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5章 德尼摩定律(1 / 2)

凡事都應有一個可安置的所在,一切都應在它該在的地方。

英國管理學家德尼摩提出:凡事都應有一個可安置的所在,一切都應在它該在的地方。這句話被人稱為德尼摩定律。

研究表明,一個人認為值得做的工作,一般要符合這幾個條件:符合自己的價值觀;適合自己的個性與氣質;工作中能讓自己看到成功的期望。達到了這幾個標準,人們在工作時就能很好地投人;達不到這個標準,人們就會傾向於懈怠。這樣做事不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了,做事者也不會覺得有多大成就感。德尼摩定律要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德尼摩定律告訴我們,每個人,每樣東西,都有一個它最適合的位置。在這個位置上,它能發揮最大的功效。運用到實踐中,對個人來說,德尼摩定律要求應在多種可供選擇的奮鬥目標及價值觀中挑選一種,然後為之奮鬥。這樣才可能激發我們的熱情和積極性,也才可以心安理得。“選擇你所愛的,愛你所選擇的”,道理也是在此。

日本東芝株式會社致力於推行“適才所用”的用人路線,在企業內部實行內部招聘,讓職員自己申報最能發揮自己專長的職位。公司以最大的努力實現職員的要求,使職員各得其所。在此基礎上,公司要求職工人人挑重擔,誰能拿得起一百公斤就交給他一百二十公斤的東西。公司認為隻要用人所長,就能發揮其最大的聰明才智,就能挑起更重的擔子。正是這種按人才的不同特長進行工作分配的做法,使東芝公司做到了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汽車大王福特能取得成功,是和他注意招攬人才,並善於根據人才的特點和要求,讓他們發揮最大作用的做法密切關聯的。

廣告設計師佩爾蒂埃在產品的營銷方麵有相當的天賦,而且迫切需要有一個可以一展雄心的機會。福特發現了這一點,就讓他負責T型汽車的營銷策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德國人埃姆不僅技藝精湛,而且善於調兵遣將,但長期得不到賞識,埃姆因而鬱鬱寡歡。福特發現後,對他給予了極大的重視,為其施展自己的抱負提供了相當的空間。在用人上,埃姆甚至可以自己說了算,這使埃姆身邊聚集了許多精兵強將。如:公司的“外部眼睛”摩根那,是公司的采購員。他有一種天賦的鑒賞機器設備的能力,隻要到同行競爭對手的供應場上看一遍,就可以發現哪些是新的設備,然後回來向埃姆描述一番,過不了多久,仿製或加以改進的新機器便在福特汽車廠裏出現了。“檢驗員”韋德羅更是一位精明強幹的機器設備檢驗專家,他專門負責向埃姆彙報安裝的自動機床試車的情況。