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效的資本是我們的信譽,它24小時不停地為我們工作。

信守諾言是人的美德,良好的信譽帶來豐厚回報的事例很多,連神話傳說中都有類似的記載。據說,古埃及國王遠征敘利亞時,王後貝妮凱向把守地獄之門的女神許下諾言,如果能保佑她丈夫平安歸來,願意把一頭美麗的長發剪下來,獻給女神。不久,前方傳來捷報,丈夫統帥的埃及軍大勝。王後陷入為難中,她太喜歡自己的這頭長發了。然而,自己已經向神許下了諾言,又怎能出爾反爾呢?猶豫再三,王後終於忍痛割愛,剪去了自己的長發。她的行為感動了天神宙斯,為了表彰她的信譽,宙斯將她的長發永久地裝飾在萬裏星空之中。

不止西方的傳說中有有關信譽的記載,我國古代也有關於信譽的故事。

虞孚和範蠡的老師計然是同時代人。那時,計然善於做生意的名氣已經很響,人們都把他當做深諳經商之道的大師。虞孚不甘困苦,想謀圖致富,就去向計然討教如何才能致富。計然就把種漆樹的技術教給他。那時候,漆的銷路很好,如果掌握了種漆樹的技術,就能夠由此而發財致富。許多富人就是從種漆樹開始起家的。

學了種漆樹技術之後,虞孚回家應用。過了三年,漆樹長成,有漆可割,虞孚收獲了數百斛。這對於虞孚來說,已經足以發一筆不小的財。他將漆裝好後,準備運到吳國去銷售。臨走前,他的妻兄對他說:“吳國人好裝飾,多漆工,漆對於吳國是上等商品。我還看見賣漆的人,常常煮漆葉,用漆葉之膏和漆,其利潤倍加而人們卻不知道。”

聽了這麼一番話,虞孚大喜過望,當即按照他妻兄所說的那樣,取漆葉煮成膏,裝成幾百甕,和他的漆一起運到吳國。

當時,吳國正與越國交惡,互不通商,漆在吳國變成緊銷商品。當虞孚運漆去吳國的消息傳出後,吳國的中間商異常興奮,一直迎到郊外,還設法將虞孚引入吳國境內,幫他安排好旅館食宿。看到虞孚的漆是上品,就約虞孚過幾天用金幣來購買。虞孚大喜,以為買賣成功,當夜就取漆葉之膏和漆。等到約期到了,吳國中間商如約而至。但當吳國中間商看到漆的封條是新的時,產生了懷疑,沒有當下成交,說過幾天再來。結果等過20天漆變得沒法用了,商人們再也不要了,虞孚沒有辦法回國,隻能在吳國行乞,最終死於吳國。

虞孚如果老老實實地做生意,不去弄什麼漆葉膏以次充好,何至於落得如此下場。

做生意最重信譽,聲譽好就能攬住生意,牌子硬客戶會主動上門。華人世界船王包玉剛對此深信不疑。他常說:“簽訂合同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慣例手續,紙上的合同可以撕毀,但簽訂在心上的合同撕不毀,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建立在相互信任上。”他始終守信用,從不開空頭支票。凡他口頭答應的事,比那些捧著合同去招搖撞騙的人還要可靠千萬倍。良好的經營信譽,奠定了他事業上成功的基礎。商人都是追求利潤的,當一邊是豐厚的利潤,一邊是看不著摸不見的信用時,抉擇是痛苦的。隻有那些站得高看得遠的人才能不被利誘。

包玉剛以恪守信用為做人準則,因而對那些背信棄義、不守信用的人,嫉惡如仇,就是頂著香爐跑到他麵前哀求,他也決不寬容。包氏在租船給美國EsSo石油公司之前,也就是他剛剛出道之時,手中才7艘貨船。他把一條貨船租給一個港商,期限6個月,未和他簽訂長期合同。因包氏對此人不甚了解,隻聽說此人搞買空賣空,無經濟實力,無固定地點,是皮包公司。包氏之所以租船給這個人,實是看在一個朋友麵上,又是短期,臨時性的租借,而那港商在他和他的朋友麵前起誓賭咒,決不逾期。

然而,租約到期之日,正值蘇伊士運河關閉引起運費飛漲的黃金時期,那個港商挖空心思,尋找種種理由,遲遲不把到期的貨船退回,想繼續租用包氏的低租金貨船,並主動把租金提高一倍,同時預付三分之一的租費。

包玉剛堅決維護信用,不被高租金所動搖,那個港商把一疊鈔票放在他的麵前,請他點鈔,他卻看也不看,那個港商灰溜溜地走了。包玉剛立即把船租給另一家信譽較好的航運公司,仍舊執行他的低租金長合同方針,不貪圖眼前的短合同高租金。

不久,關閉的蘇伊士運河重新開放,運費暴跌,那個冒險投機家宣告破產,而那些租船給他的船東亦蒙受了很大損失,有的也跟著他破產了。在此期間,惟獨包玉剛既沒有受到運河重新開放而引起的營業波動,又沒有遭到因租戶破產所帶來的損失。

可見,擁有良好的信譽是我們每個人都應具備的良好美德,它會為我們得到更多朋友的幫助,同時,也會為我們事業的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