麼,一眾官員便可以出自己的看法了。

按照段明玉的後世經驗,楊行密後來會成為江淮霸主,誅滅孫儒,以揚州為中心,一統江淮數十州,後來的南唐政權就是竊據了他的江山。

“臣有異議,楊行密乃一州刺史爾,擔當如此要職,恐怕有負聖望。”田令孜眉頭一揚,上前啟奏道,不管怎樣,七王爺的意見,就是自己的反對意見。這就是他老田的宗旨。

“那麼田相爺可有更好的人選,江淮數揚州最盛,人口,兵力,財力皆算上等,有此人率揚州重兵,再聯絡各州,唯此江淮可保。”段明玉亦上前辯駁道。

“陛下楊行密資曆尚淺,並非最佳人選。”田令孜一開口,他的爪牙們紛紛舉手讚成,隨聲附和。

“非也,揚州兵精糧足,又據長江險,楊行密此人可堪重用。”七王爺拿著象牙板,也加入了爭辯當中,七王爺一黨的官員自然不會袖手旁觀,一時之間,朝堂亂成了一鍋粥,紛紛麵紅耳赤的辯駁了起來。

“夠了,朕看你們也議不出更好的人選來,那就楊行密吧,退朝……”李儇最吃不住的就是這種猶如吵架的場景,頓時拍板,倉惶而逃,眾人麵麵相覷,田令孜一黨隻得悻悻的退下了。

江淮乃江淮數千裏的長江,源自青海,穿越三峽,過荊襄,跨江漢,連通吳越,氣勢磅礴,浩浩蕩蕩。寬闊浩渺、深不見底的長江下遊,隻有兩處易渡的渡口,一個是采石渡。一個是瓜洲渡。

兩者之間,便是千古金陵…

金陵據山為城,臨江為池,持長江為塹,倚山河之險,是少數幾個讓人一看就有王者之氣的帝王之都。然而,定都於此的王朝卻個個,短命。據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金陵的風水太好,早已經被人破壞殆

傳戰國時候,便有方士看出此地王氣極盛,遂獻計埋金以鎮王氣,於是楚威王令人鑄造了一具金人,埋在現如今的金陵城中獅子山的寶塔橋旁,並在石頭山上建築金陵邑以鎮王氣,金陵之名由此而來金陵就在揚州境內,而揚州在江淮又是經濟,政治,軍事中心,所以金陵屬於中心當中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