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壞事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可能性多麼小,它總會發生,並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
墨菲定律(Murphy's Law)亦稱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語。它源於1949年,一名叫墨菲的美國空軍上尉工程師認為他的某位同事是個倒黴蛋,不經意說了句笑話:“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讓他去做就一定會弄糟”,這句話迅速流傳開來。在流傳擴散的過程中,這句笑話逐漸失去它原有的局限性,演變出一些其他的表達形式,比方說“如果壞事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可能性多麼小,它總會發生,並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會出錯的,終將會出錯”,“任何事都沒有表麵看起來那麼簡單”等等。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在街上準備攔出租車去赴一個時間緊迫的約會,你會發現街上所有的出租車不是有客就是根本不搭理你,而當你不需要租車的時候,卻發現有很多空車在你周圍遊弋,隻待你一揚手,車隨時就停在你的麵前;如果一個月前在浴室打碎鏡子,盡管仔細檢查和衝刷,也不敢光著腳走路,等過了一段時間即使確定沒有危險了,不幸的事還是會發生,還是會被碎玻璃紮了腳;如果你把一片幹麵包掉在你的新地毯上,它兩麵都可能著地,但如果你把一片一麵塗有果醬的麵包掉在新地毯上,常常是有果醬的那麵朝下。
經過近半個世紀的驗證,不難發現,墨菲定理確實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下麵兩個事例足以讓人們明白,墨菲定理存在於世界的各個角落。
1.借出去的債要不回來
借債給人又沒有辦理借款手續,對方一定要賴賬,不賴白不賴;借債給人辦理借款手續後對方一般不會賴賬,但如果借款人沒有錢還債,抱著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的態度,誰都沒有辦法;借債給人辦理了借款手續對方也有償還能力,但借款人如果不高興還錢,即使打官司贏了對方,也要承擔執行不了的風險,錢也許還是回不來;咽不下這口氣找黑社會出麵去討債,事情失控的話,據墨菲定律如果你可能有牢獄之災那你就一定會有,因為你與黑社會勾結。
2.尷尬人定遇尷尬事
試用一款據說可提高工作效率的共享軟件時一般找不到什麼事可給共享軟件來處理,而共享軟件大顯身手的機會到來時軟件一般總會是已過試用期。上網找注冊信息時難免碰到一些色情廣告,隻要屏幕上有色情廣告身後總是碰巧站有處於更年期的女主管;想要澄清事實時女主管總是體諒地不求解釋並用鄙夷的目光不加掩飾地來凝視你。按照墨菲定律,該名員工會因此落下不務正業的罪名,更有甚者會影響今後的前途。
2003年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即將返回地麵時,在美國得克薩斯州中部地區上空解體,機上6名美國宇航員以及首位進入太空的以色列宇航員拉蒙全部遇難。“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也印證了墨菲定律。如此複雜的係統是一定要出事的,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合情合理。一次事故之後,人們總是要積極尋找事故原因,以防止下一次事故,這是人的一般理性都能夠理解的,否則,或者從此放棄航天事業,或者聽任下一次事故再次發生,這都不是一個國家能夠接受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