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盡管是由個人進行的,科學知識本質上卻是集團產物,如不考慮創造這種知識的集團特殊性,那就既無法理解科學知識的特有效能,也無法理解它的發展方式。
〔美〕托·庫恩:《必要的張力》
自然從來不用任何麻煩而困難的方法去做那些用簡單方法就可以完成的事。
〔英〕威爾金斯,引自梅森《自然科學史》
該教的是思考的方法,並非思考的結果。
〔德〕顧立德:《雜誌論文》
科學思維的目的就是要從特殊看到一般,由瞬間洞察永恒。在科學家看來,蘋果的墜落、行星的繞日而行以及大氣層對地球的附著都是萬有引力法則的例證。
〔英〕阿·諾·懷德海:《數學原理》
認識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對於科學的進步,並不比發現本身更少用處。
〔法〕拉普拉斯:《宇宙體係論》
從亞裏士多德的思想方法轉到伽利略的思想方法,這個轉變成了科學基礎的最重要的一個轉角石,這個轉機一旦實現,以後發展的路線就很清楚了。
〔德〕愛因斯坦:《愛因斯坦選集》
科學的法則和規律並不位於自然的表層。它們隱藏著,必須用積極和精心的探索技巧去把它們從自然中剝離出來。
〔美〕約·杜威:《哲學的改造》
科學上的每個概念最初都是人腦的“自然產物”。在一個概念被證明有實用價值的同時,有上千個概念因無用而消亡。
〔美〕威廉·詹姆斯:《心理學》
一般地可以這樣說,從特殊到一般的道路是直覺性的,而從一般到特殊的道路則是邏輯性的。
〔德〕愛因斯坦:《特殊和一般,直覺和邏輯》
從經驗材料到邏輯性演繹與以之為基礎的普遍原理,在這兩者之間並沒有一條邏輯的道路的。
〔德〕愛因斯坦:《特殊和一般,直覺和邏輯》
除了根據過去來判斷將來,我不知道還有別的道路可走。
〔美〕歐·亨利:《演講》
基本概念,任何一門科學都起源於基本概念。因此,基本概念應該清楚,並要濃縮到最低限度。這樣,它們就能夠成為理論的雄厚的基礎。
〔俄〕洛巴切夫斯基
概念比事實更有力量。
〔美〕吉爾曼:《人類事業》
能夠正確地提出一個問題,就等於對這個問題解決了一半。
〔美〕約·杜威,引自奧斯本《創造性想象》
問題可以看出智力的高低,答案則顯示智力的敏銳。
〔法〕儒貝爾:《箴言集》
用新問題同老問題對比,最能衡量我們的進步。進步如果很大,新問題就會是以前所夢想不到的,將有更深刻的問題、更多的問題。我們的知識愈是進步,我們將愈是清楚地看到我們的極端無知。
〔英〕波普爾
提出一些問題勝過知道所有的答案。
〔美〕瑟伯:《瑟伯狂歡節》
什麼也不問的人什麼也學不到。
〔英〕托·富勒:《箴言集》
從來沒有輕率的問題,有時倒有輕率的回答。
〔英〕王爾德:《理想丈夫》
即使對於準備得最好的人考試也是難以應付的,因為最大的傻瓜也可能問出遠遠超過最聰明的人能回答的問題。
〔英〕科爾頓:《沉思錄》
學者不是提供真正答案的人,而是提出真正問題的人。
〔法〕萊維·斯特勞斯:《生與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