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活動的統一出擊

眾所周知,媒體有很多的欄目,為了提升欄目的收視率與影響力,這些欄目通常都會持續做一些推廣活動。但我們經常看到的情形是,這些欄目由於有不同的製片人,大家各自為戰,互不搭界。難道這些欄目真的可以互不搭界,各搞各的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大家都在一個頻道內播出,所以一定程度上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搞的好的話,前麵的節目能拉動觀眾的收視連續性,帶動後麵節目收視率的提升。而如果搞的不好,可能把後麵的節目都連累了。依筆者所見,其實這些節目完全可以整合起來,在活動的推廣上,互為依托,共同發展。比如安徽電視台經視頻道就有效地把自有欄目相互整合,實現了活動的共同推廣。《第一時間》是安徽經視頻道的強勢民生新聞欄目,因其活動繁多,影響廣泛,從而在觀眾心目中具有廣泛的知名度與號召力。《鑽石劇場》是《第一時間》後的一檔電視劇場,為了帶動劇場的人氣,頻道在活動推出的初期,就設定了欄目與劇場捆綁推廣的思路,凡是關注《鑽石劇場》的觀眾,即有機會成為《第一時間》的活動參與對象。這樣做的結果,不僅可以讓收看《第一時間》的觀眾延續下來,繼續收看《鑽石劇場》,而且通過在《鑽石劇場》內部的宣傳,也讓更多的觀眾從前麵就開始關注頻道,帶動《第一時間》的收視,從而產生雙贏的效果。

3.節目風格的一致

相對以前的綜合性頻道,現在的電視媒體更多的是強調分眾化,即針對一部分觀眾,提供這部分觀眾所喜愛的電視產品,獲取目標群體的最大收視份額。

之所以出現這種變化,是因為不同類型的觀眾具有不同的收視偏好度,比如說兒童喜愛動畫片,家庭婦女喜愛電視劇,學生喜愛電影……針對媒體的目標收視觀眾,我們在媒體的風格上也應該與之統一,從而吸引最多的關注目光。像廣西衛視推出女性衛視的定位,就是從目標觀眾上對媒體風格進行定位;安徽衛視推出電視劇大賣場,就是從產品類型上對媒體風格進行定位;江蘇衛視推出情感天下,就是從心理屬性上進行媒體風格定位。方式各不相同,但其內在的意圖是一致的。

從縱向的角度觀察,在一個媒體內部,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措施,來實現一定程度上的收視“鳥籠效應”,但由於局限於一個媒體自身的整合推廣,這種影響畢竟是有限的。從橫向的角度考量,通過和報紙、廣播、網絡等鄰近媒體的合作,通過不同媒體之間的相互借力,才能獲得最廣泛的觀眾關注。此舉不僅可以使本頻道觀眾駐留,更可以吸引外麵的“鳥”飛到“籠”中,從而產生更為廣泛的影響。

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之所以大獲成功,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報紙、網絡等其他媒體的推波助瀾。在超級女聲舉辦期間,國內眾多的熱門BBs如新浪、天涯、搜狐等也瘋狂跟進,著實大炒了一把。這種炒作所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與電視媒體交相呼應,觀眾不僅可以從電視,而且可以從網絡、報紙等多種途徑立體地了解到超級女聲,可以說觀眾目之所及、耳之所聞,都是超級女聲的各種消息。整個超級女聲等於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鳥籠”,把舉國的觀眾都“圍”在其中。

這種媒體之間相互借力的方式,創造出了一種多贏的結果。對於觀眾來說,他(她)能從網絡上查到電視上所不能獲得的背景信息乃至細節,也可以發表自己對某個選手的看法,或支持或反對,體現出自己作為一個觀眾參與者的榮譽與價值感。對於湖南衛視來說,它需要其他的媒體對活動進行跟進,把超級女聲做成一個社會廣泛關注的事件,形成社會熱點,帶動觀眾的關注度,吸引廣告商的到來。而網絡媒體之所以願意跟進,也不是偶然的,因為隨著超級女聲的日漸火暴,它已不僅是湖南衛視自身所推出的一個單純的活動了,它已經蛻化成了一個社會話題,有很多的人在關注,有很多的人希望了解更多,在這種情況下,網絡加以跟進,可以滿足觀眾的尋求心理,提升點擊率。所以說,這幾者之間是互贏的關係。

說到底,要實現觀眾收視的“鳥籠效應”,無論是縱向整合,抑或是橫向推廣,這些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因為現今媒體競爭日益激烈,在相同的時間段,往往有很多的節目在共同爭奪觀眾有限的眼球,如果節目本身的質量不高,縱使能吸引一部分觀眾過來,必然也是留不住的,隻能說是匆匆過客、驚鴻一瞥。

所以,從根本上來說,要實現觀眾收視的“鳥籠效應”,還在於提升媒體自身的品質,強化節目的可看性,增強媒體競爭的核心競爭力,這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