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都不要推心置腹地把你的隱私告訴“小廣播”們,否則這就好像在你身邊埋了一顆地雷,沒爆炸的時候風平浪靜,可假如有一天爆炸了,你就徹底完蛋了。
說閑話的人嘮嘮叨叨
有些說閑話的人還有另外一個毛病,就是無論大事小事都不厭其煩、嘮嘮叨叨說個不停,這些人遇事沒主見,做不了決定。他們往往心態不穩定,碰到點事就慌成一團,還畏首畏尾、感情用事,在小處計較的地方特別多。
和這種人相處,不能像《大話西遊》 裏的孫悟空一樣將這些人一棒子打死,而是要講策略。
這種人因為實在太囉嗦、太嘮叨常常擁有“囉嗦大哥”的稱號;以前看《大話西遊》,總覺得聽唐僧說話的小妖不惜上吊自殺來逃避,都是誇張搞笑的手法,但是如果真有這麼一個嘮嘮叨叨的人在你身邊轉來轉去,你才知道那原來是超級寫實。應該說,這些人不壞,除了有些嘮叨、有些小氣、有些瑣碎以外,還算不錯。但是,這些人真的很讓人受不了,以下就是一位朋友的真實經曆:
我就曾經遇到過這麼一個人,其實這位大哥不過30出頭,嘮叨起來卻活脫脫像即將知天命的家庭婦女,所以我們就管他叫“囉嗦大哥”。
“囉嗦大哥”畢業於國內最負盛名的大學,並且成功地被高幹之女“相中”,很快就結了婚,一直隨嶽父嶽母生活,在家裏屬於絕對被領導地位,發表意見的機會極少,可是一見到我們,話語就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不管你搭茬不搭茬,他都一定要說;不管你跟誰說話,不管你們討論什麼話題,公事還是私事,他都一定要插嘴,哪怕與他毫不相幹。短短的時間,我們已被迫熟悉了他們家的光榮曆史、嫡係旁係三代內的親屬以及各種姻親的詳情,更了解了他從小到大的成長曆程,雖然我們不愛聽可總不能塞上耳朵。
本來我們辦公室氣氛融洽,工作閑聊兩不耽誤,愉快合作的同時,還不時有人妙語生花,工作得很開心。自從“囉嗦大哥”來了,慢慢地風氣大變,同事和朋友間竟然很少談話。
一天早晨“囉嗦大哥”語驚四座:“唉!最近我老婆對我很冷淡啊!”辦公室裏結婚的和沒結婚的全都愕然,不敢笑,也不知該如何做答,隻好盡在不言中。“囉嗦大哥”卻不肯罷休,一邊嘮叨一邊上網,恰好公司網站無法登錄,他轉頭問我:“公司網站怎麼不能上了?”
我毫無思想準備,愣了一下才半開玩笑說:“這個?
不是我幹的啊。”
他卻是責備的口氣:“你看看,現在不能上了!”
一個網絡工程師問我這樣的問題,我隻怪自己運氣不好:“網絡繁忙是常有的事情,可能一會兒就好了吧。”
他看我不肯回話,馬上嘮叨起來:“我跟你說,不是我小氣,昨天人事科那邊的小劉碰到我,說跟我借十塊錢,大家是同事,我當然不能不借了!不就十塊錢嘛,給他也沒什麼,可既然他說借,那就是借了,早上我遇到他了,他好像忘了這事了,你說我心裏能舒服嗎?”
連我都開始不舒服起來———頭痛,腦袋裏開始嗡嗡作響,別的同事也開始行動,開音箱的開音箱,戴耳機的戴耳機。“我要聽音樂了。”我歉意地笑笑,把耳機塞緊些,並將聲音開到最大。如果我注定要被聲音謀殺,請用音樂殺死我吧。
午飯的時候,“囉嗦大哥”在飯桌上又把那十元錢的憤慨對大家重複了三次,以至於我們都隻吃了平時的幾分之一。下午部門例會,會上部門經理講話,會議室裏同事們全都蔫蔫的,不肯發言。部門經理平時一貫強調我們要尊重“囉嗦大哥”,不相信我們傾訴的苦處。這位大哥這次不負眾望,在會上嘮叨十元錢事件五次之多,最後不僅是各位同事麵色蒼白,腦袋發漲,連部門經理也不說話了。兩手抱了腦袋沉默了一會兒後,終於開口說:“求求你,大哥,別再說了。”
我實在對這類人報以萬分的憐憫,但是也確實讓我頭疼。對這類人,情感上要理解,因為他們的心理較為脆弱,承受能力有限,要理解他們,不要妄加指責,而應冷靜對待。
不要發怒,盡量以冷靜的微笑應對他,既表示尊重,又使其不知你底細,做到少講或不講。
令其信服,當他嘮叨時,作出有力的回答,令其口服心服,他便會言聽計從,不再發話了。
對待這種人的壓軸辦法就是沉默。對他不理不睬,讓他自討沒趣,時間一長,他自然不會再粘你。
不講理的說閑話人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人們的自身素質也越來越高,但是社會上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講理的“刀子嘴”,我們的周圍也存在不少這種不講理的朋友。
不講理的“刀子嘴”不見得都長著一副凶神惡煞的麵孔,也不見得對誰都是橫眉冷對的樣子,他們的不講理是通過一係列言行表現出來的,那麼不講理的“刀子嘴”,具體表現有哪些呢?我們來看下麵一個實例:
某個炎熱的夏季,一輛無軌電車進站,乘客不等車上的人下完,便一窩蜂地往上擠。突然,“嘩啦”一聲,一塊玻璃被一個中年男子弄碎了。
售票員對他說:“玻璃弄碎了,你賠!”
中年人反問:“為什麼要我賠?”
售票員說:“損壞人民的財產應當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