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南希裏根結良緣
1950年2月2日,南希終於獲得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她的名字將首次出現在片名之前。她將要成為一個真正的明星了。那天,多爾·沙裏把她叫去,要她讀一讀劇本《你聽到的下一個聲音。的主角瑪麗的台詞。瑪麗是一個善良的中產階級婦女,有孕在身,丈夫叫喬·史密斯,美國人。
這部電影的產生,是因為有人竭力想把現在坐在家裏看電視的眾多過去的電影迷拉回電影院。米高梅電影公司的頭兒認為,拍攝一部關於上帝通過無線電廣播向“除了鐵幕後麵以外的”世界各地講述他那一套陳詞濫調的廉價影片,將激勵人們重新回到電影院。沙裏決心同公認的電影三大規律背道而馳:“說教”片使觀眾拂袖而去;宗教乃票房之忌;60%的電影觀眾是為了看聞名遐邇的大明星而掏錢買票的。《你聽到的下一個聲音》是一部由無名之輩扮演、宣揚宗教說教的影片,演員們甚至既無特製的服飾也不化妝!
“我覺得,《你聽到的下一個聲音》也許確實違背了一般規律,”沙裏說,“也許正因為我們推出一部如此強烈而新奇的影片,可以把公眾的注意力從‘誰是主角’轉移到‘講的是什麼’上麵去,從而激起人們一睹為快的願望。”他還相信,“在當前這個混亂的世界裏,這部片子可以給許多人帶來他們所需要的寬慰和滿足。”
他對這部影片惟一的懷疑是,是否應該采納他妻子的建議,由南希和詹姆斯·惠特莫爾擔任主角。“這個主意讓人一時難以適應,”他事後承認說,“這是一個真正的明星角色,而南希隻在三部影片中演過無足輕重的小角色。”他不能允許自己用有限的經費去檢驗她的能力,但還是同意讓她讀一讀這一角色的腳本。
在1920年至1955年好萊塢的黃金時代裏,米高梅電影公司造就出的明星比好萊塢的其他製片廠多得多,但是沒有人知道該公司創造明星的確切秘方。“我們知道一顆新星將要誕生,但是隻知道這是合適的人選和合適的媒介的一種難以捉摸的結合,誰也說不清新星是如何脫穎而出的。”原米高梅電影公司的導演理查德·布魯克斯表示,“當明星角色出現時,我們並不是按圖索驥地安排人選,而是選擇一個在這個角色上能被觀眾接受的演員。然後,我們就拚命工作,希望奇跡出現。有時候,奇跡果然出現了。”
南希·戴維斯清楚地知道這個主角戲是她的天賜良機,很可能從此改變她的生活;因此,她去預讀角色時有些緊張也是可以理解的。前不久,她因試鏡頭失敗而失去了《危機》一片的女主角角色,該片的男主角是卡裏·格蘭特。
“拍攝《危機》一片時,南希的試演是我見到過的最糟糕的試演。”該片副導演評論說,“她必須在胸衣外罩一件綢襯衣,可是她老想著要顯示她的胸衣,結果鏡頭拍得呆滯單調。”
南希同沙裏一起走進米高梅電影公司的會議室。她在詹姆斯·惠特莫爾旁邊坐下,打開腳本,兩人開始大聲向導演威廉·韋爾曼朗讀各自的台詞。待到台詞讀完後,南希已為自己掙回了麵子。多爾·沙裏說:“經過這樣的預讀,再試演隻會浪費大家的時間。”
“南希同劇本中的人物極其相似——善良、嫻靜、循規蹈矩,身著一件12.95美元的廉價罩衫,是一個很理想的人選。”查爾斯·“凱普”·帕爾默說,他當時也在拍攝現場,因為他正撰寫一部有關這部影片拍攝工作的書。米高梅電影公司在新聞發布會上把該片稱作公司當年最不同凡響和最具刺激性的傑作之一。
根據角色的要求,她要扮演的是她的婚姻生活中的一個沉默的力量,要不動聲色地迫使丈夫說出該說的話。這個角色的特征後來被她帶進了她自己的婚姻生活之中。
“因為她必須在整個影片中扮演孕婦,而且看上去要像一周後即將臨盆的樣子,所以她同一個快生孩子的朋友一起待了不少時間,以便了解孕婦走路的姿態。”帕爾默回憶說,“排練時她穿著用繩子掛起來的孕婦墊,在導演的指揮下看上去很漂亮。她頗有主見,但是也很聽從指揮,從不與人爭執;她從來不像達斯廷·霍夫曼那樣刨根問底,說什麼‘你是什麼目的’之類的話……她和吉姆合作得不錯,但是她倆並無親密關係,在場外也絕無越軌行為。”
惠特莫爾是紐約“演員培訓學校”培養出來的,前一年曾因在《戰場》一片中精彩的配角戲而獲得“學院獎”提名。他在每個鏡頭、每次排練和每一點改動上都同南希合作共事。“我們倆都是第一次擔任主角,工作一絲不苟,因為我們對自己的事業都非常嚴肅認真。”他說,“南希決不是淺薄輕浮的女人,她在事業上是毫不馬虎的。同她共事令人愉快;她這個人和藹可親,笑起來是那樣善良和開心。她總是把頭向後一仰,從內心發出迷人的笑聲。但是,我們在場外並無交往,也從未談論過她的男朋友或類似的個人問題。盡管如此,我仍然清楚地記得她的政治觀點同我不完全一致,而且很激烈。”
經過三個星期的排練和兩個星期的拍攝,影片終於大功告成。南希打開一瓶香檳酒,向所有演員表示慶賀,多爾·沙裏則送給她一本精裝的劇本,扉頁上寫著:“你忘不了這個戲,我忘不了你。”《你聽到的下一個聲音,於1950年3月24日秘密地進行了試映,由於效果不錯,製片廠決定在曼哈頓無線電城音樂廳公映。南希的名字出現在紐約的大帳篷幕上,她興奮極了,特地拍下了一張照片,並表示:“我要永遠保存這張照片。”
“在無線電城那座巨大的甕音大廳裏放映這樣一部描寫世俗凡人的小型影片是一個極大的錯誤,因為那裏是豪華巨片的領地。”詹姆斯·惠特莫爾多年後說。
“首次放映反應就極差,因為紐約討厭這種片子,”查爾斯·帕爾默說,“一周後就停映了。”
公眾的評論眾說不一,大多數人對多爾·沙裏拍攝這部廉價宗教說教片的良好願望表示讚賞,但是認為這不是一部傑出的影片。《紐約人》批評它是一部“漫無中心的傷感之作”。《紐約時報》對它的印象也不佳,但是稱讚詹姆斯·惠特莫爾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認為南希·戴維斯“扮演的即將臨產的妻子的形象歡快而妥貼”。
這部電影使南希獲得了“克利斯托弗獎”,以表彰她“在精神價值上的創造性工作”,但是這並沒有使她成為明星,因為她並未能超越角色。斯潘塞·特雷西評論說:“她表達出的情感單調、呆板,就像一支開心牌冰淇淋,緊緊地凍在木棍上,隻聞到一種香草味。”
“她從未煥發出才華,就像瓊·阿利森一樣,永遠也成熟不起來。”多爾·沙裏說,“她更像一個和藹可親、誠懇精明的小學教員。”
“她根本不具備那種語言難以表達的明星氣質,”查爾斯·帕爾默認為,“那種明星所特有的孤芳自傲、目空一切的氣質。”
對她來說,隻有一個人的意見她最看重。1950年12月12日,她要他陪她一起去參加首映式。“我叫她把戲裝送到洗衣店裏去,然後把取衣票扔掉,”羅納德·裏根多年後說,“但是,我同時也告訴她說,她可以回家去了,把行李打開,因為在相當一段時間裏她將要待在這裏。”
這是羅納德·裏根和南希·戴維斯首次在公開場合下讓人拍照,他倆的照片出現在各種電影雜誌上。這對南希具有重大意義,因為當時她正不遺餘力地同裏根的前妻簡·懷曼的陰影作鬥爭。裏根於1949年7月18日同簡離異,離婚使他深陷於痛苦之中。在這以後的一年裏,他仍然不斷地給她送去鮮花,還給她送過一隻長卷毛狗,並且經常到拍攝現場看望她,試圖重新贏得她的愛情,使她回到自己身邊。他甚至還陪同她和她的精神病醫生拉爾夫·“羅米”·格林遜參加過幾次會議。他對記者說他仍然愛他的妻子,“我相信我們屬於彼此,並且終將白頭到老。”
他們1940年結婚。他對這個性情急躁、喜怒無常的女演員如此癡情,以至當她與《約翰尼·貝林達》一片中她的搭檔、男主角盧·艾爾斯產生私情時,他竟公開表示允許她這種不正當的行為。“她是個非常熱情奔放的人,但同時又是個出色的妻子。那件事使她迷惑不安。”裏根說,“她的問題在於沒有學會把工作同個人生活區別開來。在目前情況下,簡非常需要放縱一下,我想讓她得到滿足。”
然而,簡·懷曼所需要的遠遠不是“放縱一下”;她想的是擺脫自己的婚姻,投向她所說的“美國第一號天真無邪的好好先生”的懷抱。他們身邊的人都知道,她對她的生活現狀抱有難言的厭惡情緒,裏根親昵地稱之為“小圓鼻子小姐”的她,對丈夫喋喋不休的習氣早已無法忍受了。
“簡是個相當高明的廚師,所以我常常去他們家串門兒,”《金石盟》中裏根的搭檔和女主角安·謝裏登說,“羅尼是一個棒球迷。一次,收音機中正轉播一場棒球賽,他立刻給我們作起現場解說來了。到第四回合結束時簡對他說:‘羅尼,請停下。安妮對棒球不感興趣。’但是他卻一口氣講解完了全部九個回合。”裏根曾在艾奧瓦州得梅因的WHO廣播電台當過現場體育播音員,妻子的反對意見他竟充耳不聞。她說過,他總是嘮嘮叨叨個沒完,就連睡夢中也在演說。
“我記得有一次我問羅尼幾個簡單的問題,他卻回答得既仔細又有條理。”瓊·阿利森回憶說,“他剛向我解釋完一件什麼事,簡就俯過身來對我說道:‘別問羅尼現在幾點鍾,否則他肯定會給你講述手表是怎樣製造出來的。’”
懷曼曾告訴格雷戈裏·佩克:“我再也無法忍受看那部該死的片子《金石盟》了,一次也不行!”她要求裏根不要再放這部影片。裏根在這部片子中扮演第二主角的角色。從1942年起,他就在他們夫婦舉辦的每次晚會結束前給客人放映這部影片。記者吉姆·培根曾問她對裏根作為一個情侶有何評價,懷曼回答說:“他在床上的表現同在銀幕上的表現相差無幾。”
隨著裏根在電影事業上的衰落(裏根自稱:“我是乙級演員中的埃羅爾·弗林”),他對電影政治越來越感興趣。他對電影演員工會工作的極端熱情使簡·懷曼非常厭煩,不時引起她歇斯底裏地發作。“我記得在一次電影演員工會會議上,工會主席羅尼沒完沒了地講著同一件事情,”原工會理事會成員羅斯瑪麗·德坎普說,“簡實在聽膩了,站起來大聲叫道:‘噢,羅尼,看在上帝的份上,閉嘴!見你的鬼去吧!’”
南希·戴維斯決心撫慰裏根受到的創傷。她傾聽裏根的高談闊論,仿佛欣喜若狂;她觀看他演的電影,顯得如癡如醉;她對他說,她很欽佩他從事的電影演員工會主席的工作,並願意成為這個組織中的一個積極分子。裏根對他的阿諛奉承感到飄飄然;作為回報,他在1950年7月建議由她接替瓊·考爾菲爾德擔任工會理事會成員之職。
電影演員工會的正式記錄表明,當這個動議提出並得到附議後,又有人提出這位米高梅電影公司的小影星不足以擔任理事會成員的重任。“意見表明,在目前情況下工會所需要的理事會成員要有足夠的‘名氣’,戴維斯小姐在繼續從事電影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將具有更大的價值。因此,動議被否決了。”
南希對此表現出極大的失望,以致裏根又找到李·鮑曼,求他在下一次出現空缺時再次推薦南希。第二次動議獲得了一致通過,南希被任命為理事會成員,任期30天,至1950年11月年度選舉前為止,屆時再提名她送交工會候選。競選提名共14人,其中10人當選,南希落選了,但裏根設法讓她得到了補缺任命,接替羅伯特·瑞安任理事會成員,任期至1951年11月屆滿。到她任期屆滿時,她終於當選為任期三年的理事。“後來我們投了她的票,”羅斯瑪麗·德坎普說,“但隻是看在裏根的份上。”
南希進入電影演員工會理事會意味著她將定期見到裏根,如果沒有每星期一晚上的例會,這場求愛戲恐怕早就演砸了。裏根為了盡力忘掉自己的妻子,開始同好幾個女人接觸。在此後的兩年中,南希隻是她們之中的一個而巳,這使她十分懊惱。這些人包括阿黛爾·傑根斯、凱·斯圖爾特、魯思·羅曼、莫尼卡·劉易斯、彭尼·愛德華茲、安·薩森、伊夫林·奈特、多蘿西·謝伊、佩吉·斯圖爾特和派拍·勞裏。
她們大多數至少比他年輕10歲,有的是好萊塢的個影星、歌星,有的是模特兒或美容師,真正名副其實的明星有帕特裏夏·尼爾、多麗絲·戴和朗達·弗萊明。據同他一起主演。夜複一夜。的維韋卡·林德福斯回憶,他們倆談話的主題除了性沒有其他內容。“我記得他說過:‘下午洗完淋浴後性欲最佳。’說完後他又有點尷尬地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