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渡相截功(1 / 2)

張老爺子轉身從箱子裏拿出兩本書,放在桌上,一新一舊。新的那本明顯就是現在的東西,而舊的那本,看紙張顏色很是有些年頭了,不知是什麼時候的產物了。

張老爺子對我說:“這本新的,是我最近專門為你複印的,上邊有我的注解,是按照我的理解寫的,至於對不對就靠你自己去辨別了。你拿去看看,感不感興趣。這本,”說著指了指那本舊書:“其實也不是真本,是我小時候臨摹的,有五十多年了吧,也送給你。年頭太多,再加上那時筆墨質量的事,複印的這本可能有的地方不清晰,你就對照臨摹本。這臨摹本盡量少用,因為放的時間長了,紙張老化發脆,容易損壞。”

我點點頭,拿起那本複印本,輕輕翻開看著。

裏麵有文字解說,也有圖畫,但不論解說還是圖畫,都顯得略有雜亂和粗糙,與現在的印刷技術有很大不同。每隔幾段,還會有一些奇怪的符號,像是一個個小蝌蚪的樣子,我是一個也不認識。我馬馬虎虎的看了幾頁,竟然全沒看懂。

“怎麼樣,有什麼感覺?”張老爺子見我合上書本,就問我。

我搖搖頭,說:“一點沒懂,看來我是學不會了。”

張老爺子並不失望,而是笑嗬嗬的說:“要是這麼容易懂,也就不讓你學了。不瞞你說,我學了五十多年,到現在不及十分之一。”

我聞言大驚,說:“那要是全學會,還不得五百多年,誰能活那麼長?”

“那倒也不是,每個人情況不同,自然學起來速度不同。有的人一百年也未必能學來這十分之一,而有的人也可能十年八年就能學到五六成。比如你,身負絕技,且我探查你的身體時,覺得你的體內氣息有一絲與渡相截功相似。如果你認真練習,說不定有生之年突破到八成也不一定啊。”

“有生之年?一輩子搞到八成?那就說還是沒學會啊,這不就是說根本學不完嘍?”我不禁有些打退堂鼓。

“八成還嫌少?你是不知道這渡相截功的厲害。我仔細給你講講。”

渡相截功,成於哪一年是說不清了,但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大唐時期。最初這門功法並非產於中土,而是自西域流傳而來,經過這麼多年的傳承,後人加以改造和補充,漸漸成為了一種中西合璧的功法。

功法主要有兩大部分,一為外功,一為內功。

外功很好理解,就是講了肢體動作,或者說搏擊技巧。不同之處在於,外功沒有招式,更不連貫,不像中原武學,一招緊似一招,招招連貫,延綿不絕。外功講的內容,全是分解開的身體部位、每個關節的特殊用途和發力技巧。

與常規不同的是,書中記載的方法很是奇詭,角度刁鑽,全是從匪夷所思的部位和方向出招,且難度極大,有點類似於印度瑜伽,但比瑜伽難度更大。至於常用之方法,書中沒有一絲一毫的記載。

比如說,書中記載,如果手臂向身後斜插,彎曲向上,可以抓裂身後堅硬的物體,但前提是左手抓右邊,右手抓左邊。

對於這一招,張老爺子是領悟出來了,他比劃著給我演示,當被別人從身後勒住脖子時,練武之人通常有三種自救辦法:體力明顯強於敵人的,往往使用倒背摔,把敵人從身後經頭頂摔到身前;女子或身體柔韌性好的,會采用過頂踢,就是猛地抬腳高踢,從自己肩膀處攻擊身後敵人的麵門;最常用的一種是肘擊,用肘部攻擊身後之人的腹部和兩肋,但因肘部往複行程短,蓄力小等原因,一般很難奏效,倒像是在掙紮。

我暗想,還有兩種方法,一是無賴似的用手死命去摳勒自己脖子的手;二是掙紮著口吐白沫,等死。我心裏暗笑著,可沒敢說出來。

這三種方法,應該說都有條件限製,要麼要求身體素質明顯高於敵人,要麼要求身體柔韌性好。

這書中卻講了第四種方法:雙手後背斜插,左手抓敵人右肋,右手抓敵人左肋,雙手前拉,硬生生將敵人肋骨捏折或拉斷。

我試了一下,果然發現,如果左手抓左側,由於角度問題,根本使不上力,而左手抓右側,力氣可就大多了。練武之人一般手勁極大,一拳打折肋骨根本不算什麼,隻是這種刁鑽的角度和陰狠的招式,在武學中極為罕見。

這些奇怪動作的記載,也僅僅限於什麼角度,怎麼做到等等,對於怎麼使用,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卻沒有說明,甚至招式連個名字都沒有,就要靠所學者自己去領悟了。

這樣的招式描寫有很多,肩部、腰部、臀部、膝蓋等各個關節,連脖子、胸口、兩肋這些不易活動關節都有說明,更誇張的有一頁竟然講述了如何把嘴張得最大。這要連嘴都用上了,估計這架是非輸不可了。

內功部分,我是一點也沒看懂,隻得全憑張老爺子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