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的思想專注在某一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你吸引而來。

吸引定律是眾多宇宙定律之一,宇宙定律統治著這個宇宙,它們是生活的基本法則,是宇宙的神聖法則。宇宙法則適用於任何時候、任何人、任何地方,它們不可能被改變,也不會被消滅。

吸引定律說:同頻共振,同質相吸(原文:That which is like unto itself is drawn)。這八個字的意思是說:同樣頻率的東西會共振,同樣性質的東西會因為互相吸引,而走到一起。共振會產生同質性,同質性會產生吸引力,吸引力會把這兩個共振體牽扯到一起。所以,假如共振性沒有改變,則在吸引定律之下,一樣東西將會不斷地持續擴大、成長。

這種成長是自然的,而且是根植於自然法則的三大本質的,所以其威力是如此的強大,以至於沒有任何外力能夠阻擋它。

我們還可以用其他描述來定義吸引定律:

你能得到你考慮的,不管你想不想要。

所有形式的物質或能量都吸引與之接近的頻率的東西。

你是一塊活著的磁鐵。

你總是得到你花費精力和集中注意力的東西,不管你想不想要。

能量吸引類似的能量。

任何事物都吸引與其類似的事物。

學習運用吸引定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因為你總是會期待地觀察,等待你想要的事情出現,你可以刻意地運用這個定律來創造你的未來。

那麼,怎樣使用吸引定律呢?方法很簡單:

1.弄清楚你到底想要什麼。

2.提高相關的振動。

3.授權給它。

你必須對你想要的東西十分清晰和準確。集中注意力在它上麵,向它傾注你所有積極的能量。

在吸引定律背後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能量以及我們的情緒和感覺的振動,你擁有的任何思想,連同相關的情緒,從你本身開始振動,向宇宙發射你的振動頻率,然後吸引你想要的東西。

就這麼簡單,你可以把瑣碎的事情交給宇宙來完成,讓宇宙決定交付的方式,你隻管接受,你現在所要做的就是授權給它,聽起來很簡單吧,哈哈,其實最難做的就是這個部分。要去掉任何懷疑,你隻要期待就行了,感謝它吧。

你可以總是期待你想要的事情——好的事情發生,始終保持良好的感覺,感覺到你要的東西已經在路上了,總是充滿期待吧。

這個宇宙,並不是一個你對我錯,或我對你錯的二分世界,隻能二選一。

因為吸引定律讓每一個人都是“對”的。

你相信什麼,你就會創造什麼;你創造什麼,你就會看見什麼;你看見什麼,就會回過頭來證明自己原先的想法是“對”的……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想法形成不同的信念,不同的信念創造不同的實相,不同的實相都各自回過頭來證明自己原先的想法是對的。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各執一辭,言之鑿鑿地向別人強調:“我說的是真的,我是有事實依據的,我是有統計數據的……我是有證據的!”

其實,在吸引定律之下,每個人都是對的,因為每個人都能夠找到事實依據支撐自己的想法。其實,我的對不會使你變成錯,你的對也不會使我變成錯。

因為,我們各自創造不同的實相,活在自己的世界裏。

在吸引定律底下,宇宙可以同時容納不同並且互相矛盾的實相並存並行!

吸引定律讓我們每個人,住在同一個地球上,活在不同的世界裏……這就是吸引定律在玩的把戲。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如此……下麵,列舉一些由吸引定律引申出的名言警句: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彙流成海,聚沙成塔。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千裏之堤,潰於蟻穴。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好還會更好,糟還會更糟(The better it gets the better it gets,The Wolfe it gets the worse it gets)。

屋漏偏逢連夜雨,破船又遇打頭風。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一丘之貉,臭味相投。

說曹操,曹操就到。

日頭沒講人,夜晚沒講神(廣東話:白天別說人是非,晚上別議論神鬼)。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的詞《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