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期,中歐有一股遊牧民族,叫高盧人。他們經常襲擊希臘,蹂躪希臘人民。到公元前241年,阿塔爾一世打敗了高盧人。為了紀念這個曆史性的勝利,國王聘請來一大批希臘雕刻家,創造紀念像來裝飾雅典娜神龕。
這些青銅雕像,今天都已經蕩然無存了,不過,卻留下了許多大理石摹製品。這些摹製品,成了希臘化時期雕刻藝術最珍貴的精品。其中,《垂死的高盧人》和《自殺的高盧人》是最精彩的兩件。
《垂死的高盧人》,雕刻的是一個受了重傷的高盧戰士。他坐在地上,身體向前傾斜。他用右手支撐地麵,左膝曲起,試圖掙紮站起來,臉上一副不甘屈服的表情。雕刻十分形象地揭示出了一個垂危戰士的英雄氣概。人們從雕像的激憤中,幾乎可以看到他身上流下的鮮血。
《自殺的高盧人》,同樣描寫出了戰敗的高盧戰士的英雄氣概。這名高盧戰士,為了不被敵人俘虜,身受淩辱,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妻子,然後準備自殺。這時,他左手托著被他殺死的妻子,右手執劍刺入自己的心髒,一副寧死不屈的壯烈姿態,讓人十分崇敬。
他身體站著,頭向後轉,兩道無比憤怒的目光,射向從後麵追來的敵人。這一優美激越的形象動作,體現出大無畏的精神,表現了高盧人勇敢強悍的民族性格。
十分有趣的是,藝術家的本來目的是要揭露侵略者的悲慘境遇,表彰勝利者的凱旋與幸福情緒。但是,由於藝術家過分強調了高盧人的尚武精神,反而使得敵人顯得威武不屈,令人崇敬。
我們從這兩尊雕像的形式上看,雕塑家選中了古代戰士奮不顧身的、最激動人心的時刻。這與當時的亞曆山大裏亞的雕塑風格形成鮮明的對照。在柏加馬,希臘人不僅以這些雕像來讚美勝利,就連所有的祭壇浮雕,也都表現出勝利者的炫耀心理。比如,宙斯祭壇的浮雕,雖然刻劃的是神話題材,實際上,那條大飾帶浮雕上眾神與巨人戰鬥的激烈場麵,就是用來比喻希臘人戰勝遊牧民族高盧人的。這兩尊大理石摹製品,現在分別收藏在羅馬卡比得博物館和特而菲博物館。
且說在希臘化時期還有第三個美術中心,那就是羅得島。
這個島在希臘化時期正好處在希臘與小亞細亞的中間地帶。公元前3世紀初,這裏已是一個重要的港口和運輸要地。經濟富裕了,自然而然也就帶來了藝術上的繁榮。島上的富人經常招聘許多雕刻家,為他們製作雕像,設計豪華的建築。公元前3世紀初,大雕刻家留西坡斯的學生卡列斯,曾經花了12年的時間,在那裏製作了一座巨型青銅太陽神雕像,高達34米。據記載,當時的羅得島十分富有,在文藝繁榮時期共擁有100多尊巨大的雕像。隻可惜,這些巨型雕像都在公元前227年的一次大地震中毀壞了,一件也沒有保存下來。
這個時期美術的代表作是《拉奧孔》雕塑群像。根據考古學家考證,這個群像是羅得島的三位雕塑家,阿基桑得羅斯和他的兩個兒子坡裏多羅斯、阿典諾多羅斯一起創造的。這可能是公元前1世紀的事。
“拉奧孔”,是希臘神話傳說中的特洛亞的祭司。希臘人圍攻特洛亞十年,雙方死傷了不少英雄,希臘人就是攻不下特洛亞城。戰爭的最後一年,希臘軍隊的奧德賽,足智多謀,想出了用木馬計智取。就是用木頭做一匹巨大的馬,放在特洛亞城外。奧德賽率領眾多勇士事先藏進馬肚子裏,然後,其他希臘軍隊假裝撤退,乘船隱蔽在附近的海灣裏。
特洛亞人果然上當了。他們真的以為希臘人無心戀戰,撤退走了。於是,決定打開城門。他們看到城門外停放一匹巨大的木馬,以為是希臘人獻給女神雅典娜的,就打算把木馬拖進城來。阿波羅神廟的老祭司拉奧孔認為,希臘人不可能這麼輕易放棄戰鬥,就警告特洛亞人,不要輕率地把木馬拉進城內,以防中計。
不料,這回得罪了雅典娜和眾神。當時,天上的神也分兩派。雅典娜等神支持希臘人,要毀滅特洛亞城。拉奧孔卻去戮穿希臘的詭計,顯然是與眾神作對。雅典娜非常生氣,就派遣兩條大蟒蛇,在一次祭祀的時候,把拉奧孔和他的兩個兒子活活纏死。拉奧孔作為祭司,預告災難的來臨是他的責任,本來應該得到表揚。但是,他違背了“天意”,所以,遭到懲罰。在這個神話傳說中,古希臘人有一種悲觀的思想,人水遠鬥不過神。
拉奧孔與巨蟒搏鬥,顯示出了非常複雜的扭曲動作。人物的左臂向頸子的後麵彎去,兩手握著巨蟒,頭和身體都往後仰著。兩腿分開,屈成半站半坐形狀,動作由中心向四麵擴展。而且,站立很不穩定,突出了人物痛苦掙紮的情景。人物嘴巴微微張開,雙眉緊鎖,看上去痛苦絕望。但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人物的形象也不顯得很醜。可見,藝術家們在雕刻時,極力不破壞美的形象,用心是何其良苦啊!
18世紀德國的一位美學家兼詩人萊辛,在他的專著《拉奧孔》中,對這種表現痛苦但不醜的雕刻十分欣賞。他說:“是的,拉奧孔瞼上是布滿了痛苦。但是,他痛苦並不像人們所想象的那麼激烈。”的確是這樣。在古希臘,美是藝術家們所遵守的最高準則。為了避免在表現痛苦中顯出醜,往往是故意避免讓人產生激憤。
所以,當16世紀,《拉奧孔》雕像剛被發現的時候,人們覺得太了不起了。就連文藝複興時期意大利偉大的雕刻家米開朗基羅也讚歎不已。他連聲說:“這真是藝術上的不可思議!”
欣賞完了好幾件神話人物和戰鬥英雄的雕刻,該把筆墨讓給美麗的女性了。統領著“美”和“愛”的天神阿芙羅蒂德,將成為我們這一部分的中心。
在希臘神話傳說中,阿芙羅蒂德是宙斯和狄俄涅的女兒。她掌管人類的愛情、婚姻、生育以及一切動物、植物的繁殖生長。阿芙羅蒂德雖然是最美的女神,但是,她嫁的丈夫卻奇醜無比。她有很多風流韻事,也挑起過許多矛盾。她曾經使宙斯變成公牛去追逐歐羅巴;又使宙斯變成鵝與麗達尋歡而生下了海倫;許願給帕裏斯王子最美的女子做妻子,又引起了持續十年的特洛亞戰爭,使地上的人,天上的神,都卷入了這場殘酷的戰爭。
阿芙羅蒂德在羅馬時代又稱維納斯。在造型藝術上,公元前二三萬年左右就出現維納斯雕刻了。不過,那個“維納斯”的名字是後人加上去的。後來,又陸續發現了《蹲著的阿芙羅蒂德》、《叩倫納阿芙羅蒂德》和《敘拉右阿芙羅蒂德》。這些女性的雕像,都表現出豐滿圓潤的人體美。
到19世紀初,大批的古代藝術珍品被從地下發掘出來,使得維納斯的名字傳遍全世界。尤其是米洛的阿芙羅蒂德,更是家喻戶曉,使維納斯在人們的心中形成了固定形象。
這個藝術雕像是偶然發現的。
1820年2月,在愛琴海的米洛斯島上,一個農夫在一座古墓旁邊整地時,意外地挖掘到一尊女性大理石雕像。出土時,分成上、下半身兩截。在附近的田地裏,還挖出了刻著名字的台座、拿著蘋果的手腕、還有其他斷片。當時,全世界興起了考古熱。農夫猜想這東西很值錢,立刻將它們埋回原地,首先報告了在島上的法國領事。領事先付一筆定金,然後,立即通知設在君士坦丁堡的法國大使。
幾乎就在同時,正在愛琴海上搞測量的一位法國海軍軍官知道了這件事。他是一位希臘藝術的愛好者。他看了這些雕像的斷片後,認定它們是一個整體,並且,第一個斷定這是維納斯的雕像。於是,他告訴農夫,不要再到處聲張了,法國決定買下來。於是,迅速趕到君士坦丁堡,向大使詳細彙報,催促大使下決心買下。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句俗話說得相當好。法國人背地裏購買出土維納斯雕像的事,讓島上的長老知道了。他們認為希臘的藝術品,絕不能讓法國人買走。長老召開會議決定,讓農夫把雕像賣給在土爾其任職的一位希臘大官。所以,當法國人趕到島上的時候,雕像已經裝上船了。見此情景,法國人非常氣憤,命令海軍船艦隨時準備行動。雙方差點兒打了起來。事也湊巧。就在這武裝衝突大有一觸即發之際,突然,狂風大作,暴雨傾盆,把這場還沒有燃起的戰火冷卻了。法國人畢竟手段高明,一麵用武力恐嚇,一麵又給島上送去大筆金錢。軟硬兼施,終於把雕像弄到了法國船上。
由於種種原因,雕像運到巴黎後,直到1821年3月2日,國王路易十八才正式接受獻禮。從這一天起,這座雕像就成了法國的國家財產。當時,她的登記名稱是“在希臘群島中的米羅所發現的維納斯像”。現在被陳列在羅浮宮特別的展廳中。
維納斯雕像的出現,在社會上引起巨大的震動。它的藝術魅力,征服了所有的人。
女神的麵部表現出古典希臘女性的典型特征:橢圓的臉蛋,筆直的鼻梁,窄而平的前額,略鼓的嘴角和豐滿的下巴。顯得端莊、嫻靜。她的體形健美修長,直立而又多變。臉部朝著左方,身體保持正麵,但下肢又朝右方。她的重心落在左腿上,使整個身軀起伏變化,有強有弱,很有一種節奏感。特別是體形曲線的變化,更顯示出了女神婀娜多姿。整個雕像看上去略為顯得傾斜,但是十分穩定,並且具備了立體的欣賞特點,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都能得到一種美的享受。
這麼完美的藝術品,失去了雙臂,實在是天大的遺憾。一百七十多年來,人們在無限讚美的同時,又為她的原型是什麼樣的展開了爭論。爭論的熱烈程度,是西方美術史上少有的。許多藝術家都想還原她的雙臂。大家設想出種種可能。
有人認為,她左手拿著蘋果,擱在台座上,右手挽住往下滑的披布:有人認為,她雙手拿著勝利花環;有人認為,她右手捧著鴿子,左手拿著蘋果,放在台座上讓鴿子吃;有人認為,她右手抓住將要滑下去的披布,左手握著一束頭發,正準備沐浴;有人認為,她與戰神站在一起,石手握著他的右腕,左手搭在他的肩上。總之,凡是可能的方案都想到了。但是同時,隻要有一種方案產生,都會有人反駁。就這麼,不斷地有新的修複方案,不斷地遭到反駁。最後,大家共同得出一個結論,保持斷臂反而是最美的形象!
另一場爭論,就是維納斯的創作時代。
強調科學考證的人認為,從對發掘物的鑒定和其他遺物來看,應該是公元前1世紀的作品。可是,強調審美的人,就認為她必定是公元前4世紀的產物,隻有在希臘雕塑藝術的高潮時期,才能產生這樣的完美作品。近年來的有些美術史家來個折中方案,作品是公元前4世紀創作的,在米羅發現的是公元前1世紀仿製的。這一尊斷臂維納斯,是希臘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作。
我們在欣賞這些人體雕像時,能夠十分明顯地感受到:古希臘許多神的形象,都是按照人的裸體形狀塑造的。而且,雕塑家按照生活中的普通人,去創造最美的形象。所以,他們在塑造雕像的時候,就是對人的力量的讚美,對美的歌頌。他們在雕塑藝術上的傑出成就,也為我們後世的藝術創作,樹立了不朽的光輝典範。
古希臘雕刻,是世界美術史的第一個高峰。它的成就十分巨大,對後世藝術,尤其是西方人體美術,具有不可估量的影響。
現在讓我們回到中國。就在古希臘藝術從繁榮走向衰退的時候,中國開始產生了一個新的美術門類——壁畫。它從秦代的阿房宮的金璧輝煌,到明清寺廟、道觀的門神;從宏大的曆史場麵,到佛教故事,應有盡有。一直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