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章金公子受嚇患重病金家樓鬼祟現原形(1 / 3)

三十九章 金公子受嚇患重病

金家樓鬼祟現原形

梁群英治愈了安伯德的病,即保住了安伯德的命,又能使他繼續做知州。他們一家人由衷的感激梁群英,千恩萬謝,說了一車的感謝話。要梁群英晚一天再趕路,給他留一天的時間,要給梁群英三人備辦一桌上八珍的宴席,好好地款待一下他們。梁群英和宋祖琳惦記著進京趕考的事,說啥也不願在衡水州多住一天。廚子隻有倉促應酬,按僅有的料置辦宴席,熊掌還是安伯德從安國帶過來的,來到衡水還沒有顧得上吃,就患上了病。另一樣就是燒香豬,相豹胎,、狸唇、駝峰……這些東西他家都是沒有的,若是給他一天的空,就能派人騎快馬到有的地方備辦齊。

筵席擺在知州府花廳的西廂,有少爺和師爺相陪,其他的人一概免去。梁群英出身寒門,韓玉婉是女流之輩,他們真的沒有吃過這兩道名菜。宋祖琳對吃熊掌和燒香豬這兩道名菜卻很有雅興,見師爺拿起箸相讓。宋祖琳也拿起箸很有興致地說道:這兩樣東西燒的好了是佳肴,燒的不好一口也吃不得。這一桌席麵沒有一百兩銀子是辦不來的,承蒙安少爺的盛情,也就不客氣了。梁群英、韓玉婉學著宋祖琳的樣子拿起了箸,隨著安少爺和師爺的指點夾菜。安少爺和師爺頻頻讓酒,吃了一陣後,安少爺站起來給領群英敬酒,祝梁群英在科場上一舉高中,獨占鼇頭,梁群英接過酒盅,一飲而盡。梁群英看了一眼少爺說道:來而勿往非禮也,你父的病體雖然尚未複原,已是指日可待,他今日雖未入席,就由你代勞,我祝他早日康複,官運亨通,步步高升。少爺接過滿滿的一盅酒,說了一聲我替我阿瑪謝您了,一揚脖飲了。安少爺有轉過頭來敬宋祖琳、韓玉婉。就這樣從中午入席,一直吃到掌燈時分方罷。

第二天便是二月初四,他們因前一天吃多了酒,睡過了頭,起來時已到辰牌時刻。洗過臉,漱過口,吃過早飯,安少爺給他們備一輛車,送他們北去,安少爺坐在車上,一隻把他們送到衡水城北門。安少爺在車上囑咐梁群英他們道:隻要在衡水州的地麵上,若有誰為難您,隻要亮出我阿瑪的名字,不論是官商,百姓,地痞惡霸,都是要留麵子的。三人聽後點了點頭,梁群英和宋祖琳齊聲說道:安少爺!你也請回吧,送君千裏,終有一別。安少爺依依不舍地下了車,梁群英、宋祖琳、韓玉婉也都下了車,於安少爺互相施禮道別。

車子出了城,車把式連甩幾鞭,三匹馬拉起車子飛快地向前跑,路邊的樹木一棵一棵地被甩到後頭。天陰沉沉的,梁群英給宋祖琳說道:恐怕今天要下雨了,宋祖琳擔心地說道:天若推遲到未末,申初不下雨,我們以這樣的快發朝前趕路,今天會很早趕到獻縣的。他們坐在車子裏說這話,他們走的約有二十裏路遠近,天上慢慢地飄起雨來。一時間官道上就被雨淋濕了。騾馬的四條蹄子老是打滑。車把式想梁群英他們說道:實在對不住兩位舉人爺和這位尊夫人,天不湊巧,這車子實在不能向前趕路了。梁群英他們三個人下了車,車把式調轉馬頭,返回衡水梁群英、宋祖琳、韓玉婉被撂在半路上,三個人前不趕村,後不著店,隻得冒著雨繼續朝前趕路。

三個人順著官道,冒著雨一跐一滑地向北走去。走的約有兩三裏路,見路的西邊有一片很大很大的樹林,樹林裏坐落著一座道觀,梁群英三個人商量著,要到道觀中暫時避一避雨,等雨停後,再向前趕路。

三個人走到道觀的門前,宋祖琳用手輕輕地叩打道觀的門環,當,當,當連敲三下,口中叫道:道爺,開門來,隻聽裏頭有人答道:是誰?宋祖琳忙答道:過路的。不大一會,道觀門吱呀一聲開了,裏頭露出一個小道童來。宋祖琳連忙施禮道:我們是進京趕考的舉子,途中遇雨無法向前行走,路過寶觀,借寶觀暫避一時,待雨住後,我們還要北上。道童打了個稽首道:待我稟明觀主——我的師父。

不大一會,一位慈眉善目老道從後頭走出來,口送法號“無量天尊”,請施主到鶴軒內敘話。三個人向後頭走去,穿過大殿,隻見大殿上香火繚繞,上頭供著三清神像,中間的原始天尊,左邊的是靈寶道君,右邊的是太上老君。觀主把梁群英三人領到鶴軒內落座,道童獻茶。吃著茶,觀主講起了老子過函穀關,在函穀關留下《道德經》後,就乘青牛西去成神去了。觀主講起話來口若懸河,言辭不窮,是一位知識淵博的道士。梁群英也講了道教、佛教的淵源。到吃飯的時候,道童端上齋飯,三個人用過飯後,看了看天,雨仍然下個不停。

觀主和三人靜坐在鶴軒中無事,觀主就講起這座道觀的來曆:在後漢時期,諸侯割據,互相爭戰,這裏也出現了千裏無雞鳴的慘景。起初這座道觀裏隻有一老一小兩個道士,小道士經常走出道觀,跑到野外玩耍,每天都玩到昏天地黑也肯回來,都要老道士前去呼喚,小道士才肯回來。老道士問小道童道:你每天到外頭野玩,在這荒郊野外,到處亂跑,被豺狼野獸叼去,可如何是好?小道童卻天真的說道:怎麼會哩,我和那小孩玩得可開心啦!老道士聽了小道童的話,感到很納悶,這方圓上百裏就不曾有人家,怎會有一個小孩和他玩?這一定是傳說的千年何首烏。老道士早年就聽上輩的祖師爺說過,附近有一株千年的老何首烏已經轉化了人形,經常出來走動。現在這個給小道童在一起玩的小孩子,定是千年的老何首烏無疑,如果能吃到這個轉成人形的千年的老何首烏,就能立地成仙。

老道士一心想成仙,總想著怎樣才能吃到轉成人形的千年的老何首烏,就挖空心思的想法兒,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想出了一個好法兒。他纏了一個很大的線球,在線頭上拴了一個帶鉤的針,把拴好帶鉤針的線球交給小道童,並囑咐道,你再和給那小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時候,趁那小孩不注意的時候,就偷偷地把這帶鉤的針掛在那小孩的身上。把線球拋在地上,我有妙用。小道童把老道士的話記在心裏,第二天吃過早飯,小道童和往常一樣,又跑到和那小孩常在一起玩的地方,那小孩也跑出來和小道童在一起玩,一直玩到天黑。小道童按照師父囑咐,把帶鉤的針 掛在了那小孩的身上,小道童在師父的呼喚下返回道觀,並向師父講明,一按師父吩咐,把帶鉤的針掛在了那小孩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