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研究(2 / 3)

………我必須由大量可靠的事實開始,而不是由一個原理開始(我總是猜疑原理中有某些錯誤),然後再隨意采用演繹法。

〔英〕達爾文:《達爾文書信集》

識別出那種能導致深途知識的東西,而把其他許多東西撇開不管,把許多充塞頭腦,並使它偏離主要目標的東西撒開不管。

〔德〕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

把精力集中在有價值的東西上麵,把一切對你沒有好處和對你不相宜的東西都拋開。

〔德〕歌德:《歌德談話錄》

我最尊重我可信賴的老師——類比,它知道大自然的全部奧秘……

〔法〕開普勒,引自《發現與發明過程方法學分析》

發現的藝術就是正確概括的藝術。

〔德〕賴欣巴赫,引自《數學中的思維方法》

如何辨別有希望的線索,是研究藝術的精華所在。

〔澳〕貝弗裏奇:《科學研究的藝術》

科學不應當對結果預先作出肯定或否定。

〔英〕羅素:《宗教與科學》

一個人做研究工作,一定要走自己的路。

〔美〕楊振寧

要證明太多結果什麼也證明不到。

〔英〕托·富勒:《箴言集》

科學可以說是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它所能說明的範圍是非常有限的。技術是不可能等待科學完全解釋明白後再發展的,技術是要靠反複試驗並決定是否使用的,邊實驗邊前進。所以,失敗是技術的影子,不應當害怕失敗。

〔日〕吉穀豐:《日本技術問題縱橫談》

研究工作要取得成功,必須拋開先入之見。

〔美〕亨利·艾克爾斯:《國防後勤學》

一個人如不能掌握他所研究時期和領域中主要哲學流派的思想,要想對科學史中的許多主要問題研究得好,那是不可能的。

〔美〕托·庫恩:《必要的張力》

你們不要變成事實的保管人,要設法洞察事實發生的奧秘,要堅毅不拔地去尋求支配事實的法則。

〔蘇〕巴甫洛夫,引自《外國著名生物學家的故事》

全部的方法在於,為了發現某一真理,應將智力的鋒芒對準方向。

〔法〕笛卡兒:《掌握理智的規則》

以真正的歸納法來形成概念和原理,這無疑乃是排除和肅清假象的對症良藥。

〔英〕弗·培根:《新工具》

行動時必須符合規則,判斷時必須考慮特殊。

〔法〕儒貝爾:《箴言集》

智慧有“廣度”,有“深度”,還有“強度”。所謂“智慧的強度”就是決斷力。

〔日〕廣中平佑:《學術的道路》

一個人隻要肯深入到事物表麵去探索,哪怕他自己也許看得不對,卻為旁人掃清了道路,甚至能使他的錯誤也終於為真理的事業服務。

〔英〕博克,引自《西萬美學史》

科學方法主要是發現新現象、製定新理論的一種手段,因此,不斷地在擴大人類知識的體係隻要科學方法應用得上,舊的科學理論就必然會不斷地被新的理論推翻。

〔英〕斯·梅森

最有意義的發明或研製,不是包含在雷達或原子彈中的技術奧秘,而是產生這些技術成果的管理係統和一套起作用的政策。

〔美〕H·H·普賴斯,引自《科學導論》

科學不可能是一個人的事業。

〔意〕伽利略

眾所周知,任何一項發明的出現與完善都不是通過一個人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