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裝修白宮盡豪華(2)(2 / 3)

雪莉·沃特金斯是裏根夫人許多位秘書之一,她回憶說:“總統授予他那個獎章時,抗議的呼聲強烈得嚇人。我接聽了許多許多老百姓打來的電話,他們全都說他(西納特拉)是個專幹壞事的歹徒,是個黑手黨成員。有關這件事的來信多極了,信裏的意見也都一致。白宮工作班子為了回答這些信件特意專擬了一份回信稿,印了一大堆同樣的回信,要用時填上收信人地址、姓名、日期,就直接寄出去了。最後,工作班子就此事還專門給裏根夫婦打了一個報告。”

對於這一片抗議的浪潮,第一夫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她說:“有好多別的從事娛樂職業的人都得過這種勳章——比方說格雷格·佩克,丹尼·凱,天哪,還有誰來著?還有吉米·卡格尼。弗蘭克應該得到這個榮譽,他為慈善事業做了那麼多工作——有好多事情人們根本就不知道。如果你能夠利用自己現有的地位和權力使你的老朋友得到他所應得的東西,為什麼不給他?老朋友對我來說太重要了。要知道,我和我丈夫都活不了很多年了,也沒時間重新開始與人建立這樣深厚的友誼了。”

第一夫人雖然傾心迷戀於這位歌唱家,她同時也極其關心、重視自己的形象。所以,她總是努力試圖拉攏一些新聞界的人物,如巴巴拉·沃爾特斯。而每當西納特拉出言不遜侮辱這些人時,她就感到很不舒服。西納特拉把沃爾特斯稱作“巴巴·哇哇”。以嘲笑她口齒不清。一次他說:“你聽過那婆娘說話嗎?她說‘列一列一列車’還有‘我愛小肚肚(我愛小兔兔)’什麼的。她簡直連基本吐字發音都得從頭學起。”第一次見到《華盛頓郵報》公司的老板凱瑟琳·格雷厄姆時,他居然對她說,她的報紙是一堆破爛,而她的衣服也是一堆破爛。社會閑話專欄女作家利茲·史密斯在紐約公開與另一個女人住在一起,西納特拉把她叫作“列茲”·史密斯,他說:“大部分小妞都朝思暮想著有一天自己能跟伯特·雷諾茲相好。可是老列茲呢?她想的是戴比·雷諾茲。”

在她丈夫康複療養期間,第一夫人盡她所能地將會見他的人數限製到了最少的程度,她甚至不讓副總統會見總統。喬治·布什當時說:“他現在最最需要的莫過於休息了,而我想裏根夫人是下定了決心讓她丈夫休息好。她這樣做太正確了。”

吉姆·布雷迪與裏根總統同時負傷,他雖然沒有被打死,但是大腦受到了終生損壞。南希拒絕邀請布雷迪參加在白宮舉行的任何社交活動。後來,她得知有一部布雷迪的傳記即將發表,書中將要對她這種漠不關心、鐵石心腸的態度提出嚴厲批評。這時她才急忙向布雷迪提出了來白宮出席一些活動的邀請。雖然布雷迪從前的副手拉裏·斯皮克斯已經接管了他的全部工作,南希還是支持白宮繼續以新聞秘書的名義出全薪雇用布雷迪。但是,布雷迪由於大腦受損,平常總是咧著嘴,有時還會突然嚎哭一陣。因此南希在他附近會感到很不舒服。看到布雷迪那副樣子,她就會想到發生在她丈夫身上的那件事情,這在感情上對她來說太痛苦了。

槍擊事件發生的那一天,南希曾經在醫院裏看望了布雷迪的妻子薩拉·布雷迪。後來,當她們的丈夫同時在手術室裏做手術時,這兩位妻子坐在一起等待結果。幾個星期以後,她們都應邀參加了一次大型晚宴,並被安排在同一張餐桌上。南希那時尚未擺脫槍擊事件對她的刺激。她在那裏大談特談他自己因為總統遭到槍擊而如何痛苦,她自己如何至今還沒能恢複心理平衡等等,別人根本沒有多少參與談話的機會,隻能聽她說。她簡直就像根本沒看到薩拉·布雷迪也在場一樣,而薩拉的丈夫當時還沒有脫離危險。

第一夫人每天都收到一份總統當天活動日程的副本,還有由白宮新聞辦公室綜合整理出來的一大包當天的新聞剪報。這兩份東西她每日都認真地閱讀。裏根出院後回到白宮養傷不幾天,她在剪報中看到了一條消息,裏麵說賓夕法尼亞大學有個學生在校刊上發表了一篇專欄文章,說他希望裏根總統會因槍傷不治而死亡。看到這條消息,她怒不可遏,馬上打電話找司法部長威廉·弗倫奇·史密斯,要求司法部出麵對那個學生提起公訴。史密斯告訴她,作為司法部長,他不能對那個學生采取什麼措施,因為該學生的文章雖然令人氣憤,卻並不違法。

一位曾經給邁克·迪弗作過助手的人士說:“得到這種回答後,她就開始給邁克打電話,要求他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向新聞界說那孩子的壞話之類。我想,應該說她有充分的理由對那個學生寫的專欄文章感到憤慨,但是她完全不能理解為什麼不能把他抓起來。她從來就不能忍受任何一點批評意見。”

一次,生活顧問專欄作家安·蘭德斯在首都華盛頓一家電視台的節目中露麵。她批評裏根政府削減職業培訓方麵的資金,認為這種作法會加重目前的失業問題。第一夫人觀看了這期電視節目。當天晚上她在白宮有一項活動,在門口歡迎前來參加的客人時,她恰好看到這位女作家也排在隊伍裏。

南希對蘭德斯說:“今天早上我在電視上看到你發表談話。我想告訴你,你對一些最新的情況還沒有足夠的了解。”她給這位專欄作家講述了總統準備向議會提出的“聯合職業培訓法案”。第二天又派人給她送去了有關這一法案情況的詳細資料。安·蘭德斯後來特意在報上發表了一篇專欄文章,對這一法案大加讚揚。

紐約州民主黨眾議員托馬斯·唐尼是第一批因觸怒第一夫人而最終遭到她凶狠報複的人之一。參眾兩院的議員都有一種特權,就是可以得到一種特別參觀券,用以組織本人所在選區的選民團體參觀白宮。當第一夫人拒絕讓一個來自唐尼所在選區的童子軍小隊持特別參觀券進入白宮後,唐尼提出了抗議。這位眾議員對新聞界說,裏根夫人的辦公室通知他,夫人不鼓勵組織小孩子們參加特別參觀活動,理由是孩子們不能欣賞白宮裏那些藝術品和地毯。因此她覺得孩子們能參加為一般公眾開放的每次時間很短的參觀也就行了,他們沒資格參加特別參觀活動。第二天一早,總統夫人在她每天必讀的由白宮新聞辦公室編輯的新聞綜述中看到了唐尼眾議員的這番議論。她馬上想辦法讓白宮辦公廳停止向唐尼選區的選民發放特別參觀券。甚至連每個議員辦公室照例每星期都會領到的普通參觀券也不再發給唐尼了。

邁克·迪弗對《紐約每日新聞報》記者說:“議員先生應該就他對第一夫人所作的人身攻擊公開道歉。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把裏根夫人牽扯進來,利用新聞發布稿的方式對她進行攻擊,是極其不正當的。”這位第一夫人的總管家非常清楚地表示,如果議員拒不公開道歉,那麼他就別想再領到參觀券了。身為眾議院籌款委員會成員的唐尼議員拒絕道歉,並指責白宮方麵對他搞政治報複,還說白宮方麵氣量小,而且愚蠢得令人目瞪口呆。他所提出的為他選區的選民安排參觀白宮活動的申請,接連八個星期遭到回絕。直到他最終想辦法和第一夫人達成了某種諒解以後,才總算又領到了參觀券。最後,雙方誰也沒有作出公開道歉。但是,經過這番較量,有一位眾議員徹底領會了羅納德·裏根寶座後麵權力的份量。

對於華盛頓的其他人來說,還得再過好幾年以後,他們才會意識到第一夫人對她丈夫的政府有多麼驚人的影響力。由於南希的授意和唆使,許多政府高級官員被解雇或強令辭職。第一個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任理查德·艾倫在1982年1月被迫去職,原因是替她收下了某日本雜誌采訪她後給予的酬金而造成了不良影響。後麵接下去還有:

第一夫人的辦公室主任彼得·麥科伊於1982年1月去職,原因是未能扭轉她在公眾麵前的反麵形象。

總統助理喬·坎澤裏於1982年2月去職,原因是將兩次公務晚餐的帳單先後拿到白宮和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去各報銷了兩次。他還曾經從銀行業的朋友那裏接受利率低於市場標準的購房貸款。

國務卿亞曆山大·黑格於1982年7月去職,原因是太易激動和在搭乘“空軍一號”專機時總是要求坐最好的座位。

美國駐英國大使約翰·路易斯於1983年去職,原因是在福克蘭戰爭期間未在倫敦任所。

白宮攝影師卡爾·舒馬赫爾於1983年5月去職,原因是將一卷已經拍攝過的底片當作新的重新使用,造成雙重曝光,膠片作廢。而其中有幾張弗蘭克·西納特拉的照片是南希本來打算送給《華盛頓郵報》的。

內政部部長詹姆斯·瓦特於1983年10月去職,原因是他的政治觀點過於保守,而且他還曾經禁止“海灘少年”搖滾樂隊在白宮附近的林蔭道上舉辦演唱會。

第一夫人的講話撰稿人莫娜·查倫於1985年去職,原因是她不夠恭順。

繼任的內政部部長威廉·克拉克於1985年2月去職,原因是他的政治觀點過於保守,而且第一夫人和邁克·迪弗都不喜歡他。

美國駐奧地利大使海倫·馮達姆於1985年8月去職,原因是她乳溝太深且又喜暴露;她的丈夫人數也過多。

新聞秘書詹尼弗·赫什伯格於1985年9月去職,原因是她的長相過於漂亮。新聞界對她的報道比對第一夫人的還多。

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瑪格麗特·赫克勒於1985年12月去職,原因是離婚鬧得烏煙瘴氣。

第一夫人的第三任辦公室主任李·費爾斯坦蒂格於1986年2月去職。這份差事他隻幹了4個星期。他去職的原因是管不好“媽咪”的帳。

白宮藝術珍品管理人克萊門特·康格於1986年4月去職,原因是不夠恭敬。

美國駐梵蒂岡教廷大使威廉·威爾遜於1986年5月去職,原因是擅自以個人身份去利比亞與該國領導人穆阿邁爾·卡紮菲進行私下談判,因而使裏根政府感到非常尷尬。

美國駐西班牙大使托馬斯·恩德斯於1986年8月去職,原因是傑裏·茲普金聲稱這位大使的妻子對第一夫人不十分尊重。雖然恩德斯夫人對這種說法予以否認,恩德斯依然未能保住職務。

第一夫人的項目主任肯。貝倫於1986年9月去職,原因是他過於自我表現。

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凱西於1987年2月去職,原因是在伊朗門事件渴發出來以後的調查中,他沒有主動站出來替總統背黑鍋。

白宮辦公廳主任唐納德·裏甘於1987年2月去職,原因是對第一夫人大不敬。

白宮攝影師特裏·阿瑟於1987年7月去職,原因是第~夫人出訪威尼斯前,曾派一組工作人員先期前往做準備工作,而阿瑟曾戲稱他們為“南希的海軍艦隊”。

白宮攝影工作主任比利·沙迪克斯於1987年7月去職,原因是按照第一夫人的衡量標準,沙迪克斯不夠稱職。

白宮高級廚師喬思·希爾於1988年豆月去職,原因是他對第一夫人組織的沒完沒了的宴會前試嚐活動缺乏熱情,不能完全讚賞。

1987年,圍繞著白宮辦公廳主任裏甘辭職一事,發生了大規模的爭議。隻是在這件事發生以後,一般人才開始懷疑到,第一夫人可能一直在搞一些微妙的幕後活動,影響了政府的日常工作。在這以前,第一夫人一直能夠把自己裝扮成總統的恩愛妻子,一個對政府政策絲毫不感興趣的人。

保羅·韋裏奇是一位保守派共和黨人,還是自由國會基金會的總裁。他說:“剛好相反,裏根夫人對政策問題非常感興趣,以致於她和所有的問題都有直接的關係,從裏根政府對人工流產所采取的公開立場到美蘇中導條約的簽訂等等,包羅萬象。美國人民一直都不知道,他們選舉裏根作總統,而實際上卻得到了兩位總統——他們所選舉的那個男人以及他所娶的女人。最終的結果呢,破壞與國家安全有關的各項工作計劃的,還有調換內閣成員人選的,是第一夫人而不是總統。

“在我看來,如果我們未來的第一夫人將要對政府政策起決定性的作用,就像南希·裏根已經明顯做到的那樣,那麼公眾在選舉前就有權知道這一點,並有權將這一點作為自己投票的決定因素之一。在1988年的選舉活動中,我本人真的提出了這樣一個建議:就是讓候選人的妻子們同她們的丈夫一起參加競選活動。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再次出現一個南希·裏根式的人物。羅莎琳·卡特曾經出席內閣會議,這就夠糟糕的了。貝蒂·福特也曾試圖使他的丈夫對平等權利法案更加起勁一些。但就連這兩個女人也有她們的限度。她們誰也不像南希·裏根那樣,另有自己的一套外交政策。對待諸如給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裝提供援助以及給奧利弗·諾思以特赦之類的問題(她反對這兩件事),她自有一套自由派觀點,這與她丈夫的保守派觀點是格格不入的。

“裏根當總統時,如果你想找白宮辦件什麼事,那麼對於這件事所涉及的每一個政策性問題,你必須事先準備好三項策略。第一,你必須事先想好怎樣才能獲得總統的注意。第二,你一定得計劃好如何說服白宮的正副辦公廳主任。因為總統本人對於他政府中的許多事情並不十分知底,所以他的辦公廳正副兩位主任實際上起著半個總統的作用。然後,你還絕對不能忘了想方設法去對付南希,最好能事先就把她的作用抵消掉。不然的話,不管你提的是什麼建議,南希都很可能會把它破壞掉。”

裏根總統的康複療養期長達8個月。在整個這一段時間裏,第一夫人取消了她官方活動日程表上排定的絕大部分活動。僅有的例外發生在查爾斯王子於當年5月訪問華盛頓和6月訪問紐約的時候。她在白宮親自款待了王子,並在6月份專程飛往紐約,到大富翁馬爾科姆·福布斯的遊艇上與王子共進午餐,而且還在王子的陪同下,去大都會歌劇院觀看了皇家芭蕾舞團的演出。她第一次與威爾士親王見麵,是在1976年,地點是安南伯格夫婦在棕櫚泉的莊園。從那時以後,她一直對這位親王充滿敬畏。她最好的朋友貝特西·布盧明代爾聲稱,王子對南希的感覺也是一樣的。她說:“查爾斯王子可以說百分之百是南希·裏根的狂熱崇拜者。”

南希當上了第一夫人以後,有一次到倫敦訪問,由當時的美國駐英國大使查爾斯·普賴斯和他的夫人卡羅爾·普賴斯招待,住在大使官邸溫菲爾德大廈。普賴斯夫人向南希提到,她已經邀請查爾斯王子於次日下午來用茶點。第二天,王子到來幾分鍾之前,南希突然對大使夫人說,她不得為王子開門,也不得與王子共進茶點。普賴斯夫人當時都驚呆了。

她說:“我不能這樣幹。如果我不給殿下開門,那在外交禮儀上就等於打他一記耳光。”

南希·裏根回答說:“我要親自來招待他。”她一定要大使夫人呆在樓上不要下來,而由她自己一個人在樓下迎接和款待王子。

這位王子對華盛頓的訪問是在1981年5月1日,那是總統中彈負傷僅僅5個星期之後。為了招待他,南希在白宮生活區舉行了一次私人晚宴。

她的辦公室主任彼得·麥科伊回憶說:“她召集的那一小夥人都是挺有意思的。”麥科伊本人和他的妻子凱西·麥科伊參加了這次宴會。凱西出身於洛杉磯的名門豪富多恩尼家族。其他出席宴會的客人包括傑裏·茲普金、貝特西·布盧明代爾、特德·格雷伯、詹姆斯·加拉諾斯、影星奧黛麗·赫本和當時與她同居的男人羅伯特·沃爾德斯、歌詞作家薩米·卡恩、電視劇女演員雪莉·哈克、《新潮》雜誌從前的編輯黛安娜·弗裏蘭、前任駐外大使沃爾特·安南伯格和他的妻子、現任美國禮賓司司長的李·安南伯格、影星卡裏·格蘭特夫婦、威廉·巴克利夫婦、保羅·梅隆夫婦,以及查爾斯王子的朋友、倫敦銀行家羅賓·漢布羅和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