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泰勒:《阿裏的智慧》
智慧是這大千世界最值得向往的事情,根本不可能想象還有比這更好或更適合人類、更符合人類本性的事情。
〔古羅馬〕西塞羅:《論義務》
聰明的人覺得幾乎一切都是可笑的,而明理的人則覺得幾乎沒有什麼是可笑的。
〔德〕歌德:《親合力》
智慧就是最大的善,不能自製的人就使智慧和人遠離,並驅使人走向其相反的方向。
〔古希臘〕色諾芬:《回憶蘇格拉底》
如果靈魂不是智慧,那麼智慧就是靈魂的產物,或者是感覺能力的產物。
〔法〕愛爾維修,引自《愛爾維修》
智慧來自於我們對自己傳統所作的深人的研究……智慧是一個人的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美〕羅伯特·梅遜:《西方當代教育理論》
智慧的第一個最普遍的本質與性質就是集中思想考慮某個問題或對象……當智慧碰到現實情況時,就會從中得到各種各樣的印象,這些印象是龐雜的,分散的。它們必須像萬花筒中眾多碎玻璃片一樣,在我們的頭腦裏不斷地運動,以便在我們的智慧經過加工之後最終能形成符合現實情況並能如實反映現實的圖案和形象。
〔蘇〕薩帕林娜:《巴甫洛夫傳略》
一個人的認識能力,在普通人是照亮他生活道路的提燈;在天才人物,卻是普照世界的太陽。
〔德〕叔本華:《作為意誌和表象的世界》
那些隻關心自己的肉體的非智慧動物,每天忙碌的僅僅是為自己尋找食物。而對於人來說,理性是人的主要特征,人類首先應該關心的是尋找真正的食糧——智慧。
〔法〕笛卡爾
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潔淨的。
〔俄〕契訶夫:《契訶夫小說選》
智慧不僅是創造文化、獲得幸福的原動力,同時也切不可忘記它又是產生破壞,把人推向悲慘和苦惱的深淵的原動力。
〔日〕池田大作:《青春寄語》
在那腦袋裏的智慧,就像打火石裏的火花一樣,不去打它是不肯出來的。
〔英〕莎士比亞:《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
智慧的人必須不僅僅知道從知識的第一原則推論出來的知識,而且還必須知道關於那些第一原則的真理。
〔古希臘〕亞裏士多德:《倫理學》
有智慧而無學問,要勝於有學問而無智慧。就如坐擁金礦而不富,還不如不占金礦而富有。
〔英〕科爾頓:《精辟之言》
如果說一個什麼也不匱乏的人當真能算富有,那麼聰明人就是非常富有的人了。
〔法〕拉布呂耶爾:《品格論》
最能顯示出一個人智慧的是,能在各種危險之間作出權衡,並選擇最小的危險。
〔意大利〕馬基雅維利:《君主論》
凡是會聰明地說理的人不一定聰明,他引為驕傲的是說理,而非行動。
〔英〕蒲柏:《道德論叢》
人類全部的智慧都歸納在兩個詞裏麵——等待和希望。
〔法〕大仲馬:《基督山伯爵》
人類好鑽研的頭腦能夠解開混亂不堪的社會中所有的難題和症結,猜透一切生活之謎,把人們從各種災難中,從愚昧無知中解脫出來,使它們變得像神仙那樣完美。
〔蘇〕高爾基:《向導》
智慧充斥著海洋和大地的縱深處,使我們的思維直衝霄漢,穿過茫茫宇宙給我們指明道路。
〔英〕洛克
智慧隻是理論而不能付諸實踐,猶如一朵重瓣的玫瑰,雖然花色豔麗,香味濃鬱,凋謝了都沒有種子。玫瑰都有刺,不錯,但有刺的不一定是玫瑰。
〔德〕叔本華:《哲學論》
智慧勝於知熾。
〔法〕巴斯卡:《沉思錄》
智慧的可靠標誌就是能夠在平凡中發現奇跡。
〔美〕愛默生:《愛默生全集》
智慧就是物理的感受性的結果,智慧就是若幹物體所特有的那種容易而迅速地把握各種事物及其相互關係的總和的能力。
〔法〕愛爾維修,引自《愛爾維修》
在智慧方麵,一個人可以滿懷信心地以一當千,而一千個愚人抵不上一個聰穎的人。
〔德〕叔本華:《意欲與人生之間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