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雕刻與中國壁畫(1 / 3)

希臘雕刻與中國壁畫

希臘雕刻刻的是裸體人像。拉奧孔被巨蟒纏身痛苦不堪。“斷臂維納斯”差一點引起了一場戰爭。敦煌莫高窟的真相。中國的畫像石也是一門藝術,不容忽視。三個英雄分兩隻桃。

公元前5世紀前後,在歐、亞、非三大洲的交界處,出現了一個偉大的國家希臘。

其實,早在古代,“希臘”並不是一個國家的名稱。當時,希臘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稱為“希臘”。後來,才在這塊土地上建起了許多城邦國家。

生活在這裏的古代希臘人,享受著大自然的極大恩賜。這裏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陽光普照,沒有濃霧,沒有颶風,溫暖舒適。有人比喻為像一群青蛙圍著一個水塘,誰都舍不得離開。他們都把這個世界看成了人間樂園。有位大詩人說,我寧願被誤判死刑,也不願離開。

就在這裏,哺育了一個智慧而聰明的民族,產生了歐洲文化的第一個高峰——雕刻藝術,寫下了整個人類藝術史上最光輝的篇章。

希臘雕刻有一個很奇怪的特點,大部分都是裸體的。

當然,這其中自有道理。

古希臘的奴隸主,經常對外擴張,通過戰爭來增加財富。戰鬥,需要強健的體魄。於是,所有的男子都要接受軍事訓練,隨時準備應召,參加戰鬥。

頻繁的戰爭,迫切需要壯實的青年男子。所以,在整個古希臘時期,經常通過競技來選拔人才。競技的時候,大家都是赤身裸體的。每逢節日,各城邦都舉行大規模的選拔。那些最有力氣、身手最靈活的青年,就被公認為社會的英雄,並且會受到全社會的崇拜。

由於希臘的氣候四季如春,陽光明媚,這些運動健兒們,不僅在競技場上裸露身體,還常常在舉行迎神遊行時,也光著身子跳舞,不穿衣服。那麼,競技優勝者獲得的獎品,一根絲帶,戴在哪呢?就紮在自己的頭上。這種體育比賽,最著名的,就是每四年舉行一次的奧運會。

運動會一結束,所有的優勝者都被記錄入冊,他們的家鄉,或者特別熱愛體育的地方,就為他們塑造紀念像,以此做為表彰。所以,希臘雕刻藝木十分重視對運動員的雕像和武士雕像的製作。

希臘曆史上第一屆奧運會,是公元前776年舉行的,並且規定,以後每四年在宙斯祭壇舉行一次。於是,舉行奧運會逐漸成了全希臘人民生活中最盛大的節日。競技的項目,也越來越多。當時,像拳擊、角力、混鬥、賽跑、跳躍、擲鐵餅、投標槍、遊泳、爬繩和拔河等等,都是規定的比賽項目。節日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就在這時,產生了許多著名的體育雕刻。有《擲鐵餅者》、《刮汗汙的運動員》等等。

在歌頌男人體格健美有力的同時,古希臘人也漸漸地認識到女人體格美的價值。健康而美麗的女子,可以生育健壯的孩子,不是更美嗎?於是,雕刻家經常把最美的女性作成塑像,供立在廟宇中,讓人們讚頌。維納斯女神形象,在當時就被大量創造。

希臘雕刻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喜歡把神話作為雕刻內容。

古希臘人認為,宇宙間的萬物都是神主宰的。他們設想,天地萬物都有神掌管。於是,憑著豐富的想象力,他們創造了情節複雜、人物眾多的希臘神話。

十分有趣的是,在希臘神話裏,神和人經常打交道,甚至還戀愛結婚,產生了“神人共存”的境界。所以,他們經常把神的長相雕刻成人的樣子,也讓神和人一樣有思想,有感情。也可以說,希臘的雕刻就是從這個土壤裏誕生的。

了解了以上兩個特點,我們對希臘雕刻藝術就好理解了。讓我們看看它們到底是怎麼回事。

大雕刻家米隆的《擲鐵餅者》,是表現體育運動題材的精彩傑作。

米隆大約生於公元前492年。他20歲時在希臘老雕刻家阿基列達斯門下學習,到40歲左右,技藝十分精湛,他特別擅長用青銅作雕刻材料。能把人物表現得生動逼真,把動物刻劃得栩栩如生。

據說,有一次,米隆為雅典城堡塑造一尊青銅牡牛雕像,簡直跟活的差不多,引來了成群的野狼,圍著轉。另外一次,他雕刻了一匹馬,看上去和活馬沒有區別,引起了一匹真馬不停地嘶叫。很可惜,米隆所有的雕刻原作都沒有保存下來。今天能看到的,也都是羅馬匠師摹製的大理石複製品。

米隆長期住在雅典,他的雕刻作品大多是表現雅典的事件。雅典人戰勝了波斯軍隊後,就立即著手重建衛城。衛城內,除了巴底隆神廟以外,還要矗立許多卓越的運動員雕像。《擲鐵餅者》就是其中之一。

這件雕刻是公元前470年創作的。原作是青銅的,留傳下來的是大理石摹製品,現在已經發現幾個。大多數學者一致認為,1781年出土的、現在保存在羅馬蘭舍洛蒂宮的一尊最正確,十分接近原作。

雕像表現運動員正要將鐵餅投擲出去的一刹那。造型十分生動。投擲者彎腰扭身,右腿彎曲,左腳拖後,腳尖自然點地,全身力量都落在右腳,左手順勢自然往右膝方向擺動。此時,運動員持鐵餅的手臂擺動到即將投射的關鍵點上。所以運動員身軀各部分的轉折,也達到了力度與緊張度的飽和點。

有人從現代投擲技術的角度來推敲,認為這個姿勢不準確。哪有投擲時頭部向下,兩眼看著地麵的!再說,左腳屈在右腿後麵,也沒有起到支撐作用。正確的姿勢應該是頭部視線順著鐵餅擺動的方向旋轉。既然是右手執餅,就應該是左腳在前支撐身體,右腿彎曲後蹬地,然後再挺身,擲餅。

聽上去確實荒唐。竟然用體育理論欣賞藝術創作。他們哪裏懂得,希臘人對人體美追求的自由。

好了,話題收回,繼續欣賞作品。

在這件雕像上,人的動勢優美感人,整個雕塑產生了一種圓潤的美的旋律。作者故意讓運動員臉部鎮定自若,很好地表現了投鐵餅者對勝利的信心。十分鎮定的麵部表情,與那緊張的肢體形成鮮明對比。這樣,一個從容,一個劇烈,看上去矛盾,又十分和諧。

讓我們十分敬佩的是,雕刻本來隻能靜止表現動態過程中的一瞬間,而被米隆憑著豐富的想象,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使觀者在欣賞擲鐵餅運動員美的動勢時,好像看到了擲鐵餅的一連串動作。

米隆雕塑喜歡多變。他敢於突破舊的方式,把人的重心移到一隻腳上,使另一隻腳自然地放著,給人一個“運動感”。這個藝術匠心,使《擲鐵餅者》至今還被公認為體育運動和健美體魄的稀世傑作。

古希臘的體育越來越受歡迎,裸體鍛煉和比賽的風氣也越來越濃。許多藝術大師對人體的研究興趣更濃了。波留克來妥斯為人體雕刻確立了一個“法式”。就是說,他創造的裸體運動員,是當時的典範。

波留克來妥斯有一套具體的嚴格的要求,人要圓頭、寬肩、闊胸、厚背、粗臂、短腿。人體的比例是,頭與身體接近一比七。他認為,這樣人物就有粗短敦實的造型,最能體現人體健壯的特點。

他對比例要求十分嚴格,就連一節小的指頭,也必須與全身有正確的比例。那麼,在姿勢上也有講究,一隻腳支撐身體重心,另一隻腳完全放鬆。他的傑作《持矛的戰士》,就是他“法式”的體現。

作品雕刻的是一個身體發育得很完美的青年運動員,裸露著健美的身軀,手持競技用的長矛正邁步向前。雕像的姿勢是左手拿著矛,右腿站立,支撐點落在右腿上;右手下垂,左腳稍微向後彎曲點地。他的動勢,顯出一種輕鬆的氣氛。左右兩腿的力度對比,相當和諧。

波留克來妥斯的比例說,與當時的畢達哥拉斯學派的美學觀完全一致。他們認為,數的和諧支配一切規律。古希臘人,曾經從數的概念創造出“黃金分割律”。《持矛的戰士》被稱作是按照數創造出來的雕刻。它也和早期其他的雕刻作品命運相同,原件早已難以尋覓了。現在隻有幾件古時候的複製品傳世。在意大利龐貝城發現的一尊最好。

波留克來妥斯還有另一尊雕刻傑作,叫《束發的運動員》,是《持矛的戰士》的姊妹篇。作品表現的是,一個獲勝的運動員在頭上係上冠軍綬帶的情景。運動員五官端正,比例勻稱,動作均衡,完全是按照數的“法式”創造出來的美男子。

波留克來妥斯在當時太傑出了,他定下的規定,人們都恭恭敬敬遵守,一直過了幾十年,沒有人敢提出一點疑問。

且說世上的事,就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到公元前4世紀的末期,古希臘又出現了一位雕刻藝術大師名字叫留西坡斯。他打破了波留克來妥斯的“法式”,建立一個新的規範。

留西坡斯可是古希臘的最後一位雕塑代表。他的青銅雕像繼承前人的傳統,還大膽創新。認為人體的頭和身體的比例是一比八,把原先粗矮的人物體形拉長了。留西坡斯所有的創作題材全都是神、英雄和運動員。從來沒有製作過一尊女性像。但是,十分有趣,他創立的“一比八”的新法則,被別人用到了女性形象的創造上,出現了一大批身材高挑、亭亭玉立的婦女形象,並且成了女性人體造型的典範,一直保持到公元前2世紀。

據說,留西坡斯為了尋找最美的人體比例,一生中製作了大大小小的青銅像1500多個。

在人物的姿態上,他又一次大膽改革。他雕刻人物,重心仍然落在一隻腳上,不過,另一隻腳已不再處於完全鬆馳的狀態了。他讓人物微踮起腳,準備隨時落地,這樣就更突出了動作的變化過程。

因此,從節奏變化上看,比不上波留克來妥斯明顯,但是,緊張狀態加強了,力量感也更強。他在技法上強調立體感。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刮汗汙的運動員》。

這個雕像,成功地表現運動員的精神狀態。藝術家抓住了運動員一個動作的結束,下一個動作將要開始的一刹那。運動員正舉著雙臂刮去身上的汗汙。巧妙地使運動員臉上的勞累表情與全身肌肉的緊張狀態結合起來,非常和諧,使靜止的雕像顯示出動態的感覺。

留西坡斯仿佛讓雕塑講話,告訴觀賞者運動的疲勞,更使冰冷的大理石有肉有血,好像真人一樣在刮身上的汗漬。當時,人們都稱讚他最善於表現人物個性。亞曆山大大帝是個非常挑剔的皇帝,對一般人的雕塑都不屑一顧。不過,他非常欣賞留西坡斯的藝術才華.,隻允許留西坡斯一個人為他造像.

到了留西坡斯,希臘的藝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從男裸雕像表現上發生了大變化,進入了著名的“希臘化”時期。

什麼叫“希臘化”呢?就是指亞曆山大征服了希臘之後,在公元前323年,又揮軍東征,把希臘文化也帶到了東方各國,並與當地的文化互相融合。人們把這種融合稱做“希臘化”。希臘文化與東方文化結合以後,反過來又促進希臘本土文化的新繁榮。這就總稱為“希臘化時期”。這個時期大約持續到羅馬征服希臘為止。那已經是公元前146年的事了。

希臘化時期的一個美術中心是小亞細亞的柏加馬。這是亞曆山大大帝死後才誕生的一個新國家。這個獨立王國領土不大,可是政治、經濟、文化卻很繁榮。它的圖書館藏書特別多,僅次於希臘的文化中心亞曆山大裏亞,排名城邦第二位。它的羊皮紙生產,在全希臘最有名。

國王阿塔爾和以後的皇帝,都十分喜歡藝術,而且,特別熱愛美術。他們努力宣傳雕刻藝術的價值,全國產生了一大批藝術作品。當時,柏加馬的衛城裏有著名的雅典娜神廟、王宮、圖書館和宙斯祭壇,它們組成了一組巨大的、出色的建築群。宙斯祭壇上麵的巨大飾帶浮雕,被稱為世界奇跡之一。雕刻上,出現了一種新的風格,後人稱之為“柏加馬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