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戲劇(1)(3 / 3)

〔中〕阿甲:《戲曲表演論集》

中國戲曲的表演,講究省略處不嫌其簡,著重點不嫌其繁。

〔中〕阿甲:《戲曲表演論集》

先把演員基本的身段工架訓練好,甚至要把基本的表情形式和語言形式訓練好,然後再深入角色的體驗……這是中國戲曲表演藝術特殊的體驗方法。

〔中〕阿甲:《戲曲表演論集》

在戲曲表現當前生活時,傳統形式的特點也必然有改變,任何藝術形式的特殊性,它是既決定於特殊的藝術手段更決定於生活的。

〔中〕阿甲:《戲曲表演論集》

中國戲曲的態度是坦白承認是在演戲,老老實實承認演戲是對生活的藝術模擬,不是生活本身。

〔中〕張贛生:《中國戲曲藝術原理》

程式化是戲曲最理想的藝術形式。

〔中〕張贛生:《中國戲曲藝術原理》

戲是生活的虛擬。

〔中〕張贛生:《中國戲曲藝術原理》

在普通的戲劇或趣劇中,我們所求於劇本的,是一種意誌向一種目標努力的景象,並展示著它所采用的方法。

〔法〕布倫退爾:《戲劇的規律》

戲劇要求的是動作,是主人公的主動積極、是強烈的情感、迅速的感受、簡潔和鮮明的詞句。

〔蘇〕高爾基:《給大劇院劇目組》

戲劇的基本特征是自覺意誌在其中發生作用的社會性衝突。

〔美〕勞遜:《戲劇與電影的劇作理論與技巧》

“感情交流”是一切好劇本的公式。

〔美〕貝克:《戲劇技巧》

劇戲之道,出之貴實,而用之貴虛。

〔中〕王驥德:《曲律·雜論》

倘演者不真,則觀者之精神不動;然作者不真,則演者之精神亦不靈。

〔中〕袁於令:《焚香記序》

演新劇如看時文,妙在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中〕李漁:《笠翁曲話·變舊成新》

論曲妙無他,不過三字盡之,曰“能感人”而已。

〔中〕黃周星:《製曲枝語》

製曲之決無他,不過四字盡之,曰“雅俗共賞”而已。

〔中〕黃周星:《製曲枝語》

真,所以補風化;趣,所以動觀聽;而其唯一之宗旨,則尤在於“美”之一字。

〔中〕吳梅:《論劇作法引言》

把有限的舞台空間和時間處理成為無限,要看導演的才能。而在空間和時間的製約下寫出完整的人物,寫出生活的意義,卻是作家的才能。

〔中〕焦菊隱:《焦菊隱戲劇論文集》

作家要寫出有行動性的台詞,導演才可能從這樣的台詞裏挖掘出人物的許許多多舞台行動來。

〔中〕焦菊隱:《焦菊隱戲劇論文集》

劇本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從刻畫人物出發,達到劇情的描寫;另一種是,從構思劇情出發,達到人物的刻畫。

〔中〕焦菊隱:《焦菊隱戲劇論文集》

導演的工作,也是一種創造工作。這種創造,在藝術上,稱作“二度創造的藝術”。

〔中〕焦菊隱:《焦菊隱戲劇論文集》

想做個好導演,必須具有演員的天賦。

〔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我的藝術生活》

我們需要的是導演——心理學家,導演——文學家,導演——演員。

〔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