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陰險的人(1)(1 / 3)

用笑臉換取他人的性命

有一則故事說有位馬屁專家,因為拍馬屁拍出了名,連陰曹地府裏的閻王都知道他的大名。這個人死後見閻王,閻王拍案大怒:“你為什麼專門拍馬屁?我是最恨這種人的!”馬屁鬼叩頭回道:“因為世人都愛聽恭維話,喜歡被人吹捧,不像大王您這樣公正廉明,明察秋毫,人世間的官僚若都像您這樣好,誰還敢說半句恭維的話呢?”

閻王聽後,連說:“是啊是啊,諒你也不敢!”講這個故事並非要說馬屁精,而是想說,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無法輕易拒絕迎上來的笑臉,就連閻王也不例外,不知不覺已被馬屁精恭維得上了套了,而自己還蒙在鼓裏。

在這方麵蔣介石可以說更是高人一籌。

蔣介石給部屬寫信,除了一律稱兄道弟外,還用字號,以示親上加親。因為他很懂人情世故。

蔣介石不僅熟記部屬名號、生辰、籍貫,而且對其父母的生日也記得很準,往往在他提起某將父母的生日時,使該將受寵若驚,十分激動。第十二兵團副司令官雷萬霆調任他職時,蔣介石召見了他,蔣介石說:“令堂大人比我小兩歲,快過甲子華誕了吧!”雷萬霆一聽,眼淚都快流出來了,顫抖著說:“總統日理萬機,還記得家母生日!”

蔣介石說:“你放心吧!到時我會去看望她老人家,為她老人家添福增壽。”

雷萬霆自然就死心塌地地成了蔣的心腹。

當杜聿明在徐州為蔣介石打仗賣命時,蔣介石從小本子上查到了杜母生日,他立即命令劉峙在徐州舉行儀式,同時又令蔣經國親赴上海,送去了10萬金圓券的壽禮,並且在上海舉行隆重的儀式。這個消息傳到徐州,杜聿明十分吃驚,因為陳誠因病去台灣療養,蔣介石才批5萬!

蔣介石如此厚待杜聿明無非是讓其為他拚命死戰。蔣介石對部屬真可謂用笑臉換他人的性命,愛官的給官,愛錢的給錢,愛地盤的給地盤。像陳布雷這樣不愛官、不愛錢的舊知識分子,他就區別對待。在陳布雷50歲生日時,為陳書寫“寧靜致遠,淡泊明誌”八個大字,並附書:

“戰時無以祝壽,特書聯語以贈,略表敬慕之意也。”

蔣介石這一招起到很好的效果。“寧靜致遠,淡泊明誌”八個字出自諸葛孔明的名言,陳布雷接到蔣介石親書的這八個字,感慨萬千。他常說:“蔣先生給我這八個字,使我特別感動!淡泊為立身之本,寧靜為處世要著,淡泊則與世無爭,寧靜則堅忍不拔,和我平日自勉正直平凡相表裏。能守正則不致為環境所左右,他物所引誘,自然寧靜;甘平凡,則透徹了解本身之能力誌趣,以謀對國家社會作適當的貢獻。”

平平淡淡的八個字,使陳布雷認為蔣介石對他“知其最深”。

士為知己者死,這是古代知識分子的信條。陳布雷正是奉行這一信條,兢兢業業為蔣介石效力,在蔣家王朝日落西山時,陳布雷以自殺表示他對蔣氏的忠誠。

即使在遺書中陳布雷還說:“布雷追隨二十年,受知深切,任何痛苦均應承擔,以期無負教誨。……我心純潔質直,除忠於我公之外毫無其他私心。”

雖說“士為知己者死”是知識分子的理想,但是也得是找一個明主吧,像蔣介石這樣的人,對你好言好語,恩遇有加,無非是讓你替他賣命,結果自己不能善終,所以,遇到這種人還是小心點為妙。

生意場上無朋友

1969年,日本決定發展摩托車,經過反複討論還沒有定下最佳方案,他們走出去搜集有關技術情報。就這樣,日本1200餘名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出發了。

“我們日本要發展摩托車,有可能請你設計,也可能向貴廠訂購產品。不過,請先介紹一下貴廠摩托車的優點,並讓我把樣品帶回去好讓我說服我的上司。”這些日本人每到一個工廠就這樣詢問、懇求廠主。

在日本人極誠懇、友善的態度下,這些工廠主十分高興,無保留地把最先進的技術告訴了他們,有的還把日本人帶到車間、實驗室參觀。

短短的一年內,1200餘名日本人走訪了全球80多個工廠,並帶回了100多輛各類先進的摩托車。日本人將這些技術、樣品、資料整理、研究,集中優點,重新設計,並建立了自己的工廠。

兩年後,一種輕便、省油、耐用、便宜的摩托車問世了。這時,被日本人“訪問”的廠家才猛然醒悟。可惜,太遲了!

看了這個故事,你掌握了識破“笑麵虎”進行商業間諜活動的一招———走訪、聘請、訂購,即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此招是誘導別人按正常的商業活動原則來判斷對手的行動意圖,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竊取技術的人往往製造一種友好的氣氛來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與以“做一筆大生意”為誘餌相比,“笑臉”不過是小巫見大巫罷了。

蘇聯人常常要求美國公司提供技術方麵的詳盡資料,或讓蘇聯“專家”進行“考察”,理由是他們需要了解美國公司的技術是否先進,然後才能談生意。可是,一旦他們取得足夠的技術資料,就隨便找個借口使交易告吹,或頂多隻做一筆小買賣敷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