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雨果:《雨果文集》
智慧有三果:一是思慮周到,二是語言得當,三是行為公正。
〔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我們主要從希臘人得來的那種智慧隻不過像知識的童年,具有兒童的特性而已。它能夠談說,但它不能夠生產。因為它隻富於爭辯,而沒有實際效果。
〔英〕培根:《偉大的複興》
精敏,當它是一項天賦時,比我們人性中所能自覺到者更為屬於無意識的部分。我認為它是致使事業成功的主要特質。
〔英〕羅素:《真與愛》
多智慧給予人的報酬……首先是使人免受無數假貨之欺騙,那些假貨不斷製造出來,不停地向頭腦簡單的人兜售,通常總會獲得驚人的成功。
〔美〕泰勒:《形而上學》
故意思考的場合,智慧受意誌的領導由意誌指定問題,智慧完全不得自由。
〔德〕叔本華:《作為意誌和表象的世界》
雖有聰穎的智慧,但沒有準確的判斷,還不能算什麼優點,因為好的鍾表不是走得快,而是走得準。
〔法〕漢夫納格:《省察和格言》
當智慧驕傲到不肯哭泣,莊嚴到不肯歡樂,自滿到不肯看人的時候,就不成智慧了。
〔黎〕紀伯倫:《沙與沫》
人的智慧就像一麵凹凸不平的鏡子,它把自己的本性摻雜在事物的本性中,所以它反映的事物是歪曲的、畸形的。
〔英〕弗·培根:《新工具》
人們從不認為自己的財富太多,或認為自己的智慧太少。
〔英〕富勒:《至理名言》
智慧的增長可以精確地通過不良脾性的減少而測量出來。
〔德〕尼采:《漫遊者和他的影子》
人類的智慧是精神活動的、微不足道的動力!
〔俄〕托爾斯泰:《童年·少年·青年》
一個人有多大的本事,全在於頭腦,不在於胡子長不長。
〔烏克蘭〕奧·岡察爾:《愛的歸宿》
真正的智者不是僅有見識的人,而是既最有遠見卓識,又對人類有著最深熱愛的人。
〔比利時〕梅特林克:《智慧與命運》
縱然我們可以借他人的知識而增進見聞,但是,智慧者依靠自己的智慧,倒是確然的事。
〔法〕蒙田:《隨筆錄》
如果你是聰明的,你會知道自己無知如果你不認識自己,你便是愚昧的。
〔德〕馬丁·路德:《思想錄》
沒有智慧的人,就會受人欺騙,被人迷惑,讓人剝削。隻有具有思想的人,才是自由的和獨立的人。
〔德〕費爾巴哈:《費爾巴哈文集》
趁年輕少壯去探求知識吧!它將彌補老年帶來的虧損。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的養料,所以年輕時應該努力,這樣年老時才不致空虛。
〔意大利〕達·芬奇:《遺囑》
聰明的蠢才就是這樣的沒有自知之明,自以為名滿天下,恍然大悟時方才知道自己的名聲僅僅限於自家的範圍而已。
〔俄〕克雷洛夫
以為人人都正直,那是愚蠢的。認為根本沒正直的人,尤其愚蠢。
〔美〕亞當斯
人的最高智慧就是適應環境和反抗外來威脅的本領。
〔英〕笛福
缺乏智慧的靈魂是僵死的靈魂,若以學問來加以充實,它就能恢複生氣,猶如雨水澆灌荒蕪的土地一樣。
〔阿拉伯〕伊斯巴哈尼:《人生就是奮鬥》
智慧的最後的結論是:生活也好,自由也好,都要天天去贏取,這才有資格去享有它。
〔德〕歌德:《浮士德》
在大智大慧麵前,一切尊貴、賞識和名聲的力量都不是對手。
〔美〕愛默生:《文學與社會目的·喜劇》
我的智慧是閃電,它用鑽石寶劍為我劃破一切黑暗!
〔德〕尼采:《話語·譬喻和圖像》
從偉大的認識能力和無私的心胸結合之中最易於產生出智慧來。
〔英〕羅素:《真與愛》
智慧在人和動物中間劃了一條明顯的界限,暗示人類的神聖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由它代替了實際並不存在的人類的不朽。
〔俄〕契訶夫:《第六病室》
人靠智慧能贏得財產,但沒人能用財產換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